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做投資理财的人,相信都希望能盡可能地拿到更多的收益。不過,從投資理财中獲得收益不是變魔法,想要多少就能有多少,而是需要根據實際來定。那麼,在實際的投資理财中,定多少收益比較合适呢?
一個人的投資理财目标,跟多種因素有關,所以在定收益目标時,就需要結合這些因素綜合來看,而不是一拍腦袋的事。
首先,就是要看投資理财的方向。投資理财的方向就是以哪些投資理财産品作為投資對象。因為不同的投資理财産品,平均收益率和收益率上限可能會大不相同,要想制定的收益目标不脫離實際,就必須結合投資理财産品的收益特點來定。
比如,投資的方向如果主要是穩健理财,收益率目标定個每年4%—5%算是合理的,可如果定個10%,那就脫離實際了,也不太可能達到。
當然,并不是合理的收益目标就是合适的。比如主要投資對象如果是股票或股票基金,收益目标定在每年4%—5%就在合理範圍内,但卻并非是合适的。因為股票和股票基金都是風險較高的投資産品,冒着較大的風險去投資它們,理應有較高的收益目标,如果收益目标定得跟穩健理财相同,又何必去冒風險投它們呢?
所以,根據投資對象的特點來制定收益目标,不同的投資對象都有一個範圍,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此外,現實中我們可能會投資多個方向,這個時候又該怎麼制定收益目标呢?此時就可以根據不同投資對象的收益目标與投資比例進行加權平均。
比如10萬的本金,一半投資穩健理财,收益目标為每年5%,另一半投資股票,收益目标為每年20%,那麼加權平均後的收益目标就是12.5%。而如果6成的本金投資穩健理财,剩下的投資股票,加權平均後的收益目标就是11%。
其次,就是看投資資金的多少。投資理财收益的多少,除了跟收益率的高低有關之外,還跟資金量的多少有關,後者起到的作用甚至更大。一個隻有1萬元本金的人,就算一年的投資收益率為100%,也就隻有1萬元的收益。而一個有100萬本金的人,就算每年的收益率隻有10%,一年的收益也有10萬元。
所以,一個适合的收益目标,就不能脫離投資本金的約束。資金量越多自然可以把收益目标定得越高,反之就要降低收益目标,想用1萬的本金一年賺100萬甚至更多,就有些脫離實際了,制定出來也沒太大意義。
再次就是看個人的投資理财能力。除了不同類型的投資理财産品在收益上有差别外,同一類型的投資理财産品在收益上也存在差别,這就給了投資者個人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能力越強的投資者,自然可以在投資對象本身的收益特點的基礎上定一個較高的收益目标。
比如以基金作為主要投資對象的人,對于基金小白來說,定個每年10%的收益可能就很滿足了,可對于資深基金投資者來說,即便是定個每年20%的收益目标可能也不算多。
最後就是看市場行情。每一種投資理财産品,都置身于一個特定的市場中,當市場風險出現變化時,投資理财産品的收益也會發生變化,我們的投資目标也需做出改變。
比如幾年前貨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還能達到4%以上,可幾年後想要達到3%都難,此時如果選擇投貨币基金,再把收益目标定在4%,顯然就有些不切實際了。
總而言之,一個合适的收益目标,不是随便定的。
作者:龍小林/ 審核:趙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