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是文人騷客們常吟詠的主題。比如,用楊柳抒發離别的愁思,用荷花寫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把芭蕉、梧桐與夜雨結合起來,寫孤獨與落寞。寫不畏嚴寒多用梅花和松樹;寫君子品格又非竹莫屬。對于菊花的喜愛大概從晉代的陶淵明就開始了。
陶淵明從彭澤縣令任上辭官歸隐,在南山下種了一片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為失意的文人尋求了一條除屈原外的出路,從此,菊花也成了隐逸者的象征。
自陶淵明之後,詠歎菊花的詩人甚多。唐代的白居易“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寫菊花的耐寒和清香。元稹“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寫菊花的不畏寒冷的品格。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寫菊花的不畏嚴寒和香氣濃郁。
與前代相比,宋代文人似乎更熱衷于菊花。鄭思肖“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通過描寫菊花枯萎而不凋謝的狀态,寫菊花的傲骨與氣節。蘇轼在《贈劉景文》中說:“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通過與荷花的對比,寫菊花的孤傲與耐寒。李清照也是一位特别喜愛菊花的詩人。她有一首專門吟詠白菊花的詞:
多麗·詠白菊
李清照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
恨蕭蕭、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
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
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醿。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似愁凝、漢臯解佩,似淚灑、纨扇題詩。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
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要說寫菊寫得好的,小編認為非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莫屬: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地這首詞,明寫對丈夫的思念,暗寫菊花。
全詞烘雲托月,不顯山不露水。下片菊花無處不在,卻看不到一個“菊”字。“東籬”本是陶淵明采菊的地方,詩人卻隐去“采菊”二字,這實際上是詩歌手法中的“藏頭”。“把酒”二字,也是藏頭,“酒”字之前,應該還有菊花的。這首詞寫于重陽節,古人有重陽節飲菊花酒的習俗,李清照所飲的酒,應該就是菊花酒,而這裡也省略了“菊花”二字。
此外,詞中的“暗花”指的是菊花的香氣,而不是其他花蕊的香味,詞卻沒有點出菊花香,但讀者可以肯定就是菊花的香味。這就是本詞的妙處。
最後一點,“人比黃花瘦”,“黃花”即菊花,一個黃字寫出了菊花的顔色。而一個“瘦”字,本是寫詩人自己因思念丈夫的消瘦形态,而菊花的纖細形态也躍然紙上。
小結:由此可見,全詞沒有一個“菊”字,而菊花的形狀、顔色、香味俱現讀者眼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