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運動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運動過程中,若沒有好好保護自己,可能會導緻身體出現損傷。那麼,如果在運動中出現運動損傷,該如何應對?
首先,常見的運動損傷包括肌肉拉傷、韌帶扭傷、關節無菌性炎症,嚴重的甚至有骨折、關節脫臼、外傷等。下面分享幾種針對不同損傷的程度,進行相應處理的步驟。
1、損傷急性期
①适當冰敷降低疼痛和炎症反應,時間不宜太長,15-20分鐘即可。
将冰袋充分貼服皮膚
②擡高受傷肢體,高過骨盆或腹部即可,避免長時間下垂受傷肢體,引起腫脹。
③一周内以休息制動為主,可适當活動受傷部位遠端的關節,比如踝部扭傷,也可适當活動腳趾、膝關節等。
2、損傷慢性期
①适當活動受傷處的關節和肌肉,如踝扭傷就進行踝跖屈背屈活動,不需抗阻,預防受傷後活動受限以及肌肉萎縮。
②佩戴護具,保護關節和肌肉,預防過度活動引起二次損傷,一般情況恢複一個月後可解除護具。
佩戴護具
③進行專業的康複訓練,增強肢體的穩定性,同時恢複肌肉力量和關節活動度,日後訓練可更加具備技巧和方法,比如下肢力學訓練,改善膝部受力情況。
骨關節無菌性炎症,磨損引起疼痛這種情況比較特殊,除非有一過性的嚴重動作引起損傷,基本上表現得比較穩定,類似出現動作就出現疼痛等慢性表現。大部分是因為運動方式和技巧,出現錯誤而導緻的。
①可使用扶他林等軟組織炎症緩解藥物進行塗抹,緩解關節周圍軟組織和關節軟骨的炎症反應,進而緩解疼痛。
②拉伸肌肉,減少因肌肉張力高而引起骨關節之間的壓力。
進行專業的康複訓練,減少單個關節受力過重,增強運動能力,改善運動方式,預防骨關節進一步出現磨損或炎症。
如果出現嚴重的骨折、關節脫臼、外傷等情況時就要制動,等待醫護人員,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人人能科普,處處有新知#@頭條号@頭條健康@頭條健康情報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