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是從哪裡來的?——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武德是從哪裡來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要論本月的網紅排行榜,馬保國必能占據一席。在某短視頻平台檢索馬保國,有1.8萬個視頻和6.6億播放量;在微博上,有關馬保國的話題累計閱讀量超過12億。
流量大潮之下,馬保國也趁勢複出。在微博開通了“真愛粉群”,有近500人花錢進群;同時,高調宣布參演電影《少年功夫王》,給出的理由是“電影弘揚了中國傳統功夫”和“我愛國”。
這一切過于魔幻。隻把馬保國當做玩笑抑或是鬼畜素材,那當然無妨,但倘若觀衆和市場對馬保國有了追捧行為,則無疑有一種“騙子招搖過市”“光明正大割韭菜”的荒唐。
今年五月份的那場格鬥過後,馬保國那套“接化發”和“閃電五連鞭”就已經淪為笑柄了。與之前幾位被打假的武林大師不同,他這一套功夫連花拳繡腿也算不上:不僅沒有防衛功能,連視覺上的美觀都不具備。可是,馬保國就拿着這一套去開武館、收弟子、招學生。據了解,馬保國所開設的初階課程就要7800元的學費。花7800元去學一套虛無飄渺的“功夫”,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本質上就涉嫌虛假宣傳。如果這都不算是行騙,那麼大街上高價算命、電話裡誇大其詞賣保健品的,也都可以稱自己是“正當的商業行為”了。
在最新的采訪視頻中,馬保國仍然認為自己輸的原因是“對方偷襲、不講武德”,并在視頻中大談特談“何為武德”,強調“武德中最重要的就是愛黨、愛國、愛民族、愛家”。這“四愛”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在當時話語語境下,搬出這麼一套“武德”說辭來,難免有避重就輕、答非所問的嫌疑。
打赢了說自己是傳統功夫的一代掌門,打輸了批評對面不講武德。我說“停停,馬老師”,可知道比賽最重要的,不是武德,而是規則。
比賽的規則是什麼?是不允許偷襲嗎?不是,而是“将對手擊倒者勝”。馬保國認為“非要把人打倒了才判赢”的标準“不給人面子,不好”,又宣布“按照傳統功夫點到為止,他(指對手王慶民)已經輸了”。這些言論都是對規則的質疑與否定。比賽本質就是一種契約,既然選擇參賽就要遵守契約、尊重規則。連比賽規則都不尊重,又何談什麼武德?
胡适言猶在耳。如果馬保國的邏輯被大衆接受,那恐怕我們這個社會就會如胡适所說:“一個肮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空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反之,一個幹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堕落成為一個僞君子遍布的肮髒國家。”
馬保國是不是僞君子,暫且不提,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是僞大師。他稱自己是武術的傳承與弘揚者,但身體力行在給武術帶來榮譽損失的,恰恰是他本人。在馬保國這裡,武德可能是假的,弘揚武術可能是假的,“四愛”可能也是假的,但做生意一定是真的。
君子愛财,但取之有道。借用馬保國自己的話來問他一句:“這,合适嗎?”
文/張雨龍(南京師範大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