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2022高校畢業就業率

2022高校畢業就業率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7 05:04:27

2022高校畢業就業率?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076萬求職路上,青年們主動作為,拓展思路,通過不同的就業渠道,尋找自己理想的工作,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2022高校畢業就業率?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2022高校畢業就業率(202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1076萬)1

2022高校畢業就業率

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076萬。求職路上,青年們主動作為,拓展思路,通過不同的就業渠道,尋找自己理想的工作。

他們中有的決心紮根基層,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有的志願服務西部地區,為鄉村工作添磚加瓦;有的憑借在校積累成為擁有百萬粉絲的博主,正為自己剛剛成立的工作室“招兵買馬”。

不一樣的求職路背後,是一張張敢于追尋夢想的青春臉龐。

走,到基層去

依依畢業季,濃濃師生情。參加完畢業典禮,23歲的林青青和學校8000多名畢業生即将奔赴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

與大部分同學不同,她選擇了西藏。

林青青來自安徽省馬鞍山市,今年畢業于安慶師範大學美術學專業。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她報名參加了“西部計劃”,并最終成功入選。7月底,她即将踏上前往西藏的旅途,完成第一年的服務任期。

“一直對西藏很憧憬,去年剛好有一位學長去了西藏阿裡,從他那裡我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學校也很支持大家去服務西部地區,所以畢業前我就有了去西藏的打算,希望能為當地的教育作出自己的貢獻。”林青青說。

據了解,安慶師範大學今年共有17人成功入選“西部計劃”項目,而去年隻有6人。再過不久,這些畢業生将前往新疆、西藏、四川、陝西、甯夏等地,紮根基層,為當地的鄉村教育、鄉村建設、健康鄉村等工作添磚加瓦。

得知女兒的決定後,林青青的父親非常支持,在他看來,年輕人就應該到基層鍛煉,更何況這也是女兒自己的選擇。母親則有點擔心她的健康,包括她即将面臨的高原反應。

“合同是一年一簽,第一年我先看看,如果能适應,希望多簽幾年。”林青青告訴記者。

目前,基層已經成為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去向。與林青青一樣,安慶師範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蔣文怡也将基層作為她職業生涯的起點,雖然這與她當初的想法有些出入。

“一開始也嘗試過應聘合肥市、宣城市等大城市的教師崗位,但是由于競争激烈,最終并未如願。”蔣文怡說,此外,上半年由于疫情,去外地面試變得困難,這也給她的求職之路增加了不少挑戰。

但她沒有氣餒,積極調整心态。今年5月,在學校舉辦的校園招聘會上,她選中了安徽省靈璧縣的教師崗位,最終通過面試,成功應聘靈璧縣第二中學數學教師一職。

靈璧縣地處安徽北部,與江蘇接壤。安慶師範大學今年有30多位畢業生選擇來到這裡教書,在基層崗位上奉獻青春。

以創業帶動就業

以創業帶動就業,具有倍增效應,一個成功的創業,不僅解決了自己就業,往往還能帶動其他高校畢業生就業。中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孕育出更為多元的市場主體,也催生出一些有别于“朝九晚五”的新型工作崗位。一些思維活躍、創新能力強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在這類崗位上大展拳腳。

臨近畢業,22歲的應屆生吳林并沒有像其他畢業生一樣去找工作,而是忙着為自己剛剛成立不久的自媒體工作室“招兵買馬”。

吳林在南京一所高校學習廣播電視專業,他從大一開始在自媒體平台發布短視頻記錄生活,經過四年的經營,已經擁有上百萬粉絲,他早就規劃好,畢業後繼續從事自媒體工作。

盡管有一定的視頻拍攝剪輯基礎,但走好自媒體這條路并非易事。如何持續輸出高質量内容、如何增強粉絲粘性、如何根據不同平台對用戶畫像……這些都是吳林正在考慮的問題。

“我喜歡自由、自主的工作環境。但互聯網更新疊代的速度快,從事這一行業需要有極高的敏銳度,不斷發展變化,緊盯風口。”吳林說,自己也在不斷學習法律、公關、商務、财務等專業知識,讓工作室的運轉更加順利。

