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探尋自行車發展史有什麼意義

探尋自行車發展史有什麼意義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8 04:59:10

探尋自行車發展史有什麼意義?每年的9月22日是宣傳和倡導保護環境、綠色出行的“世界無車日”,可是,有一種車——雖然也稱其為車——卻是應該大加提倡的自行車,這個用兩個輪子拼裝起來的“玩偶”“不吃草的小毛驢”自發明以來,曆經近200年滄桑巨變輝煌依舊,它的生命力到底來自何處呢?也許,正是這兩個簡樸的輪子在由轉動向平動的轉換中,自身價值得到了實現和提升,并被賦予了無限的生命力自行車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而且影響着人們的生活理念……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探尋自行車發展史有什麼意義?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探尋自行車發展史有什麼意義(自行車的誕生史)1

探尋自行車發展史有什麼意義

每年的9月22日是宣傳和倡導保護環境、綠色出行的“世界無車日”,可是,有一種車——雖然也稱其為車——卻是應該大加提倡的。自行車,這個用兩個輪子拼裝起來的“玩偶”“不吃草的小毛驢”自發明以來,曆經近200年滄桑巨變輝煌依舊,它的生命力到底來自何處呢?也許,正是這兩個簡樸的輪子在由轉動向平動的轉換中,自身價值得到了實現和提升,并被賦予了無限的生命力。自行車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而且影響着人們的生活理念……   

輪子——代步工具之母

  從“人”字的演變過程來看,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的“人”字強調的是“彎腰勞作”,而現代的楷體“人”字突出的則是“邁開的雙腿”。人類在學會直立行走之後,大大擴展了活動的範圍。可是,這仍然不能滿足人的需求,他們渴望借助工具來實現速度和距離的突破。

  古人在搬運重物時知道通過滑撬能夠省力,也知道在重物下墊上幾根滾杠。據說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時就采用了這種方法來運送石料。也許,人們發明輪子就是受到滾杠的啟發。通常認為,輪子是人類最為古老的發明之一,在人類技術進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資料認為,大約在6000多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輪子(木輪)。後來,人們把圓形木輪固定在木架上,從而制成了最初的車子。看來,輪子的發明是人類交通運輸史上的一個重大技術突破,正是輪子的發明才促進了各種代步工具的進步。

  在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代步工具,其中,獨輪車就是一個對世界産生過深遠影響的發明。古人發明的獨輪車,除了由人推畜拉之外,還可以用風帆來推動。獨輪車在明末清初傳到歐洲後,引起了巨大反響。關于獨輪車的發明人,有人認為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有人認為是此前的一些能工巧匠。根據漢畫像磚和一些文字的記載,有人認為獨輪車的發明時間可上推到西漢晚年。獨輪車又叫“手推車”,是一種輕便的運物和載人工具。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述了南北方獨輪車的駕法:北方獨輪車,人推其後,驢拉其前;南方獨輪車,僅依一人之力而推之。

四輪馬車——自行車誕生的啟蒙火花

  自行車的發明其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很難找到它的确切起點。我們暫且從西夫拉克制造的人類曆史上第一輛“自行車模型”說起吧。

  西夫拉克是法國人,他關于“自行車”的設想來源于一次不愉快的出行。那是一個雨天,在狹窄而擁擠的街道上,一輛四輪馬車從他身邊經過,馬車帶過的泥污濺到了他的身上。他想:如果能把馬車縮小一些也許就會避免這種尴尬。

  把四輪馬車切去一半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在西夫拉克看來,要縮小馬車的寬度應當把馬車順前後方向切掉兩個車輪。于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架代步的“自行車模型”1791年就誕生了。一根橫梁連接着前後兩個木質車輪,上面設置有一個座位。據說,這個模型既沒有驅動裝置,也沒有轉向裝置。騎車人隻有靠雙腳用力蹬地才能前行,改變方向時不得不下車來搬動車子。不過,它還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贊歎。

  後來,一個德國人也對自行車産生了濃厚興趣,他就是卡爾·馮·德萊斯。他于1817年發明的木制兩輪自行車,在自行車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德萊斯制作的自行車在外觀上與西夫拉克的“模型”差不多,隻不過是在前輪上加了一個能控制方向的車把,可以一邊前行一邊改變方向,但騎車人仍然需要用兩腳蹬地才能前行。1830年,法國政府為郵差配備了這種新型木制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一時間成百上千的兩輪車穿行在巴黎街頭。

