有一種對聯形式,把兩個或者幾個音近的字放在同一聯内交錯反複,讀起來當然是非常拗口,但因為字義又能說得通順,卻又另添了一層情趣。這種對聯通常叫繞口聯,讀起來,會覺得舌頭在嘴裡攪個不停,真覺得不夠用。
比如這個名聯:
清乾隆朝,戊子年開科考,有父子二人同時考中進士,于是當場就有人寫了上聯表示祝賀:
上聯: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此上聯一出,頓時難倒了對下聯的人,因為上聯裡的“父”(fu四聲)與“戊”(wu四聲),聲不同而韻同,如果讀得快一點,而子恰也年份戊子中的子相同字,如果把這個對聯讀得快一些,實在是有點繞口攪舌頭。而且,上聯中父子二字重複多次出現,實在難對,于是,一直懸着上聯,沒人對出下聯,直到找到對對聯的高手紀曉岚,紀曉岚據說是張口就來的,下聯是:
繞口聯裡聲同而字不同,又語義清晰,這是需要一些巧合才能恰好出現的對聯,比如這個上聯:雞饑吃食呼童拾石逐饑雞,傳說就是一書生看到一農女看到雞子啄食自家大米後,呼喚孩子趕跑雞的情景之後寫出來的,而雞與饑同音,食、拾與石同音,一聯中,竟有兩處五字有繞口處,讀來非常繞口,但語義并不模糊,據說書生寫出上聯之後,前思後想,再也對不出下聯,後人依照情形勉強對出的下聯是:鶴渴搶漿命仆響槍驚渴鶴,雖然語義也通順,繞口處也相同,但總覺不夠渾然天成。朋友們誰有興趣可以一試。當然,繞口聯裡最有名的是成都望江樓的那副對聯:
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下聯: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這副對聯,據說上聯寫得早,當是清代一名士訪薛濤故居時題的上聯,但怎麼也想不出下聯,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一個叫李吉玉的什邡人,偶然發現城外有一口井,而井邊上有清嘉慶年立的一塊石碑,碑上寫的是“古印月井”,天然巧合,對出了下聯。
整副對聯中樓與流音節相近,井與影音節相近,如果讀得快,就會出現繞口趣味,而且語義通順,非常精巧。
這樣的繞口聯很多,但還有一種對聯叫同韻聯,更是除非寫出來,舌頭再靈活,也不易直白地讀清楚語義出來。比如吳恭亨的《對聯話》中所載湖南石門黃碧川的一副對聯,相傳黃小時候見一小兒以鋤擊蛙,鋤下蛙跳,破土而出瓦,因而得了上聯:娃挖蛙出瓦,事有湊巧,這樣的對聯,當下要對出下聯,實在難為。好在,黃長大後按察陝西,一日騎馬外出,散馬遊玩,坐馬跑到路邊的麻田裡吃麻,結果被麻田的老婦大罵,這一罵倒好,黃碧川倒是對上了下聯:媽罵馬吃麻。整副對聯同屬一韻,而又語義各有出處,除聲調有差異外,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絕聯。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