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内觀察身心實相,安詳面對生命起伏。”
——内觀大師 葛印卡教授
正心正舉的核心理念包括28個字,即:
内觀己心,外察世界,啟迪多元思維;
正心正舉,撥迷見智,開啟自在之門。
其中首先強調的就是“内觀”。
1何為“内觀”?
内觀,在印度巴利文中,是“洞見”的意思。
“内觀”就是凡事先向内求,遇到問題先問問自己的本心。我們作為認知事物和世界的主體,如果隻是基于事物和世界的表象來認知它,就容易被許多假象所欺騙、蒙蔽和迷惑。
一個問題、一件事情解決不好,當然不能排除外部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更主要的因素是來自我們内心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方式、認知層次及其認知的深度和廣度;更多的更主要的因素是來自于我們自己的表象思維、形式思維和思辨思維的方式、能力和科學性。
與強人則自強,與覺人則自覺,反求諸己,自強不息,正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精神内涵之一。當一個人懂得了凡事先内求的時候,他就放下了驕傲和自滿,他就放下了成見和教條,他就會從迷茫中沉着下來,他就會從焦慮中冷靜下來。當人把自己的思想作為對象從新審視的時候,當人意識到還有很多的知識和道理尚未自明的時候,當人意識到自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需要适當修正的時候,謙遜之心油然而生,浮躁之氣蕩然而去,他就少了許多妄念,少了許多苛求。
2為何“内觀”?有生以來,我們早已習慣向外看。我們總是對外在的人與事深感興趣,卻很少檢驗自己,檢驗我們的身心結構、我們的行為、我們自身的實相。因此我們對自己始終一無所知。
内觀是超越眼睛看的“看”。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相,内觀是一條途徑,是自然科學之外的另一條途徑。
自然科學通過儀器來擴展人類的視野,望遠鏡和顯微鏡把人類的眼睛擴展到了更遠、更大的宇宙和更深、更小的粒子。
2500年前,這些科學的儀器都沒有,佛陀經過内觀徹悟了宇宙人生真相。他說宇宙同體、五蘊皆空,物質皆是幻象。自古以來很多人并不真正相信佛陀所說,直到現代量子物理學家普朗克,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力學之父、諾貝爾獎獲得者,用科學的語言揭示了同樣的内容。普朗克認為,世界上的物質并不存在,物質皆由振動的量子組成。振動頻率高的成為無形的物質,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的物質。沒有任何東西是靜止的,一切都在振動。
這個時候,回過頭來,再去看佛陀,再去看佛陀内觀的道路,人們發現,在自然科學之外,内觀也是一條探索真理、發現真理的道路。自然科學透過外在世界進行,内觀透過内在世界進行,它們的議題是一樣的。有些時候,内觀的“看見”還走在了自然科學的前面。
3何以“内觀”?
内觀是一種實修之道,我們可以借助它審視自己内心的實相,揭開和解決隐藏的問題,培養未使用的潛能,為自己及衆生帶來幸福。
不同層次、不同深度和廣度的認知水平,造成人們認知世界的差異性。
一個具備常識認知的人,他眼中的世界就是一個常識的世界;一個具備科學認知的人,他眼中的世界就是一個科學的世界;一個具備哲學認知的人,他眼中的世界就是一個思辨的世界。
随着層次的不斷提升,人對世界認知的深度和廣度就會不斷增加,看待問題的透徹性也會随之增加。通過内觀,通過不斷切換思維空間來審視和思考問題,可以讓思想釋放出更多的能量。
内觀是通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借着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着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