百年探索——留下多少精彩故事

  真正與現代自行車形式相接近的車型誕生于1888年,這期間經曆了近百年的時間。

  1861年,法國人米肖父子為自行車前輪安裝了腳蹬闆,并把鞍座架裝在了車子的前輪上。在1867年舉行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上,米肖父子展示了經過改進的自行車并第一次為其冠以“自行車”之名。

  1869年,英國人雷諾利用細鋼棒來制成車架,并用鋼絲輻條拉緊車圈來做車輪,從而使得自行車大為瘦身。

  1874年,英國人羅松為自行車裝上了鍊輪和鍊條,完善了用後輪推動車子前進的功能。但基本結構仍然是前輪大、後輪小,看起來不夠穩定。因為在自行車發明的早期階段,人們認為前輪越大行駛速度越快,所以前輪要比後輪大出許多。

  1886年,英國人斯塔利設計的自行車,與現代自行車的結構和式樣是基本一緻的。比如,用鋼管制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并為車輪裝上了前叉和車閘。後人習慣把斯塔利稱為是“自行車之父”。

  1888年,愛爾蘭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發而發明了充氣輪胎,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性能和功能,這是自行車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

  1889年,經過改進的自行車在巴黎世博會上引起轟動,從此自行車迅速成為歐洲最為熱門的交通工具。曆史上将該時期稱為“自行車的黃金時代”。

  1925年,世界自行車産量達到了200萬輛,其中英國占到了50%,因此成為了當時最為主要的自行車輸出國。

  至于自行車是何時傳入我國的,目前還沒有找到确切記載。不過,在1884年出版的《申江勝景圖》中,就記載了國内騎自行車的情景。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自行車保有量達到了5億輛,是當之無愧的“自行車王國”。

低碳出行——讓自行車回歸百姓生活

  進入到21世紀之後,在中國這樣一個“自行車王國”,自行車的命運遭遇了來自多方面的挑戰。在汽車和摩托車等機動車滾滾車流的沖擊下,自行車能否堅守曾經的輝煌呢?人們處心積慮地為自行車尋找出路,其中對自行車進行電動化改造,不失為一個具有廣闊市場空間的發展方向。

  電動自行車是一類保留普通自行車外表特征,而又安裝有機電一體化裝備的個人代步工具。根據我國現有規定,電動自行車應同時具備以下5個特征:必須具備腳踏行駛功能,蓄電池隻作為輔助能源;必須具備兩個車輪;設計車速不大于20千米/小時;整車重量不大于40千克;輪胎寬度(胎内)不大于54毫米。

  現在,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城鄉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我國電動自行車年産量已達到3000多萬輛,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地增長。為了規範電動自行車的生産、銷售和使用,目前就電動自行車新國标修訂意見已達成多項共識,其中規定最高車速不大于25千米/小時,含電池整車重量不大于55千克,蓄電池标稱電壓不大于48伏,電動機标稱功率不大于400瓦。

  在城市道路擁堵、汽車尾氣排放、氣候變暖、能源危機愈演愈烈的情況下,選擇低碳出行具有重要的意義。低碳出行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出行,即主動采用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交通方式。自行車是二氧化碳排放較低的交通工具,因此首選自行車出行是明智之舉。

  在機動車的洪流之下,讓自行車重回百姓生活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我國政府和許多民間組織都為自行車重回大衆生活做出了積極努力,從而使得城市交通出行理念正在發生變化。許多城市都設置了自行車租賃點,甚至免費向市民投放公共自行車,并倡導市民選擇低碳出行。

  自行車還成為競技體育以及全民健身運動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據記載,自行車比賽是最早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1868年,在法國聖克勞德公園舉行的自行車比賽,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的自行車比賽。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自行車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而且随着自行車品種的增多,自行車比賽項目也在不斷增加。比如,1996年山地車越野被列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增加了小輪車運動。現在,奧運會自行車項目分為場地自行車、公路自行車、山地車、小輪車4個分項。

  2011年,我國發行了一套《自行車運動》特種郵票,兩枚郵票的主題分别為《低碳出行》和《競技》。從中可以看出,自行車這項運動對于提高國民健康素質和環境生态水平的重要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