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陽市小河鄉烏石村的傳統技藝——木活字印刷術 供圖:吳漢湧 達夫
因為偉達兄的極力推薦,我再次驅車來到了浏陽市小河鄉烏石村。這次吸引我的不是最近火起來的網紅打卡點,而是百年傳承的傳統技藝——木活字印刷術。
結緣
在烏石村部對面的一棟房屋前面,若不是偉達兄介紹,不曾想到面前這位個子不高、皮膚黝黑、身着深紅色短T和牛仔褲的中年男子,就是“益興堂”木活字印刷坊第五代傳人——吳漢湧先生。簡單寒暄後,和他攀談了起來。
“益興堂”始創于清道光年間,是迄今為止我國僅有的幾處木活字印刷活态傳承作坊之一。曆經160餘年,至今已傳至第六代,完整保存了曆代譜師刻制的大大小小8萬多枚梨木字模。
“上小學的時候,一有空,就幫隊上的大人刻私章,冥冥中成就了我和木活字的緣分。”聊起木活字,略顯腼腆的吳漢湧打開了話匣子。1989年,鄰村頗為有名的譜師潘紹初老先生,領着兒子和剛剛成年的姻侄吳漢湧,以及其他幾個當地年輕人,帶上全套字模和印刷器具,來到了江西萍鄉為林氏家族修譜。自此,吳漢湧正式成為了“益興堂”潘家班的一員,這一幹就是三十餘年。
匠心
談到“益興堂”的祖傳絕活“反字直刻”,吳漢湧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反字在心中,我們是不需要在字胚上描墨稿的。”
字模雕刻是木活字印刷最難也是最核心的工序。而反字直刻,則是“益興堂”曆代譜師摸索總結和傳承下來的字模雕刻技法。由于不需要在字胚上用毛筆描反字,而是将多個字胚在“字床”中栓緊,直接下刀,同時雕刻多個字模,相比其他地方的木活字印刷,生産效率大大提高。
效率提高的基礎是長年累月的枯燥練習。“反字直刻沒有别的巧,除了掌握好刀法,就是要多練,刻得多了,字就都在腦子裡,直接下刀就可以了。”雖然吳漢湧說得雲淡風輕,但他長滿老繭的雙手,卻真實地記錄了三十餘年的勤學苦練。
“你看,古法印刷都是‘筒子頁’,因此中縫也是很有講究的,必須對得整整齊齊,看上去就是一條直線。”哪怕是聽似簡單的折頁,其中也大有門道和功力。
選料備料、字胚制作、字模雕刻、撿字排版、印刷校對、拆版還字、分冊折頁、裁切裝訂、蓋印編号……一本書籍,看似普通,但印制程序相當繁雜。刻字有刀法、撿字有口訣、排版有格式,每一道工序的背後,都是執着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匠心,都是一代代初心不改的匠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韌性。
守正
“修百家族譜,睦一脈宗親”,印制家譜、傳承家風是“益興堂”最初的使命。木活字印刷采用老宋體,看着古樸莊嚴、閱讀醒目清晰,隻有這樣印制出來的族譜才是家族傳承的最好載體。若有機會翻開湘贛邊界各地宗譜,總會發現扉頁上有“益興堂梓”字樣。
家譜記錄着家族血脈親情、家規祖訓,而古拙敦樸的“益興堂梓”四個字,更承載着千百年傳統技藝、華夏精神的綿延流長。
《乾隆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是記載木活字印刷設備的制作、書籍印刷流程及管理的典籍。2020年,應複旦大學倪建明教授邀約,曆時6個多月,吳漢湧完成了6800餘個字模的複刻,用于古籍修複。這些複刻的字模,不僅展現了吳先生的高超技藝,更再現了乾隆年間的木活字印刷之規、文字之正、書籍之美。
“金木水火土,君王随後走,禾竹芳草茂,立刀方提手……”吳漢湧說這樣的排字口訣是祖宗前輩傳下來的。它們深植田間地頭,易懂易記,用當地客家話說來,有平有仄,額外朗朗上口、悅耳動聽。不僅如此,同一偏旁部首的字再按右下角筆畫的類别,依“平直開踢勾”的規則,分類收納在相應字模格内。憑借這些口訣,按圖索骥,很快就能在一長排字盤裡準确鎖定所需的字模。這樣的規則,曆經百年,不曾改變,傳承至今,日久彌新。
不禁感歎,橫平豎直間都要不忘本、有原則、講規矩,要工工整整地刻好每個字,更要規規矩矩地做好中國人。這傳承的不僅僅是華夏大地特有的家譜文化,更是堂堂正正内活外嚴的民族精神。
創新
“那時候,我們都是很受尊敬的,大家都還客氣地叫一聲‘先生’。”吳漢湧說。早年間出去修譜,主家都會前來恭迎,各種禮遇有加,第一個宗族還沒印完,第二個宗族又上門延請。時過境遷,電腦排版與激光印刷的方便、快捷,使木活字印刷曾經的繁華已然不再。
雖然很理解社會發展帶來的技術革新,自己也開始使用電腦雕刻機,從事碑匾石刻工作,但吳漢湧總想着怎樣才能把木活字印刷這個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保護好、傳下去。
2001年前後,在廣東打工的吳漢湧始終惦記着木活字。一到休息日,他就去博物館和知名景點,用自己整理的木活字技藝手稿,極力推介,希望能找更大的舞台展示木活字印刷術。
2015年,當時在木工廠上班的他開始申報非遺;2018年,受邀參加韓國藝術節活動,帶着木活字走出了國門;2019年,正式成為了浏陽木活字印刷術長沙市級非遺傳承人。
守正基礎上的創新,才能讓傳承有生命力。2021年中秋,吳漢湧參與創作了一款文創月餅禮盒,他刻印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給産品平添了不少唯美的文化意蘊。2021年底,小河木活字印刷展示館正式對外開放。聲、光、電等現代表達方式,與吳漢湧反字直刻的傳統展示,現代與傳統深度融合,讓更多遊客零距離感受木活字印刷的魅力。
“今天下午就要去木活字印刷非遺展示館那邊做研學。”談到越來越被媒體和公衆關注、喜愛,賦能助力鄉村振興,吳漢湧黝黑的臉上露出了發自内心的笑容。
眼裡有光、心中有夢,不拘泥于印譜的老套路,木活字“守”藝人吳漢湧以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讓适應現代快節奏生活的人們,也能慢慢品味非遺文化之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