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
美國衆議院近日針對“1月6日國會山騷亂”啟動的一系列公開聽證會,使前總統特朗普陷入“未遂政變”的指控。
當地時間7月12日,曾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約翰·博爾頓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稱,特朗普在國會山事件中并未策劃政變,因為發動一場政變需要巧妙而周密的計劃,但特朗普的做事方式更多是“想一出是一出”,缺乏這樣的能力。
為了證明該說法的可靠性,博爾頓自曝曾在國外幫助策劃過政變,當時所謀劃的内容和特朗普在國會山事件中的表現完全不同。
在被問及他口中的“策劃政變”指什麼後,博爾頓提到了2019年委内瑞拉爆發的一場針對該國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一場“未遂政變”,但堅稱美國政府與此事“沒有多大的關系”。
路透社分析稱,美國官員公開承認他們參與煽動外國動亂是“極不尋常”的。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左)接受CNN主持人傑克·塔珀采訪 圖源:CNN
公開資料顯示,博爾頓是共和黨總統的“四朝元老”,在裡根、老布什、小布什和特朗普政府中擔任過多個職位。
一直以來,博爾頓被外界認為是外交鷹派人士,倡導美國在伊朗、叙利亞、利比亞、委内瑞拉、古巴、也門和朝鮮采取軍事行動以實現政權更叠。
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博爾頓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一職,他與前國務卿蓬佩奧的組合,使特朗普政府被美媒評價為擁有“現代記憶中最激進的外交政策團隊”。
綜合美國《國會山報》、CNN消息,7月12日,博爾頓接受CNN主持人傑克·塔珀采訪,雙方就特朗普在“國會山騷亂”的行為是否屬于“未遂政變”展開辯論。
博爾頓稱,特朗普試圖推翻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主張是站不住腳的,但這位前總統最多隻是“制造了一場騷亂”,并未破壞“(美國的)民主制度”。
2021年1月6日,美國華盛頓,示威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并攻破了國會大廈 圖源:澎湃影像
6月9日,美國衆議院“1月6日國會山騷亂調查”特别委員會(以下簡稱“1月6日特别委員會”)召開聽證會,宣布“國會山騷亂”屬于一場“未遂政變”,使特朗普深陷輿論漩渦,并面臨刑事指控的風險。
對此,博爾頓堅決否認,并認為這種指控在前提上就不成立——發動一場政變需要巧妙而周密的計劃,而特朗普沒有謀劃這種事的能力。
“唐納德·特朗普不是這樣做事的。”博爾頓說,“(特朗普)在一個想法上半途而廢後,又跳到另一個想法,一個計劃失敗後,另一個(計劃)就蹦出來了,這就是他的做事方式。”
“就像我說的那樣,(特朗普的計劃)沒有一個是站得住腳的,你必須了解唐納德·特朗普這個人的本質問題。”
不過,作為主持人兼采訪者的塔珀并不同意這個說法,并稱“一個人不需要很聰明就能發動政變”,但這反而導緻博爾頓決定分享自己作為“過來人”的經曆,來證明前述說法的可靠性。
“作為一個幫助策劃過政變的人——當然不是在這裡,而是在其他地方——這(策劃政變)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但他(特朗普)當時并沒有這麼做,他隻是在一個想法和另一個想法之間來回搖擺。”
博爾頓承認,特朗普确實在國會大廈“釋放了一批暴徒”,但這位前總統這麼做的目的不是為了推翻美國憲法,而是試圖為自己争取更多時間來讓各州重新考慮大選結果。
“如果你不相信這個說法,那你就有些反應過度了。”
博爾頓在采訪中承認自己曾策劃過發生在其他國家的政變 視頻截圖
聽到博爾頓如此爽快地承認參與過外國政變,塔珀先是一愣,随後将話題轉到博爾頓身上,“當我們在談論策劃一場政變需要怎樣的能力時,你提到了你在這方面的經驗……”
“我不想談及這些事的細節。”博爾頓立即打斷塔珀,并稱自己在此前寫的一本書中介紹過委内瑞拉爆發的一場“未成功的政變”。
