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自主品牌最高優惠多少

自主品牌最高優惠多少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29 14:04:00

來源:經濟日報

自主品牌最高優惠多少(自主品牌加速向上)1

東風高端品牌岚圖生産線。 經濟日報記者 楊忠陽攝

吉利汽車14.6萬輛,比亞迪9.5萬輛,廣汽傳祺3.66萬輛,東風風神1.91萬輛……春節剛過,一些自主品牌就迫不及待公布了1月份銷量。從已發布的數據來看,自主品牌整體保持了較好增長勢頭。

“中國品牌要抓住未來3年至5年的發展機遇期,抓住國際市場,加速品牌向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輪值會長、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未來10年,全球汽車市場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中國品牌。”

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在中國汽車市場,外國品牌強者林立。自主品牌,尤其是最能代表造車水平的自主品牌乘用車,曾經舉步維艱,飽受社會質疑。不過,随着中國汽車業從體量上超越美國,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汽車生産國和消費國,在國家創新戰略引領下,近年來以長安、長城和吉利為代表的傳統車企砥砺奮進,以蔚來、理想和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自主品牌紛紛摘下“廉價”“落後”等帽子,取而代之的是“科技智能”“高端豪華”“時尚前衛”等新标簽,氣象為之一新。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954.3萬輛,同比增長23.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44.4%,接近曆年最好水平,占有率比上年提升6個百分點。如果算上商用車,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占有率實際上已超過50%。

支撐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的背後是技術水平的躍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行業信息部主任黃韋達表示,目前絕大多數中國品牌整車企業已建立比較完整的技術研發體系,包括流程、标準、設計和驗證手段。在傳統燃油車技術領域,主流企業幾乎全部開發了自主的發動機産品,其性能參數不亞于合資品牌發動機;在變速箱領域,經過多年深耕,部分中國品牌整車企業掌握了雙離合自動變速器、無級變速器技術,去年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9速自動變速箱也已量産。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國不僅培育出了動力電池巨頭甯德時代,而且已成為全球動力電池最大出口國。此外,還打破了國外龍頭企業的絕緣栅雙極型晶體管技術封鎖。在智能網聯領域,基于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中國品牌乘用車企業也已占據部分先機。

“具體到産品,部分已可以和合資品牌比肩,甚至超越合資品牌。”黃韋達舉例解釋,比如,在外觀領域,自主品牌通過近幾年努力,車身内外造型的美感已較早期車型大幅提升,有的品牌在外觀方面甚至已經形成了自身的品牌特征。在内飾方面,同級别産品中,不僅價格更加親民,中國品牌乘用車還更加注重質感和科技感,相關配置已超越部分合資品牌,如車内大量應用軟包材質、更大尺寸或更多數量的電子屏幕,采用電子換擋技術,以及實施更高水平的人機交互功能等。在駕駛感受方面,中國品牌乘用車在駕駛感受方面較早期車型也有了質的變化,側面印證了中國品牌乘用車企業在技術、底盤調校方面的巨大進步。

品牌力不足仍是短闆

盡管部分自主品牌産品力已可以和合資品牌比肩,甚至超越合資品牌,但目前品牌力不足仍是短闆。“中國汽車品牌數量最多,但品牌不強,單一品牌價值與強國品牌價值的差距依然較大,最強品牌排名與世界十強距離尚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感慨。

品牌力差距主要表現在價格上。“前些年,以長安、長城、吉利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緊湊型轎車價格與大衆、豐田同配置産品相比,價格相差約30%。”朱華榮表示,但經過近些年努力提升,3家企業的産品和品牌認可度已經越來越高,價差縮小至15%。

汽車是一個以品牌彰顯價值的産業。沒有自己的品牌,或品牌缺乏溢價能力,就很難占據産業鍊和價值鍊中高端,實現高質量發展。特别是随着市場從增量市場競争轉向存量博弈,企業間的競争會更加激烈,産品利潤将進一步被擠壓。“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售價要低于合資品牌,低價産品的利潤本就比高價産品低。”黃韋達表示,“如果進一步被擠壓的話,企業就很難有足夠的利潤投入到新技術和新産品研發。”

從市場端來看,當前增購、換購人群已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而增換購的過程中往往伴随着消費升級。需求創造供給,自主品牌唯有通過品牌向上,開發更高更優的産品,滿足用戶需求的提升,才有可能赢得市場競争優勢。

“品牌價值提升、品牌高端化突破、市場份額提升是自主品牌向上的3個重要方面。”柳燕曾表示,從國家政策、産業變革、企業創新與消費潮流來看,自主品牌正迎來向上突破新機遇。

兩種方式向上突破

品牌向上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如何向上卻是個問題。目前行業有兩種方式實現品牌向上:一種是推動原有品牌更加高端,另一種是重新建立一個更高端的品牌。

“從戰略方面講,自主品牌必須加速戰略轉型或能力重塑。”朱華榮表示,一是從方向上,要加速向智能、新能源、低碳、出行服務、科技公司的特征去轉型,這是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是必須要抓住的戰略轉型機會。

二是從産品上要加快向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輕量化方向發展,同時還應該向健康化方向發展。朱華榮表示,汽車正在由硬件向軟件轉型升級,所以能力結構也要重塑。軟件定義汽車成為新的趨勢,未來的汽車稱之為“新汽車”,即大型移動智能與計算終端、多功能移動空間、數據采集載體、新型的儲能單元。可以預判,汽車産品正在轉變為“智能平台産品”,或可稱為“汽車機器人”。

三是從品牌上搶抓新營銷變革,向中高端市場進軍。中國汽車品牌要精準洞察消費群體年輕化趨勢,更加準确地理解和滿足用戶對産品造型、配置需求、用車環境、營銷服務等多方面需求,持續推出高科技産品和高品質服務,為用戶帶來美好出行體驗。中國汽車品牌要加速在新的賽道上突破創新,通過産品和服務的價值助力品牌向上,促進汽車産業良性競争發展。

此外,自主品牌還要緊抓智能化、新能源發展大勢,強化“走出去”戰略,加速向歐美等發達國家開拓市場,方能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好席位。(經濟日報記者 楊忠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