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最美柴達木風景

最美柴達木風景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22:47:16

文/圖 墨華不冷

(本文已加入維權騎士版權保護計劃)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

柴達木盆地在蒼茫粗犷中,也有潋滟的柔情

終點,在路上的曠世孤絕中;遠方,在腳下的蒼茫戈壁上。柴達木盆地,有别于我此前的人生體驗。

柴達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被阿爾金山、昆侖山與祁連山等環繞,面積約25萬平方公裡,相當于江蘇省面積的2.5倍,海拔約2600至3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盆地。我的青甘大環線10天自駕遊中,其中穿越柴達木盆地的路程,約1000公裡,前後加起來共2天。

這是一堂生動的戶外地理課。原來,柴達木盆地,不但是富藏石油與礦物的實用性“聚寶盆”,還是蘊含極緻風光的自然美學;原來,它不但有戈壁、荒漠、雅丹、雪山、沙塵,還有潋滟的彩色鹽湖、靈動的牛羊駱駝、生機的旱生植物。這是一種荒涼粗犷的美,卻有豐富生動的表達,以至如今,我的耳邊,仿佛還響着當日我站在土堆高處的呼呼風聲。這風聲,無限遼遠,不可磨滅。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2

從浪漫旖旎的青海湖(上圖),到柴達木盆地,畫風急轉

公路:帶着豐盛的自己,在315與215國道上流浪

7月25日,我們離開浪漫旖旎的青海湖,沿109國道,在傍晚時分,路過茶卡鹽湖,到達柴達木盆地,我們這才有了到大西北的感覺——這正如遇見一個西北猛漢,他突然亮出了音質粗犷、音域寬廣的歌嗓。7月26日與27日,我們從德令哈出發,先後沿着315與215國道,依次經過小柴旦湖、東台吉乃爾湖、烏素特水上雅丹、南八仙雅丹、大柴旦翡翠湖,最後往敦煌方向翻越當金山,才結束柴達木盆地之旅。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3

沿途的雪山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縱貫柴達木盆地的315與215國道,至今讓我們念念不忘。

此前讀過楊柳松的《北方的空地》。作者是首個以自力方式,橫穿西藏大羌塘無人區的人。他寫道:“事實上,走出荒原沒有想象的幸福感,或是什麼成就感,甚至是一種輕度的抑郁和迷茫。巨大的幸福并未如期而至,偶爾的幸福也隻是短暫。”曆盡生死磨煉的他,對荒原才有如此複雜、深邃、獨特的感受。相比之下,平凡保守的我們,驅車在路況極好的315與215國道上,遇到的小困小累小折騰,皆不值一提,而我們的感受,更多的是視覺盛宴帶來的歡喜。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4

透着孤獨氣質的315國道

315與215國道,皆可媲美66号公路。它們随着地形,活潑起伏,像飄逸的黑色遊龍,像飛舞的生命血脈,綿延在蒼涼大地上。向前看,天際線一直懸在盡頭;往左眺,昆侖山長時間貼心陪伴。路上,車輛廖廖,司機開車會爽爆!

從德小高速轉入315國道後,有一個地方,許多人停車拍照,我們亦然。我爬上了一個小山丘,極目四望,嗷嗷叫着“好美啊”。隻見一個個土堆,如翻滾的巨浪,如奔騰的萬馬,很多保持一緻方向,透露了千萬年來風的主要方向。

在這裡,随手就可拍出又酷又飒的畫風。一個女孩,拖着行李箱凹造型,看上去像逃荒的公主。在高處拍照,竟有點航拍的意外效果,而且畫面大氣幹淨。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5

仿佛到了異星球

這是千古的蒼莽、荒寂、遼闊與冷漠。而我,隻是路過這絕美風景的一粒塵埃。

上車繼續西行。我戴上耳機,聆聽曲子《victory》。這曲子太應景,我聽得熱血澎湃,覺得汽車玻璃窗外的風景,像一場轟轟烈烈的私奔。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6

大地的博大,人類的渺小

因極端氣候,柴達木盆地絕大部分地方,荒無人煙,不宜生存。這是我首回見識了電影裡出現的無人區。我們仿佛到了異星球,隻是公路、汽車、高壓塔、電纜、風車等人類蹤迹,會提醒我們,我們還在地球。這兒的築路、石油、電力等工人,都值得我們緻敬。

生命在這兒是罕見的。動植的出現,令這片蠻荒煥發生機——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7

野駱駝的出現,令荒蕪的畫面變得靈動

偶遇野駱駝。比起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見到的飼養型駱駝,它們顯得好瘦小。我們停車,給野駱駝拍照,發現有些駝峰耷拉下來,看來它們沒有吃飽喝足。我對駱駝說:“你的旅行袋,沒有裝滿食物,咋辦呢?”駱駝“不解風情”,被我吓走了。

