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産科疾病的茶療
婦科疾病種類繁多,以陰道炎、宮頸炎、宮頸糜爛、盆腔炎、附件炎、尿路感染、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外陰瘙癢、外陰白斑以及不孕症,月經不調最為常見。
許多婦科疾病沒有引起女性朋友的充分重視。使原先輕微、隐藏的婦科疾病變得嚴重,甚至導緻癌變。
茶葉可用治婦産科病,是其多種成分的綜合效應。本章主要論述一些常用的茶療處方,共列以下10種疾病:
(一)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主要是指月經的周期和經量出現異常,如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經期延長及月經過多或過少諸症。茶療處方:
濃茶紅糖飲(《家庭茶酒治百病》)
用法:茶葉、紅糖各适量。煮濃茶1碗,取汁放紅糖溶化後飲,日兩次。
功效:有清熱調經之功。用治月經先期,量多。
蓮花茶(《茶酒治百病》)
用法:綠茶2~3克,蓮花15~25克,甘草5克。釆收含苞待放的蓮花蕾,與甘草加水300毫升,煮沸即加入綠茶,冷卻後分3次服。日1劑。
功效:用治月經過多。
四炭止血茶(《養生治病茶療方》)
用法:烏梅炭、棕榈炭、地榆炭各500克,幹姜炭750克,共制成塊狀曬幹,每塊重9克,相當于生藥14克。日兩次,每次1塊,開水沖泡2~3次,代茶飲。
功效:具有涼血止血,溫中下氣之功。用治月經過多。
天龍女士茶(《飲茶與養生400問》)
用法:紅茶、黨參等十幾種中藥精制成沖劑,每日兩袋沖服。
功效:具有調暢氣血、舒肝解郁、養血調經作用。主治月經不調、帶下、性功能低下等。
(二)痛經
痛經,系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功能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者,如子宮内膜異位症、盆腔炎、腫瘤等。茶療處方:
川芎調經茶(《養生治病茶疔方》
用法:川芎3克,茶葉6克,煎飲。日1~2劑。
功效: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之功。用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産後腹痛;頭風頭痛、胸痹心痛等。
花調經茶(《養生治病茶療方》)
用法: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鮮品均用18克),紅茶3克,共制粗末。沸水沖泡,悶10分鐘,不拘時溫服。在經行前幾天服為宜。
功效:有活血調經,理氣止痛作用。可治療氣滞血瘀所緻的痛經,月經量少,腹脹痛,經色黯或挾塊,或閉經等。
(三)閉經
閉經是婦科疾病常見症狀。若按發病年齡來分又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前者系指凡婦女年滿18歲或第二性征發育成熟兩年以上仍無月經來潮者,後者是指凡婦女曾已有規則月經來潮,但以後因某種病理性原因而月經停止6個月以上者。茶療處方:
紅花糖茶(《茶酒治百病》)
用法:紅花5克(用醋噴灑後,文火炒至幹燥),綠茶5克,紫砂糖25克。3味加水至600毫升浸泡30分鐘後,分4次飲,4小時飲1次,每日1劑。
功效:可用治閉經。
(四)帶下病
帶下病是指白帶量多超過正常,如涕如唾,綿綿不斷,臭味較大。并伴有腰酸,腹痛等。從白帶中可以區别各種婦科疾病。
