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美價值高”,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翡翠的替身,以綠來仿冒,今天,三哥來扒一扒這些“綠替身”!
一、綠瑪瑙
天然的綠瑪瑙多為不純的綠色、暗綠色、褐綠色。
顔色鮮豔的綠瑪瑙多為人工染色産物或系綠玉髓的誤稱。
一、綠瑪瑙顔色均勻,有平行的色帶。抛光表面光滑,沒有橘皮效應,沒有顆粒狀結構。
明顯的平行色帶
二、相對密度比翡翠小,掂重時能明顯感覺到比翡翠輕。
▲大件的瑪瑙掂重時更輕
二、染色石英岩
染色石英岩大量的出現在市場和地攤上,被稱作“馬來玉”、“韓國玉”等,用這些名稱來混淆試聽。最常見為戒面,其次是玉扣和項鍊。
▲天然石英岩玉石手鍊(馬來玉)
一、用手電筒靠近樣品從側面照射,用肉眼即可看出粒狀結構。放大可看出絲瓜瓤狀結構。
▲能看到粒狀結構
▲放大可看到絲瓜瓤狀結構(這個是天然的石英岩玉石)
二、早期的染色石英岩在查爾斯濾色鏡下偏紅色,現在大多不變色。
▲肉眼即可看内部結構特殊
三、玻璃
仿翡翠玻璃曆史悠久,業内常稱為“料器”和“料石”。
現在市場上仿翡翠的綠玻璃更為常見,在旅遊品小集市,低檔的寶石或玉器市場,比比皆是。
▲仿的跟蘋果綠翡翠一樣
一、仿翡翠玻璃顔色均勻,如果有色帶,通常也呈流動狀。
▲流動狀色帶
▲不像瑪瑙的色帶是平行,玻璃的色帶不規則排列
二、綠瑪瑙顔色均勻,有平行的色帶。抛光表面光滑,沒有橘皮效應,沒有顆粒狀結構。
▲玻璃裡面的氣泡
四、天河綠
天河石僅僅是顔色與翡翠有些相似,成品的鑒别比較容易。
▲天河石的綠色和翡翠差别很大
天河石的比重小,可以用來作為可靠的鑒别特征。
▲藍色的天河石手鍊
五、染綠色大理岩
染綠色大理岩多用做手镯、雕件等較大的仿翡翠制品,主要見于低檔寶石市場。
▲染色大理石
一、染綠色大理岩顔色比較深,以藍綠色調、微透明到不透明。
▲顔色偏藍綠色調
二、染綠色大理岩的相對密度小,手感很輕。
▲大理岩上手輕的特點和瑪瑙一樣
三、染綠色大理岩質地疏松,敲擊聲異常沉悶,而且顔色沿小裂隙分布現象明顯。
▲敲擊時用手,或者兩個手镯互相敲,但是動作要輕
六、半透明祖母綠
高質量透明的祖母綠售價不低于上好的翡翠,與翡翠相似的是質地不好的半透明祖母綠。
其中,半透明祖母綠切磨的小戒面不易與翡翠區别。
▲頂級的祖母綠價格很高
一、半透明祖母綠的抛光面可能會有因裂隙造成的凹坑,或者起伏,但是沒有橘皮效應。
▲圖中白點就是表面的凹坑
二、祖母綠相對密度小于翡翠,有些祖母綠在濾色鏡下變紅色。
▲階梯形祖母綠戒面
七、葡萄石
葡萄石圓滑光潔、晶瑩可愛,以顆粒與底色對比明顯、粒大形圓,呈浮雕狀亦能構成圖形者為佳。
▲圓滑光潔、晶瑩可愛的葡萄石
葡萄石色調偏黃或偏藍,多為透明到半透明。
▲葡萄石透明度高
葡萄石内部通常含有棉絮狀内含物。
▲由于透明度高,内含物肉眼即可看到
三哥友情提醒,購買翡翠的時候,要留意這些“綠替身”,避免吃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