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信貸産品在生活中已經十分常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信貸産品的你,清楚其中的額度、利率等都是怎麼計算的嗎?本篇文章裡,作者介紹了IRR——内部收益率的概念,并對如何設計一款IRR計算器做了解讀,一起來看一下吧。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我們生活已經離不開信貸産品了,作為金融行業從業者,我們在設計産品的時候也最關心的是額度和利率。
其中額度比較正常,你看到多少額度一般就能借多少額度,隻唯物不唯心,但是利率的貓膩就很多了,因為你看到的利率不一定是真實利率。
下面就一一道來,和大家講清楚信貸産品利率的秘密。
常見的信貸産品的還款方式有随借随還、先息後本、等本等息、等額本金、等額本息等。
各種信貸産品的利率通常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很多消費者喜歡把日利率乘以365即變成年利率,月利率乘以12也變成年利率。
年利率=(還款金額—本金)/本金,這樣計算的年利率就是APR。
比如某信貸産品,借款10000,到賬10000,分12期,前3期還1882.88,後9期,每期882.88。算下來,一年總共還13594.5元,就是APR(年化收益率)= (13594.5-10000)/12 =35.94%,踩着原法定36%的紅線。
作為行業從業者顯然用這種方式計算年利率是不夠的,因為這種利率方式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以及複利的影響。
錢在什麼時間點還款,而實際利率是完全不同的。
通常資金的實際成本計算方式是要用内部收益率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 來解決。
IRR (内部收益率),就是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淨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
比如一款産品約定年利率30%,等本等息分十二期歸還,總還款13000元。由于是每期都在還本金,到最後幾期,其實能用的隻有少量本金了,所以真實利率遠不止30%,而IRR才是借錢或者投資的真正利率。
要理解IRR必須要先理解NPV淨現值,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 NPV):是把未來期望收入的錢換算成現在的錢,然後累加再減去投資成本得到累計淨現值。
累計淨現值越大越好,理論上淨現>0項目就可行,表示有賺頭。
跟算利息類似,不過是反向運算,例如明年你會賺110元,假設貼現率是10%,那麼換算成現在的錢也就是110/(1 10%)=100元,也就是說你明年賺到的110元就相當于現在100元的購買率,反過來就是你現在100元,利息10%,明年你就變成了110元,往後的年份一樣算法。
IRR就是淨現值為0的時候的利率。
我們找到NPV的公式是:
NPV=CF1/(1 i) CF2/(1 i)平方 CF3/(1 i)3次方 … CFn/(1 i)n次方-ICO
其中CF是指各期淨現金流量,i指項目的預期報酬率,ICO指項目的初始投入金額。
例如:一個生産線項目初始投入為5萬元,3年預期的淨現金流量分别為3萬元、3.5萬元、3.2萬元,i=14%;
則NPV=30000/(1 0.14) 35000/(1 0.14)(1 0.14) 32000/(1 0.14)(1 0.14)(1 0.14)-50000;
當NPV大于等于0,則該項目能接受,否則不應接受。
計算内部收益率的一般方法是逐次測試法,内部收益率要用若幹個折現率進行試算,直至找到淨現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那個折現率。
一句話總結就是利用算法不斷地嘗試嘗試,最後算出當nvp=0時候的折現利率,這樣的苦力活當然是要交給計算器來算咯。
我們按照不同的還款方式,同樣借款12000元,APR(年利率)都是10%,最後計算得出IRR是不一樣的,此處忽略計算過程。
讓我們站在消費者的視角看還款方式,想不到互聯網借貸産品的随借随還簡直是良心般的存在。
如果換成産品經理視角,可能在産品設計的時候更加傾向于等額本息方式。
作為産品經理,讓我們的信貸産品一點也不虛,符合監管上限的訴求,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設計一款IRR計算器給我們的用戶使用。
當設計IRR計算器的時候,通過上文我們知道,界面端的輸入參數變成了借款金融、還款方式,利率類型(日、月、年),利率和期數。
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我們把APR(年化利率)拆成了利率類型和利率兩個字段,所以界面的利率類型和利率可以計算得出APR(年化利率)。
查詢的過程交給程序員小哥哥依靠算法來實現,我們主要關注實現思路,查詢結果之後就出來一個IRR結果頁,這個IRR計算器就設計好咧。
最後我們總結本文收獲了三個概念:APR(年化收益)、NPV(淨現值),以及IRR(内部收益率),以及IRR計算器的設計方法。當然也從消費者角度收獲了哪種還款方式是最劃算滴。
#專欄作家#青蛙王子,呱說産品,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