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廣東,粵語不是特别熟練,時不時就鬧笑話,例如:
“老闆,這個魚怎麼賣?”“邊個?狗吐魚?”
最初聽到這叫法,懷疑自己空耳了,買過兩次才搞懂,沒聽錯,“狗吐魚”是粵語“九肚魚”的發音。
再買多幾次,不僅學會用粵語叫它了,烹制手法我也挖掘出新奇的
九肚魚是一種軟體海魚,也叫龍頭魚、豆腐魚。
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鎂、硒等營養元素,對人體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各地對它都有不同的叫法,我更喜歡“豆腐魚”這名,形容得很貼切:
它的口感就像豆腐一樣軟滑,就連魚刺都是軟的,用來紅燒或煮魚湯,沒有腥味,且魚肉型同果凍,嫩得要入口即化。
飯店流行椒鹽口味的吃法,外酥裡嫩形成對比,香酥上頭。不過炸制要挂糊,操作難度大,且容易炸散魚身,換成煎制版本就友好很多。
隻需簡單腌一下魚肉,再加上紫菜鋪底煎制即可。
口感上,不輸椒鹽魚的酥嫩兼備,味道也煥然一新,鮮上加鮮,營養就更不在話下了~
- 食材準備 -
腌豆腐魚:豆腐魚500g(去頭去骨去内髒後約280g) 姜片5片 香菜碎10g 鹽2g 雞精0.5g 白胡椒粉0.5g 玉米澱粉10g
紫菜雞蛋:紫菜25g 雞蛋液2個 清水120g 蔥花20g 鹽2g
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制作步驟吧
1.豆腐魚麻煩魚攤老闆宰殺好,回家洗淨,用廚房紙吸幹表面水分,去掉魚骨,魚鳍用剪刀剪掉,再用刀将魚肉切成大塊盛入碗中
2.往豆腐魚塊中加入鹽、雞精、白胡椒粉、姜片、香菜碎用手抓拌均勻,最後加入玉米澱粉抓拌均勻腌制10分鐘
3.紫菜用手撕碎,加入鹽、蔥花、雞蛋液、清水拌勻至所有紫菜都軟乎
4.熱鍋倒油,調至最小火,夾入适量紫菜在鍋中一個個攤開,在每個紫菜上都放入一塊豆腐魚,用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色即可
煎制的時候,像在完成一項拼接手工活:
先将紫菜煎定型,再把軟豆腐魚塊“焊”上去,随着水分收幹,魚肉和紫菜就黏連起來了
整體的體積也縮小了一圈,看上去,魚塊像是釀進紫菜裡的,牢牢的魚、菜不分家~
還得趁熱吃,口感最好!
這時一整塊都是焦香酥脆的,紫菜咔呲香脆,魚肉有種魚幹的鹹香,不過裡面又是另一種感覺:
魚肉白皙細膩,口感鮮嫩水潤,與焦酥的外皮形成對比,咬下去就像一口夾心,當零食一樣吃。
放涼後,紫菜底會吸入魚肉的水分,變得軟韌韌的,更有嚼勁了。
紫菜和魚肉的味道互相滲透,由香轉鮮,又是一種不同的體驗~
同我的蹩腳粵語一樣,廣普也笑料百出。昨天去做核酸,大喇叭喊話:
“樓向的飒來做核酸啦,這裡有錢人免費核酸”,正解是:樓上的下來,這裡有全員免費核酸。
也得感謝這口特色廣普,給核酸隊伍注入了一些快樂氣氛
小主提示:
1.豆腐魚比較軟,去骨的時候慢慢來,用刀貼着魚骨慢慢往下滑即可
2.這裡用的是免洗紫菜,如果買不到免洗紫菜可以這樣做:将紫菜洗幹淨擠幹水分,不需要再加清水,加少點雞蛋液、鹽和蔥花攪拌均勻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