後來,看到一隻野驢,孤零零地站在廣袤的荒地上。我對先生說:停停車,這隻野驢好孤獨,我去陪陪它,給它拍拍照也好。先生卻說:你去陪它,它更孤獨。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8

鹽堿地的耐旱植物

至于植物,無論在315國道,還是在215國道,草長之地與不毛之地,電影鏡頭般漸變切換,讓你在同一天,領略地貌、土質與水源的不同分布,所帶來的神奇變化。

駱駝草、梭梭、麻黃等耐旱植物,默默應對着儲存水分的挑戰,從幹瘠土壤中,頑強地探出頭,使整個畫面獲得生機。而越往西,特别在礫石遍地的戈壁,基本寸草不生,将荒涼演繹到極緻。在氣質這一塊,柴達木盆地拿捏得妥妥的。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9

通往當金山方向的215國道同一側,草長之地與不毛之地在切換

很珍惜路上各種新鮮陌生的體驗——

315國道有段道路,目之所及,一馬平川,一望無際,浩浩蒼蒼,連兩側山脈都退場了,讓人産生不在封閉式盆地的錯覺。

曾遇上沙塵,天地變黃,風挾裹着沙子,在車窗上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幸好不是沙塵暴,否則倉皇演繹逃生記。

路邊的丘陵,各色各樣,有的像斧鑿刀刻,有的像河流凝固,有的像麻花擰繩。它們呈淡黃、棕色、鐵鏽紅、深灰、黝黑……其中有一座,通體黝黑中,竟補丁般地泛出一小塊墨綠,這是有銅可采嗎?我喜歡看白雲投影在山體上,明明暗暗,影影綽綽,美哉!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0

沿途的丘陵各色各樣,讓人充滿想象力

鹽湖:這潋滟的柔情,讓人忘記身處茫茫戈壁中

2020年的我們,其實是在遠古時期海洋的海底,驅車、暴走。若時光,是啟動了延遲攝影功能的攝像機,那麼,在刹那間,我看到滄海桑田的巨變:遠古的柴達木盆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古闆塊碰撞,昆侖山、祁連山與阿爾金山相繼隆起,形成封閉性的柴達木盆地,相當于形成一個巨大的水盆,盛有大量海水;因周邊隆起的山脈,阻擋外來水汽進入,柴達木盆地的氣候環境,完成從濕潤到極端幹旱的演變;在漫長的地質演變中,盆地裡的海,逐漸變成湖,水分陸續蒸發,鹽分不斷析出,便形成如今的鹽湖,當鹽湖的鹵水變少,便形成鹽灘。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1

彩色的鹽湖,白色的鹽灘

若說柴達木盆地,是有味道的,那首先是鹹的。它因鹽而名——“柴達木”是蒙古語,意為“鹽澤”。柴達木盆地現有鹽湖33個,是中國鹽湖最密集的區域。它因鹽而興——鹽湖能生産食用鹽(氯化鈉)、農業所需化肥(氯化鉀),還能提取锂電池的锂材料等。

而我們對鹽湖,隻負責審美。在貧瘠的土地上,遇見一個個潋滟的鹽湖,覺得畫風突轉,恍惚間,忘記自己身處茫茫戈壁中。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2

純淨剔透的鹽湖

我們穿越柴達木盆地時,途徑的第一個鹽湖,便是著名的網紅景點茶卡鹽湖。茶卡鹽湖,近年被開發過度了,遊人如織,再加上當時已是傍晚,天空陰暗,影響拍照效果,我們便佛系抛棄了它。

我們打卡的鹽湖,有小柴旦湖、東台吉乃爾湖與大柴旦翡翠湖。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3

小柴旦湖

小柴旦湖,是未被開發的野景。它“名不副實”,雖被稱“小”,但比起大柴旦湖,面積更大,達至100多平方公裡。它寶石般熠熠生輝的淡藍,瞬間撩到了我,讓我這個不正宗的女文青,想起一句話:“撚指筆落,畫不盡夢裡眉眼。

為了這“夢裡眉眼”,我們停了兩次車。第一次停車,隻差幾米,便可步行至湖邊,但沼澤無情阻斷了腳步。那裡的蚊子,嗡嗡作妖,多得能将人擡走。臨行時,先生逗趣地說:蚊子才是這裡的居民,我們打擾了它們的清靜,不好意思咯。第二次停車,我們終可步行至湖邊,但遊人多的地方,随扔的垃圾也多,辣眼睛也辣心。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4

