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東手造推薦官,我推薦榮成市民間草編技藝
孫彩榮編織的玉米葉蒲團
《辭海》曰:草編是中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手工藝品。原料是利用各地所産的草,就地取材,編成各種生活用品,如提籃、盒子、墊子、帽子、拖鞋、枕、席等,共有2000多個品種,逐步發展成為全國廣大農村婦女的一種家庭副業手工藝品。山東、河南、河北的麥草編、上海、廣東的黃草編、浙江金絲草編、湖南的龍須草編、台灣的草席等,都是主要品種。據《萊州市志》記載:膠東農村草辮已有1500年的曆史。草藝品原始的雛形是草辮,先民受發辮的啟示,用巧手将一根根麥杆,一片片玉米葉,經過不同的挑壓交叉,編出了花樣草辮。以後品種漸增,編織的生活用品越來越多,千百年來流傳至今。
榮成草編盛行于明末清初,人們為了維持生計,在沒有工業品的情況下,發明編織草帽、草墩、蒲團、蓑衣、草席、草包、囤圍子、草鞋等,用于生産和生活。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多種經營盛行,榮成草編成為農村發展副業生産,增加農民收入、換取外彙的重要産品。那時我市專門設立了榮成市草制藝品廠,各公社都有草藝品站,組織農村婦女編織麥草、玉米葉等草藝品,統一收購出口。近年來,榮成草編不斷傳承創新,在以前主要使用麥稭、玉米葉的基礎上,發明利用蘆葦葉、蒲草葉、棕榈葉、塑料彩帶等,編織美觀、實用的草藝品。如:擺件、鑒賞品、仿生藝術品等,成為時尚新品。
榮成草編技藝傳承人孫彩榮,現年60歲,山東省榮成市東山街道潭村林家村人,退休工人。孫彩榮家中1930年就開始從事草編藝術,她十分喜愛草編,從小就跟着父母和大伯苦心學藝。參加榮成市玻璃廠工作,也經常編織草藝品。2013年退休後,生怕這項傳統民間技藝消失,自己在家中專心從事草藝品編織,專門設立了樣品工作室。數十年來,她在傳統草藝的基礎上,不斷發明創新,采用現代塑料彩帶等為原料,編織精巧優美、具有時代特色的草藝品。她多次到外地交流學習,參加過省市草編技藝學習研讨班,培養帶動了當地的草編輯事業。
孫彩榮的作品主要有:利用蘆葦葉、蒲草葉、棕榈葉、塑料彩帶編織的長龍、小狗、雄雞、魚蝦蟹鼈、老虎、蝸牛、白鶴、壁虎、青蛙、鳳凰、螞蚱、螳螂、玫瑰花、百合花、月季花、墊子、蒲團等,個個栩栩如生,百态多姿。這些産品具有家庭擺件、兒童玩耍、旅遊銷售、喜慶需求的作用,很受人們歡迎。
彩線中國龍
葦葉雄雞
2018年9月14日,“2018中韓(威海)文化創意産業博覽交易會”在威海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這次文博會上,草編作品頗具威海特色,成為香饽饽。榮成草編藝人孫彩榮,展出40餘件草編作品,受到人們追捧。近年來,她先後到實驗小學、機關幼兒園、蜊江小學、新世紀小學,向孩子們傳授草編技藝。2018年以來,參市加婦聯、文化等部門組織的草藝品表演和展示活動,主要有新世紀廣場巾帼産品展、盛泉養老院表演、兩屆院夼漁民節展演、兩屆法華院慶“三八”節活動等。2018年獲得石島港灣街道領雁杯巾帼工匠特别貢獻獎。
彩帶白鶴
草編的主要原料:麥稭杆、玉米皮、蘆葦葉、蒲草葉、棕榈葉、塑料彩帶等。
使用的工具:剪子、錐子、鉗子、針線、鐵絲。
榮成草編工序:分為選料、熏白、浸泡、晾幹、編織、晾曬等。
選料:以秋後植物莖、葉、皮(殼)為最佳選材,此時植物纖維豐富、質地柔韌,具有植物天然色澤。
熏白:将選取的玉米葉、麥杆等,放進封閉的房間或容器内,點燃硫磺,熏4——6小時。蘆葦、蒲草、棕榈葉,不用熏白。
浸泡:使用前将草葉,用清水泡軟。
晾幹:将浸泡的草葉取出,置于避光通風處以防變色黴爛,晾至潤而不幹,宜于編織。
編織:選取物品的形狀和規格、按照動植物的形态進行。草辮的編法,如同手工編辮子,草有3根、5根、7根等,塑料彩帶也有3根、5根等,采取或正或反,或寬窄編、或粗或細,經過掐、壓、挑等,上下翻飛,變化多端。編織草藝品時,将編成的草辮子盤纏起來,再用針線縫連,形成籃、筐、墊、席等作品。
制作動物時,先用鐵絲紮成架子,再圍繞架子編上彩帶辮子,然後添上眼晴、須毛等,成為活潑可愛的工藝品。
草編的特點,是熟練手法與傳統技巧相結合的一門技藝,是人們認識和利用自然,創造生活的智慧和手段。草編技藝源于勞動實踐,群衆性和實用很強。草編充分利用植物莖、葉、皮(殼),材料充足,豐富多樣,可就地取材。草葉色澤肌理天然,經過泡制加工,柔韌性強,綠色環保。與其他編織技藝相比,草編随意性突出,是實用和工藝的完美結合。
草編具有深遠的曆史文化價值,它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工藝考究,細膩精巧,結構嚴密,實用和觀賞性強,具有曆史傳承價值。草編制品樸素大方,屬純天然無公害産品,是膠東人們生産、生活、文化藝術及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保護草編技藝意義很大。
榮成草編始終與人們的生産生活密不可分,透着榮成人民創新發展的智慧,是傳承之美和創新之美的結合。草編是傳統手工藝,大多環節機械無法替代,屬于勞動密集型吃苦受累産業,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随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勞資成本逐年攀升,從事草編職業的人逐年減少。但随着經濟發展和旅遊産業的興起,草藝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有着不小的市場。孫彩榮說:我酷愛草編技藝術,也多次去外地交流學習,我将努力為榮成培養更多的草藝傳承人,将這項技藝發揚光大。
孫彩榮在創作
撰文:李傳來,榮成市作家協會
攝影:彭雪梅
壹點号 桃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