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一山就容不得二虎,佛教和道教也并不是一直像現在這樣和睦相處,在《西遊記》裡,佛教和道教處處相争,在烏雞國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
話說烏雞國的這位國王非常悲催,在唐僧師徒四人來到烏雞國的三年前,他就在一次遊玩禦花園的時候被“全真道人”推入禦花園的八角琉璃井中失去性命,成為了一個“落井傷生的冤屈之鬼”。
之後唐僧一行人路經此地,他才向唐僧托夢伸冤。
可事實的真相卻并非如此,這位國王并不冤枉。在調查過程中,文殊菩薩向孫悟空說明了前因後果:
“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禦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将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原來烏雞國國王有此下場的起因,是烏雞國國王将文殊菩薩綁了浸在禦水河中三天三夜,如來這才讓獅子精化作“全真道人”推他下井。
文殊菩薩的這一段話也道出了烏雞國國王的真實身份,那就是金身羅漢。
佛教和道教相争在烏雞國非常厲害,自從獅子精成為了假國王之後,道教在烏雞國的地位一落千丈,原文中就有描述道士給佛家寺院做看門人,有時還要受到僧人的責罵。
可原來的烏雞國國王非常信奉佛教,都到了要證金身羅漢身份的地步,可惜被佛教安排殺了,所以道家就要想辦法挽救自己的聲譽,佛教殺人,道教救人。
于是當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拿仙丹的時候,太上老君直接就給他了,換成平時,怎麼可能願意将自己的仙丹用在一個凡人的身上呢?
當然是因為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是為了讓烏雞國國王知道道教才是最好的,在他落難之時救他性命。這樣當烏雞國國王複生後,治理國家才會青睐道教,一顆仙丹能夠換得道教的長盛不衰是非常值得的。
總而言之,烏雞國國王作為一個凡人,能夠讓太上老君拿出仙丹來救治,說明其存在的價值。不過也可以從側面反映佛教和道教相争的激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