東台吉乃爾湖,有着純正的蒂芙尼藍

東台吉乃爾湖,被稱為中國版馬爾代夫,亦還沒被開發。我們沒有走收取停車費的官方入口,自行尋找靠近湖邊的停車之地,不料讓汽車開啟了颠簸的“吃土”之旅。每個人在車上酸爽地搖晃,跳草蜢的《忘情森巴舞》。因鹽堿地,土質松軟,容易陷車,我們隻好中途停車,曆盡風吹日曬,悲壯地步行了約一公裡,與烤肉之間隻差一撮孜然,才夠得着那片夢幻般的蒂芙尼藍。當然,有去,就有返……

東台吉乃爾湖,走的是清新治愈系路線,令我們在現場,邁開了少女的輕盈步伐。嘗了一口湖水,好鹹!這兒有廣闊的鹽灘——由鹽結晶形成的白色沙灘。踩在那種顯松軟的鹽灘上,會聽到咯吱咯吱的聲音。烈日之下,鹽塊反光,雖戴墨鏡,仍覺眼痛。

西台吉乃爾湖,是我們糊裡糊塗錯過的美景。我們離開東台吉乃爾湖,沿315國道西行70多公裡,便抵達西台吉乃爾湖。這湖獨步江湖的絕招是,泾渭分明,公路一邊是碧水、一邊是藍水。但我們遠遠地望見,現場正在施工,俨然露天大工地。我們以為封路了,便拍拍屁股離開,後來才得知,它其實可通行。這個絕美的雙色湖,我們莫名其妙地錯過了。不測心理陰影面積,化身雞湯段子手:好吧,所有的旅途,都有遺憾,好吧,反正我們沒有小飛機航拍……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5

藍天下的翡翠湖,像童話世界

大柴旦翡翠湖,作為廢棄的鹽礦工地,并非一個大湖,而是由許多大小不一、互不相連的鹽湖組成,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目前它仍免費,但服務中心正在建造,翡翠湖很快變身為收費景區。

一大早,我們就從大柴旦鎮出發,直奔翡翠湖。不是早起的鳥兒就有蟲吃,清晨時分,雲厚天陰,翡翠湖的姿色,略為寡淡。我們耐心等候天空轉藍,常走出車外,壯士般迎着冷嗖嗖的風,邊遊邊攝。

兩個小時後,藍天登場,翡翠湖的顔值嗖嗖嗖地飙升!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6

淨澈的綠

我們又見證了物理學的審美魅力——每個鹽湖,因礦物質含量不同,故顔色不一,呈現出淺藍、碧藍、淡綠、黃綠、墨綠等色彩,如上帝打碎了的藍玉或翡翠。

細看,每個鹽湖,純淨剔透,可看到近處湖底雪白的鹽層。水的亦綠亦藍,鹽的如脂之白,相映成趣,冰清玉潔。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7

水天不一色

我們在堤壩上,自由驅車,看到哪個湖美,便翻牌,親近它。靠近景點入口的湖,被絲巾、紅裙、相機、人聲所占領,而遠一點的湖,相對清靜,利于拍照。隻是風啊,有時太淘氣,吹亂了人兒、白雲與山峰顧盼生姿的倒影。

我們發現,鹽湖竟有“水鳥模特”長腳。你們是想将水面,變成T台秀嗎?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8

翡翠湖上的長腳鹬

在翡翠湖,我收獲了人與山水之間溫柔的清談也收獲了一鞋子的鹽水——走在一片有積水的鹽灘上,不小心中招了。上車離去時發現,鞋襪都析出白花花的鹽,閃着銀光。

這是翡翠湖給我的小彩蛋。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19

高原地區的天空之鏡

雅丹:這是風的傑作,布滿千萬年光陰的皺紋

中國面積最大的雅丹地貌群,在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面積約2.15萬平方公裡,分布于大柴旦、冷湖、茫崖三個轄區内,約形成于7500萬年前。“雅丹”,源于維吾爾語,意為“具有陡壁的小山包”,這格外形象。

在315國道上西行,從東吉乃爾湖附近開始,雅丹便向我們陸續報到,起初稀少,三三兩兩,後來越發密集。這兒的雅丹,千姿百态,令腦洞變大:像墳頭,像殘牆,像荒堡,像走獸,像金字塔……一個愣神,便覺來到電影《火星救援》的現場。

我感到餓了,便說:這是饅頭版雅丹。我突然懷念在德令哈大快朵頤的牦牛“退骨肉”。文壇吃播大V梁實秋說過:“山河遠闊,不如一碗人間煙火。”一個人餓時,此言極是。在荒漠穿越,需自備糧水。我吧唧吧唧地消滅了一個自備的面包,又有精力,觀賞“山河遠闊”。

