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太難了!
引言:說到長沙,很多人對它的評價是兩極分化的,說它好的人呢,通常會列舉長沙不高的房價,好的教育醫療配套,說它是宜居幸福城市。而對長沙印象不好的人呢,通常會說長沙物價高收入低,是“虛假繁榮”,我覺得作為外地人應該從客觀角度去看待這座城市。因為人多多少少都是從主觀角度出發去看待一個問題。
話不多說,直奔主題
一、房價
說到長沙,就要談一談這個城市的房價,衆所周知,長沙一直以低房價深受年輕人的喜愛,相對低的房價似乎還能夠讓年輕人在這座城市看到紮根的希望。
對比起來,長沙的房價确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價位”,就拿前年的數據來說,也就是2020年全國50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深圳市接近40,武漢也是11.7,成都是10.1,而長沙是6.2,也就是說按照普通家庭的收入,不吃不喝,在長沙奮鬥6年就可以安居,低房價的确是長沙的一大優勢。
換句話說,在全國主要城市中,隻有長沙是符合上世紀90年代房改初衷的,而且即便是低房價,财政依賴度低,長沙近年來的發展也不算太差,根據2021年GDP排名,長沙也是位居13位,達1.3萬億。
但有一說一,很多人看到長沙的例子後,就開始議論一些負面的消息。最直接就是收入偏低,城市整體建設偏緩慢,從今年2月份的全國軌道交通排名來看,長沙隻有161公裡的運營裡程,是成都的3成,還少一點,城市建成區也比較小,隻有635平方公裡,隻有武漢的一半。
長沙和武漢的距離較近,在城市競争中,城市面積決定城市功能的開發,機會的減少對于競争來說是很不利的,比如很多大企業在華中地區開設一個分區總部,可能想到的是武漢的城建規模、人口規模帶來的輻射效應,而在此設立總部又相應增加了武漢的城市功能,換句話說,很多武漢有的,長沙就可有可無了,但是長沙不高的房價也是一大優勢,保留了可開發的大量土地,長遠來看,也是紅利。
二、人口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遠離一線城市來到新一線城市,從而減輕自己的生活壓力,換取舒适的生活環境,長沙近些年人口流入比較多,根據七普,都過千萬了,說明長沙近十年來,對人的吸引力還是強,但是根據一些研究機構發布的人口遷移報告來看,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長沙流入人口那個地方最多,是較近的株洲嶽陽?還是省内欠發達地區的湘南、湘西地區?答案都不是,而是北京!
接下來是深圳,然後才是嶽陽。怎麼解釋?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說是因為長沙低房價導緻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娛樂氛圍好,就把年輕人吸引過來了,這也是原因之一。
但我想說的是,長沙吸引來的人口最多的肯定是湖南人,隻不過是被誤認了,能有幾個是正兒八經的北京人,因此我們要正視客觀發展事實,而根據長沙人口遷移數據來看,北京的人口是相互抵消的,真正流入長沙的沒多少,遷回來的大多數就是早些年前出至北京工作的湖南人,深圳也是如此,其實這種現象不止長沙一家,武漢、成都的遷入人口中,北京也位居前列,這實際上就是北京控制人口産業升級溢出的效應,并不能說明長沙的吸引力有多強勁,再看長沙的流入流出,并不樂觀,因為長沙對湖南發展欠佳的湘西地區,如張家界、湘西州,人口充足的湘南地區吸引力并不強,甚至沒有上榜,更别說對外省了。
這恰恰說明,長沙的産業發展還需要努力,特别是制造業提供不了那麼多的崗位,湘南4個地級市都是人口流出的大市,就是每逢過年,人口比平時多幾十萬的那種,大多數都是20到40歲外出打工的人群,流出地也多為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并沒流入太多到長沙。
深圳的制造業很多來自湘南地區,所以很多的深圳工業園區,有很多的湖南人,還有随處可見的湘菜館子,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湖南,實際上,湘南到珠三角與到長沙的距離是差不多的,甚至因為同省份,車票的費用更低,但如今依然是大量湖南人湧入珠三角,因此長沙的發展還需要努力,但有人會說,那長沙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較,是不是有失偏頗?
三、總結
這篇,我分析了長沙的房價、人口流入,接下來,再談談長沙的産業結構,針對産業結構,看看長沙發達的娛樂業是不是比較強勁?最後再聊一聊長沙的方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