①透明黏性白帶,呈蛋清樣,性狀與排卵期宮頸腺體分泌的黏液相似,但量顯著增多,一般應考慮慢性宮頸内膜炎、卵巢功能失調,陰道腺病或宮頸腺癌等疾病的可能。
②灰黃色,泡沫狀白帶,為滴蟲性陰道炎的特征,可伴有外陰瘙癢。
③乳凝狀白帶,為念珠菌陰道炎,伴有嚴重外陰瘙癢或灼痛感。
④灰色魚腥味白帶,常見細菌性陰道炎。
⑤膿樣白帶,色黃或黃綠,黏稠有臭味,滴蟲或淋球菌等,細菌所緻的急性陰道炎、宮頸炎、宮頸管炎均可引起宮腔積膿、宮頸癌、陰道癌,陰道内異常物殘留亦可導緻膿樣白帶。
⑥血性白帶,白帶中混有血液,應考慮宮頸癌、子宮内膜癌、宮頸息肉或黏膜下肌瘤等,安放宮内節育器亦可引起血性白帶。
⑦水樣白帶,持續流血或淘米水樣白帶,且具奇臭味者一般為晚期宮頸癌、陰道癌或黏膜下肌瘤伴感染,陣發性排出黃色或紅色水樣白帶應注意輸卵管癌的可能。茶療處方:
茉莉茶(《茶酒治百病》)
用法:綠茶1克,茉莉花(幹品)5克。茉莉花加水400毫升煎沸3分鐘後加入綠茶,日1劑,分3次服。
功效:可治白帶過多。
馬蘭茶(《養生治病茶療方》)
用法:馬蘭根20克,紅棗10克。馬蘭根洗淨切碎與紅棗(剪碎)共煎代茶飲。
功效: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止帶作用。用治濕熱帶下。
(五)妊娠惡阻
大多數婦女妊娠初期出現擇食、厭食、輕微惡心、頭暈、倦怠等症狀,稱為早孕反應,不需治療,于妊娠3個月左右自然消失。如妊娠早期反應嚴重,嘔吐不止,甚至不能進食、進水,稱之為惡阻。
惡阻的原因主要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過多,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降低,飲食消化吸收減緩而引起反射性嘔吐。精神緊張,情緒抑郁,對妊娠恐懼以及神經系統功能不穩定的人尤易發生惡阻。
臨床将妊娠惡阻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一般不必治療,或咀嚼幹綠茶,可減輕症狀,嘔吐如果比較嚴重,當治以理氣和胃,降逆安胎為主。茶療處方:
蘇姜陳皮茶(《養生治病茶療方》)
用法:蘇梗6克,陳皮3克,生姜2片,紅茶1克。用沸水共泡悶10分鐘或煎10分鐘。日1劑,可沖泡2~3次。
功效:具有理氣和胃,降逆安胎的功效。用于妊娠惡阻,惡心嘔吐,頭暈厭食,或食入即吐等。
(六)産後腹痛
産後以小腹疼痛為主證者,稱“産後腹痛”。《金匮要略·婦人産後病脈證并治》已有記載。其中因瘀血引起的,又稱“兒枕痛”。
如《女科經綸》引大全曰:“兒枕者由母胎中,宿有血塊,因産時其血破敗,與兒俱下則無患、若産婦髒腑風冷,使血凝滞在小腹,不能流通,名曰兒枕痛。”
本病的發生,主要是氣血運行不暢,遲滞而痛。導緻不暢的原因,有血虛和血瘀。血虛者,小腹隐痛,按之痛減,惡露量少色淡。血瘀者,小腹疼痛,拒按,惡露量少,色暗有塊。茶療處方:
山楂茶(《茶酒治百病》)
用法:綠茶2克,山楂片25克,加水400毫升,煮沸5分鐘後分3次溫服(加開水複泡可續飲)。每日1劑。
功效:用治産後腹痛。
紅糖胡椒茶(《茶酒治百病》)
用法:茶葉3克,紅糖15克,胡椒1.5克。胡椒研末,紅糖炒焦,與茶葉共用沸水沖泡飲之。
功效:用于産後下利腹痛。或加益母草10克同煎服。或沖水适量熱黃酒同服。
(七)産後便秘
大多數産婦,産後頭幾天,往往發生便秘。雖不是大病,但也頗不舒服,還可引起腹脹,食欲下降。此外,大多數産婦懷孕期間,由于子宮增大,壓迫下腔靜脈,患有不同程度的痔瘡,便秘會加重痔瘡的症狀。這些影響産褥期産婦身體恢複。
引起産後便秘的原因,主要是胃腸功能減低,蠕動緩慢,腸内容物停留過久,水分被過度吸收。