《國會山報》指出,博爾頓所指的是2019年委内瑞拉爆發的一場針對該國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一場“未遂政變”。
2019年1月10日,馬杜羅宣誓就職委内瑞拉總統。23日,時任委内瑞拉國民議會主席的胡安·瓜伊多在一場反對黨支持者的集會活動中自封為“臨時總統”,要求重新舉行總統大選,完成政府權力過渡。
同年4月,瓜伊多在美國支持下發起軍事政變,但未成功,随後他呼籲美國對委内瑞拉實施軍事幹預。由于“兵變”失敗後支持者銳減,為提振反對派士氣,瓜伊多在5月11日的反對派集會演講中聲稱自己正在尋求與美國軍方建立“直接關系”。
截至目前,美國将馬杜羅形容為“獨裁者”,拒絕承認其為委内瑞拉總統,而是認可瓜伊多“臨時總統”的身份。
胡安·瓜伊多(左)與尼古拉斯·馬杜羅
盡管博爾頓提到了委内瑞拉的政變,但他堅稱美國政府與此事“沒有多大的關系”。
“這不是說我們與此事有多大的關系,但我看到了反對派試圖推翻‘非法選舉的總統’需要付出的代價,他們失敗了。”博爾頓說,“認為唐納德·特朗普的能力隻有委内瑞拉反對派一半的說法是可笑的。”
對于這番說法,塔珀表示,“我覺得你還有别的事情瞞着我。”
“确實有。”博爾頓笑着回複道,并将話題重新轉回了國會山事件。
路透社報道稱,多年來美國一直在被許多外交政策專家批評稱在“幹涉他國内政”,關于美國政府扶植政治勢力推翻外國既有政權的指控也從未斷絕。從1953年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被推翻、越南戰争到21世紀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争。但即便如此,美國官員公開承認在“引發外國騷亂”中發揮作用的情況,也是“極不尋常”的。
值得一提的是,博爾頓自曝“曾參與謀劃外國政變”的同時不忘諷刺特朗普的行事風格,兩人之間的矛盾此前就已引發過風波。
2019年9月,博爾頓主動辭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不久後,博爾頓撰寫了一本名為《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的回憶錄,描述了他在任特朗普國家安全顧問一職17個月的經曆,囊括了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多國政策的外交機密,并披露了有關特朗普的諸多無知行徑。
據該書描述,特朗普曾試圖謀求連任超過兩屆、誤以為芬蘭屬于俄羅斯、甚至不知道英國是個擁核國家。博爾頓還在書中指控特朗普幹預美國執法,并将“妨礙司法公正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據博爾頓披露,特朗普在對委内瑞拉的态度上表現得“非常古怪”,既認為瓜伊多在“粗魯的”馬杜羅面前“像個小孩”,又聲稱委内瑞拉“确實是美國的一部分”,“美國入侵委内瑞拉是合法的”,入侵委内瑞拉會“很酷”。
在書中,博爾頓舉出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2019年5月的談話作為例子。書中指出,當時普京“出色地進行了蘇聯風格的宣傳”,這場談話“在很大程度上說服了特朗普”,促使其随後決定緩和對委内瑞拉新制裁問題的立場。
該書出版後不久,特朗普在推特上大罵博爾頓“是一個心懷不滿、無聊的傻瓜”,并稱這本書是“一本充滿謊言和胡編亂造的合集”。
特朗普(左)與博爾頓
針對“1月6日特别委員會”啟動的一系列調查和聽證會,特朗普在6月13日發布了一份長達12頁的聲明,怒斥這是所謂的“私設公堂”(Kangaroo Court,意為不公正的非法法庭),目的是在于轉移美國民衆對于民主黨“災難級領導治理”的注意力,并為其在2024年再度競選總統設置障礙。
7月3日,“1月6日特别委員會”副主席、懷俄明州共和黨衆議員莉茲·切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委員會可能會把對特朗普的調查移交司法機關以追究刑事責任。
切尼表示,比起特朗普是否參加2024年的總統大選,她更擔心那些對去年1月6日國會大廈騷亂事件負有責任的人可能不會被追究責任。
她認為,如果一位總統可以從事這類活動,而總統所在政黨的大多數人對此視而不見,就代表着人們将“不會認真履行憲法義務”,這對美國來說将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