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revivo女裝旗艦店?疫情3年,消費的活力似乎被慢慢抽離,但人們對時尚的感知從未減少随着中國快時尚行業進入深耕期,快時尚品牌也從一路高歌到穩中求變,身處其中的URBAN REVIVO簡稱:UR,憑借對快時尚模式的深入洞察,大膽突破傳統思維,産品力與品牌力雙能驅動,布局海内外,逐步成長為不容忽視的品牌力量,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urbanrevivo女裝旗艦店?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疫情3年,消費的活力似乎被慢慢抽離,但人們對時尚的感知從未減少。随着中國快時尚行業進入深耕期,快時尚品牌也從一路高歌到穩中求變,身處其中的URBAN REVIVO簡稱:UR,憑借對快時尚模式的深入洞察,大膽突破傳統思維,産品力與品牌力雙能驅動,布局海内外,逐步成長為不容忽視的品牌力量。
時尚巨頭敗走中國,本土品牌UR見證曆史
時尚是一個輪回,但對企業來說,行業逆風之下,穩步向前、彎道超車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2006年在廣州創立的UR便見證了中國快時尚行業的起起落落。
2006年前後,中國快時尚行業迎來了一批在今天看來仍“聲名顯赫”的國際品牌:Zara、H&M、Forever 21、ASOS、Topshop……彼時正值中國消費者時尚意識提升、樂于接受新事物的階段,這些品牌開始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野蠻生長,一時風頭無兩,深受市場青睐。
國際快時尚品牌的紛至沓來,攪動了中國的時尚圈,“土生土長”的UR也在此時逐漸站穩了腳跟。2008年,成立兩年的UR進軍上海、成都;2009到2010年間,北京、廈門也有了UR的身影;2011到2012年,UR發展規模進一步擴大,武漢、天津門店開業,北上廣8店齊開……到了2016年,UR首間海外門店新加坡來福士店開業,其海外戰略布局提上日程并付諸實踐。
時間一晃到了2017年,叱咤風雲的國際快時尚品牌卻風光不再,相繼走向衰落。Forever 21的頻繁關店,ASOS、Topshop、New Look等在中國的折戟等都讓人唏噓不已。探究其背後原因,一是市場波動大,尤其是疫情以來,快時尚單品作為非必選消費,整體更為疲軟;二是中國進入消費升級階段,消費者對産品品質更為挑剔,大部分國際快時尚品牌的經營策略未能根據中國市場實際及時調整,逐漸被中國消費主力軍抛棄。
但即便市場遇冷,中國快時尚行業仍然有巨大的想象空間:據業内數據顯示,2018年快時尚服裝行業零售收入達到2340億元,CAGR4 17.2%,高于服裝行業增速(13.1%),并有望在2018-2023年繼續保持年均17.6%的增速至5236億元。
一面是國際快時尚品牌的衰落,一面是國内市場的巨大潛力,這無疑給UR等本土快時尚品牌帶來了不可多得的機遇,但如何在消費升級背景之下找到新的增長引擎、實現彎道超車,仍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
打破傳統思維,UR産品力與品牌力雙能驅動
從全球領先快時尚品牌的成長路徑來看,産品力、品牌力是其能遙遙領先的兩大核心能力。這明示了快時尚品牌必須具備強創新實力,才能高效提供更貼合需求、更時尚的産品。
比如UR,早在2015年便已經開啟了快時尚品牌的變革之路。其打破傳統快時尚思維,在快時尚引以為傲的“速度”與消費者看重的“品質”之間,果斷選擇了後者,堅持以産品、設計為核心,打造與其他品牌之間的差異性。
變革的背後,正是國内大的消費環境的變化。作為中國消費主力軍,這屆年輕人有個性、有想法,更注重“性價比”,同時特别注重體驗式消費,追求更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UR首先向年輕人關注的産品個性化及性價比出擊。針對不同類型消費者的特點,細分産品風格,打造或魅力或都市,或潮流或休閑的時尚服飾,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堅持本土化創新,版型、風格、設計細節更适合國人;此外,UR協調内外部資源,積極确保産品品質優良,價格合理,打造高性價比時尚産品。
而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好的消費體驗,積聚品牌力量,UR注重每家門店的設計打磨,把店鋪陳列、空間設計放在首位,把“千店千面”做到極緻。疫情之下,UR更堅持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的策略,充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購物需求。
若産品和門店是呈現在人們眼前的風景,那設計、研發和供應鍊則是風景背後強有力的支撐。據透露,目前UR的設計研發團隊接近500人的規模;2017年,UR将自有工廠悉數賣出,轉而與第三方供應商合作,而供應商主要分布在廣東周邊,也涵蓋浙江、蘇州等地,數量接近200家;其現在的上新時間為每周二和周五,上新量為每周100至150個sku。
從市場及消費者的反饋來看,UR的選擇是正确的。即使是在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2021年,UR開店的步伐也并未停止,其廣州廣晟大廈店、大上海時代廣場店在此期間相繼開業。不僅如此,UR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7000名員工,于倫敦設有全球創意設計中心,在全球開設超過350家實體店鋪,初步形成産品力 品牌力的“雙能驅動”,成為中國快時尚行業的領先品牌。
UR的低調崛起表明,市場變化給了國内品牌趕超國際快時尚品牌的機會,但他們能否成長為消費者心中的“長紅”品牌,則需要交給時間來檢驗。未來十年,UR的做法是繼續“雙能驅動”,實現産品力與品牌力同步提升,讓全球消費者感受不一樣的中國快時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