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什麼樣的父母是孩子最需要的

什麼樣的父母是孩子最需要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0 23:55:07

一個人的人格形成需要先天氣質,但更需要後天養育,因此家庭和撫養者擔當着重要的任務。

如果這個家庭是不緊湊的,家庭成員處于不穩定的狀态,那麼依靠家庭成長的孩子則無法得到應有的資源,就無法形成完善的人格。因為家庭成員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鏡映。

什麼樣的父母是孩子最需要的(為什麼說有什麼樣的父母)1

“鏡映”是什麼?

是指父母雙親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孩子最初并不知道自己是誰,TA是通過父母的反應、評價來建立自我形象和自我觀念的。

所以人們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是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同時,也存在另一種相反的結果,就是父母是什麼樣,孩子卻與其相反。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是受家庭的影響。

什麼樣的父母是孩子最需要的(為什麼說有什麼樣的父母)2

鏡映需要借助家庭形成,彌散的家庭會讓孩子無法借助到鏡映的功能,因此在成長過程中産生負面的影響。

比如:爸爸的做法是扭曲的,你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什麼呢?

你說你早餐想喝豆漿吃油條,但是爸爸給你帶回來的卻是面包和牛奶。

體會一下這個父親的做法會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感覺?孩子會覺得心裡沒底,沒有确定感。

或者說,這個爸爸就像是一面哈哈鏡,無法照出真實正确的影像,反而都是扭曲的影像,孩子就會覺得難受,無法清晰分辨真僞。

什麼樣的父母是孩子最需要的(為什麼說有什麼樣的父母)3

那如果這個家庭裡,

媽媽做事總是慢半拍,你總是需要等很長時間才能在鏡子上找到自己,總是延遲,這就會讓人感到捉急、淩亂,内心焦慮。

這樣的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又會怎麼樣呢?無法聚焦,無法專注,要麼延遲,要麼變形,不在當下。因為他的爸爸做不到此地,媽媽做不到此時。

什麼樣的父母是孩子最需要的(為什麼說有什麼樣的父母)4

能夠活在當下,其實對人來說是很高的心理功能要求,即物我的一緻性強,物是周圍的環境,我是自己,就是說換了環境、換了時間都是一緻的。

改變的方法可以通過心理功能比較高的重要客體,比如心理咨詢師,重新讓其感受鏡映,再次成長和重生。

用鏡子的穩定來表示這個感覺:當我們拿來一面鏡子,跟它待在一起留意它的時候,我們看到它是堅實、穩穩的在那裡。照在上面的光線均勻、自然的反射出去,沒有變形或者扭曲。

這個堅實讓鏡子不會變形,反射的光線是均勻、平行而不錯亂,就像咨詢師面對訪客,這樣更客觀、中立的看到、反射到。看鏡子裡的景象,我們可以看到自己,“我在你眼睛裡,看到的是我”,看到我們的喜怒哀樂悲恐驚。

什麼樣的父母是孩子最需要的(為什麼說有什麼樣的父母)5

咨詢師會在咨詢的過程中慢慢地讓這個人具備自體感,找我真正的自己的感覺,變得有焦點,有當下感。孩子的治療需要家長的參與,但是咨詢師也需要先去評估父母的功能如何,父母呢,其任務和角色就是可以幫忙,但是不能幫倒忙。

跟這樣的來訪者一起工作總是感覺對方影影綽綽的,像一團霧氣。如果伸手去抓,就會變形。所以跟其治療的策略不是去抓,抓了就跑散了。真正的互動是凝結成水,很小的水,也是自我的力量,價值都很弱,培養是變成水,并且變得旺盛。就像找來一根鐵棒,讓他圍着凝結成水。

什麼樣的父母是孩子最需要的(為什麼說有什麼樣的父母)6

至于咨詢的談話内容什麼都可以談,感情可以談,事件可以說,關系也可以談。重要是提升對方處理共生的問題,去提升命名清楚的能力。

把一點點的感受想法命名,“是我的想法,還是别人的想法?你自己的,你感覺的,你猜的?” 去區分什麼是我想的,别人想的,什麼是我認為的,别人認為的。

也可以把咨詢師的感受告訴他,并能夠停住,停下來。然後回到當下,聚焦于現在。幫忙去辨别清楚,一點點變得清晰和邊界明确,逐漸提升這樣心智化的能力。

什麼樣的父母是孩子最需要的(為什麼說有什麼樣的父母)7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有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愈童年。

但也未必那麼悲觀,找到你的重要客體,你我所生活的世界中,充滿了流動變幻的各種鏡像,這些鏡像也是鏡子,我們看的時候,有喜怒哀樂,有聯想和猜測,有判斷和評論,或者有某些身體感受。這些都是自己的鏡子,還有我們也可以找到我們的重要客體,心理咨詢師,慢慢感受和成長,總是會遇到最好的你!

- END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