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類型:綜合創意繪畫課程 6-8歲
教學目标:1.增加學生對魚的認識。2.通過觀察圖片,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年年有餘。運用材料進行對畫面的制作,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
魚與餘諧音,象征年年有餘。在古代,魚的圖案還有降妖除魔的功效,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魚是吉祥的象征。
在中國人們吃年夜飯時或者其他節日,都必須上一條全魚,這條魚還不能全吃掉,以表達年年有魚(餘)的寄托。
飛年年有魚(餘)的風俗古已有之,流傳至今。它起源于東晉,宋代形成風俗。
教學重點:讓學生把握魚的形态特征,學會對魚形态進行提煉,通過水粉和超輕粘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現。引導學生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的能力。
創作引導:
魚的結構
教學材料:白色卡紙、水粉、水桶、水粉筆、超輕粘土、白乳膠等。
創作過程:首先用磚紅色塗滿整張紙并拓出金色的紋理
其次用白色的超輕粘土制作各種大小不同的魚類并用水粉畫出魚的肌理;
最後裝飾不同的魚并進行細節上的處理。
知識廣角:年年有餘”,意思是每年都有多餘的财富及食糧,寓意生活富足。“年年有魚” 是“年年有餘”的諧音,可謂中國傳統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語言之一,若用圖畫表示則可看作是傳統吉祥符号。圖中要有蓮花或蓮藕,還要有魚,即“蓮連有魚”。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餘的财富及食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