其次是懷孕期間,腹壁和骨盆底的肌肉收縮力量不足使分娩晚期,會陰和骨盆或多或少受到損傷,通過神經反射,抑制排便動作。
四是産後飲食過于講究所謂高營養,缺乏纖維素,食物殘渣減少。
五是下床活動不便,許多産婦又不習慣在床上用便盆排便。
中醫認為,産後便秘多由津血虧損腸道失潤;或産後髒氣未複,腑氣未通之氣滞難便所緻。茶療處方:
導氣通便茶(《本草綱目》)
用法:茶末、蔥白不拘量。蔥白搞爛成漿狀,與茶末和合拌勻成丸,如綠豆大小。日兩次,每次50丸,茶湯送服。也可将上兩味泡茶飲。
功效:有導氣通便之功。用于産後氣結便難等便秘之症。
蜜茶(《養生治病茶療方》)
用法:茶葉3克,蜂蜜2毫升。開水沖泡5分鐘,日1~2劑,飯後1杯,溫服。
功效:具有潤腸通便,益肺止咳的功效。用于婦女産後便秘或老年性便秘,肺燥幹咳等
(八)産後自汗、盜汗
産後氣血較虛,腠理不密,衛陽不固,出現歙歙汗出,持續不止,動則尤甚者,稱“産後自汗”。
陰虛内熱,浮陽不斂而睡後汗出濕衣,醒來即止者,稱“産後盜汗”。其病因為:産後自汗,發病常與肺衛氣虛有關,産後盜汗常與陰虛内熱有關。茶療處方:
玉米芯茶(《食物療法精粹》)
用法:玉米芯30克,糖适量。将上藥切碎,水煎取汁,加糖,代茶飲。
功效:可用于産後虛汗,盜汗。
(九)乳癰
乳癰是乳房部急性化膿性疾病,一般發生在婦女哺乳期,其中尤以初産婦為多見。初起乳部掀紅腫痛,同時伴有發熱、惡寒、頭痛等全身症狀,日久化膿潰爛。
乳癰發于妊娠期稱為内吹乳癰,發于哺乳期的稱為外吹乳癰。多數病人是哺乳期的婦女,發病率占産婦的1%,以初産婦為多見,好發于産後第3~4周。茶療處方:
雙花茶(《養生茶壽》)
用法:金銀花、野菊花、綠茶各10克,水煎服。連服5日。
雄黃礬茶散(《養生治病茶療方》)
用法:雄黃、明礬、細茶各4.5克,共研細末,每次4.5克,用黃酒送服。日1次,3日服完。
功效:具有清熱降火,解毒消腫功效。用治婦人乳頭紅腫,疼痛灼熱。
(十)不孕症
年輕夫婦正常性生活後一個月的妊娠機會僅為25%,半年約為50%,一年增至88%,因此将婚後未采取避孕措施,有正常性生活一年而未懷孕者稱為不孕症。
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夫婦雙方各占40%,餘下的20%為夫婦雙方都有問題或是原因不明。女性不孕的原因可歸納為4類:
①排卵功能障礙,表現為月經周期中無排卵,或雖然有排卵,但黃體功能不健全。
②生殖器官先天性發育異常或後天性生殖器官病變,阻礙從外陰至輸卵管的生殖通道通暢和功能,妨礙精子與卵子相遇,導緻不孕。
③免疫學因素,系指女性生殖道中存在有抗精子抗體,引起精子互相凝集,喪失活力或死亡,導緻不孕或不育。此外,部分不孕婦女的血清中存在有對自身卵子透明帶抗體樣物質,可阻礙精子穿透卵子受精,亦可引起不孕。
④性生活失調,性知識缺乏,全身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等引起的不孕約占不孕症的1/3左右。茶療處方:
通經益孕茶(《食物中藥與便方》)
用法:茶樹根、小茴香各15克,淩霄花根30克,黃酒、紅糖适量。
另備老母雞一隻。将茶樹根與小茴香兩味加黃酒适量,隔水炖2~3小時,取汁,加紅糖和勻即可;淩霄花與老母雞同炖至熟,加少許米酒和食鹽即可。
于月經來時,服茶樹根與小茴香湯汁;再于月經淨後的第二天,服食老母雞與淩霄花的炖汁與雞肉(現制現吃)。每月1次,連服3月。
功效:具有補血活血,行氣散瘀,溫經祛寒之功。用于痛經、不孕症。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請關注公衆号 藥之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