行車的前方,不斷洞開火星般的世界,公路兩側的雅丹,衛士般紛紛退避。一輛越野車,開進路側寂靜的雅丹世界。那長長的車轍,那揚起的塵土,仿佛打上問号,探索着更深處的神秘。我還偶爾看到路側幾百米處,有一輛汽車,在雅丹包圍中,孤獨停駐。人車渺小,像天地間的蝼蟻。

我們停車,撲向雅丹,撫摸它粗糙的外表。因長年風蝕,雅丹像一本被翻爛了的古籍。那橫布的一道道溝壑,是千萬年光陰的皺紋,是風的刻刀留下的劃痕。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20

烏素特水上雅丹航拍(該圖來自網絡)

烏素特水上雅丹與南八仙陸上雅丹,是我們在柴達木盆地打卡的兩處雅丹景點。

烏素特水上雅丹,是目前世界發現的唯一水上雅丹景觀。它的價格并不美麗(門票加觀光車共120元),但風景是一流的美麗。這是鹽湖與雅丹的美麗相遇,是柔美與粗犷的和諧融合。這裡原本無水,發源于昆侖山的那棱格勒河,因山洪暴發而改道,淹沒了東台吉乃爾湖岸邊的一部分雅丹,無心插柳地形成了水上雅丹。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21

柔美的碧水與粗犷的雅丹,和諧融合

看慣了地面的雅丹,便覺得碧波蕩漾中的雅丹,絢麗而靈氣。大大小小的風蝕殘丘,破水而出,格外魔幻,俨然一片海市蜃樓。從上帝視角俯瞰,水上雅丹,确如整裝待發、同一朝向的軍艦,充滿動感。

當天,藍天帥得讓人想打包帶走,白雲的狂舞自由而恣意,連水上雅丹,亦仿佛沾上狂放不羁的氣質。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22

演繹自由與釋放

大自然一邊創造美,亦一邊毀滅美。受常年湖水的沖刷與侵蝕,水上雅丹像年邁的長者,每天都走向消亡。這讓我意識到,我目睹的,是一片終會消逝的風景,而這片風景,正看着終會消逝、歲數更短的我。

世上任何的相遇,都是時光洪流裡的擦肩而過。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23

南八仙雅丹

離開水上雅丹後,我們沿着315國道,轉入215國道,抵至大柴旦南八仙雅丹。我們沿着别人留下的車痕,開進去約兩百米,就停車。我們租的是小轎車,不是越野車,注定淺嘗辄止,無緣于千帆競渡般的南八仙核心地帶風景。

南八仙的名字,源于一個真實的故事。1955年,來自南方的8名女地質隊員,勘探石油,遇沙塵暴,羅盤失靈,不幸迷路,饑寒交迫,犧牲于此。為紀念她們,人們稱這個地方為“南八仙”。

我們紛紛跳下車溜達。在夕光中,殘丘壯麗,卻亦森然,狀如鬼魅,一切靜谧得能聽到心跳聲。我曾看過視頻,在南八仙,狂風怒号,嗚嗚作響,仿佛靈魂駐留的低喃,令人心怯,怪不得雅丹林,也叫“魔鬼城”。

絕美的風景,總伴随無法預知的風險。南八仙是無人區,信号不穩定,我們不敢滞留太久,于是上車,掉頭駛回安全的公路,趕在天黑前,抵達大柴旦鎮。

由《北方的空地》改編的電影《七十七天》,質量比不上原著,但有一句台詞,我記憶猶深:“這片隻屬于你的荒原,沒有限制,沒有規定,你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甚至是讓你猶豫和膽怯的自由。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24

後浪們又酷又飒的畫風

結語

柴達木盆地很大,此回我沒有涉足茫崖、冷湖、格爾木的路線。這次旅行,是我對柴達木盆地豐富内涵的初探。我輕輕掀起它的面紗,驚鴻一瞥。

日本攝影師星野道夫在《在漫長的旅途中》寫道:“人,其實總是在潛意識中,透過自己的内心浏覽風景。見多了青山綠水,呆慣了繁華都市,在蒼茫的大西北,我舒展着另外一個自己。這樣的我,懷着對粗犷荒涼之美的向往,行走在荒無人煙的戈壁上,釋放着與天地、與歲月、與自己對話的自由。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25

在蒼茫的大西北,舒展着另外一個自己

(版權聲明:維權騎士簽約作者,原創文字,歡迎轉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不可摘編、洗稿等。侵權必究。)

最美柴達木風景(随筆柴達木盆地)2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