雖然還未畢業,“90後”孫璋玮已經未雨綢缪。這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讀MBA學生今年4月辦完工商注冊成為“老闆”,創辦了安徽中科雲道科技有限公司,緻力于水利等行業數字孿生系統及水利軟件研發。

“數字孿生技術在城市應用已經很成熟,我們希望在水利建設上有所作為,這是新的課題,也是一個很長的賽道,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人力、資本。”他說,如今,年輕的中科雲道已經聚集了30餘位專業技術人才,從事數字孿生技術項目,未來還計劃進行水利軟件的研發。

孫璋玮表示,疫情對整個市場影響很大,但也帶來了創業的機遇。比如目前不少店面、寫字樓的租金都有所下降,開店成本反而便宜了,各種扶持的政策也很多。

記者梳理發現,為了幫助畢業生就業創業,全國不少地方都出台了相關優惠和幫扶政策。比如,在安徽省合肥市重點産業企業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可免費參加“高校畢業生雙千培養”工程,按每人不超過1萬元标準給予培訓經費補助,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可以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

在重慶市,當地為鼓勵自主創業,要求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載體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者提供,開發創業工位1萬個。此外,還有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等相關政策。

靠他人更要靠自己

線上測評、視頻面試、網上簽約……和身邊的很多同學一樣,22歲的合肥工業大學本科畢業生于桐在過去幾個月經曆了不一樣的“就業季”。

“受疫情影響,線下招聘受限,我在學校舉辦的線上雙選會上看到了企業招聘信息,在網上投遞了簡曆,最終定下了工作。”畢業于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于桐說。

從去年9月份的秋招開始,于桐就開始了求職之路。參加求職訓練營、聽線下宣講會、跑招聘會……然而,這些傳統的求職路徑都因為今年上半年的疫情按下了“暫停鍵”。

“企業進不來,我們也出不去,各類線下招聘延期舉行,學校引導我們進行互聯網‘雲’就業,舉辦了多場線上雙選會,把所有環節都放在網上,也更加省時省力。”于桐說。

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鐘小要介紹,為了應對今年特殊的就業形勢,學校系統推進互聯網“雲”就業模式構建。在信息發布、人崗匹配、面試簽約等環節,提供更加精準便捷的線上就業服務,截至目前舉辦了108場線上宣講會,20場線上雙選會,幫助學生更好地就業。

放眼全國,各地都在全力以赴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擴大基層就業空間、穩定公共部門崗位規模、擴大企業就業規模、提高求職創業補貼标準、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貴州發布了《貴州省促進2022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二十條措施》,江蘇、甯夏、重慶等地也都提出了細化措施,充分釋放政策紅利,積極為高校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

采訪過程中,不少畢業生表示,國家、地方和學校已經出台了很多政策幫助大學生就業,剩下的還是要看自身的能力。

“今年雖然有點壓力,但努努力,找到工作還是沒有問題的。”蔣文怡說,“剛出校門,我們沒有太多經驗,所以我希望能借助第一份工作提升自己。”

同時,她也表示,希望企業在招聘時對名校和“雙非”學校一視同仁,多從能力方面考核評價;就學生自身而言,一定要腳踏實地,被拒絕時也要正确面對,相信自己。

“職業生涯需要長久的規劃和努力,就業的道路也不止一條。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據形勢的變化積極調整就業思路,同時更加注重把興趣愛好、自我專長和職業選擇相結合,更加理性謹慎地考慮職業發展的方向,這些都值得肯定和尊重。”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教授徐華說。(記者劉方強、汪海月、馬姝瑞)

原标題:二〇二二,他們這樣求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