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讀者朋友給華子留言,他總是出現頭暈、頭昏、視物模糊的症狀,去了附近的診所查看,說他可能是腦供血不足。他想知道,如果是腦供血不足,可不可以自行恢複呢?
華子告訴他,其實“腦供血不足”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并不能說明具體的疾病。比如腦梗的前期表現,往往會表現為短暫性的腦缺血;或是因為腦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血管變得狹窄了,也會表現為腦缺血。
如果交感神經興奮,使外周小動動脈收縮,舒張壓升高而收縮壓正常,脈壓減小,也會表現出腦缺血的症狀。或是由于心髒發生問題,泵血能力下降,也可能會發生腦供血不足的症狀。根據病因不同,腦供血不足自行恢複的可能性也不一樣。
在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原因中,最危險的是腦梗死前期,可能在短時間内就進展為腦梗死。所以有長期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以及頸動脈有硬化斑塊的人,如果發生腦供血不足的情況,一定要多加警惕,盡快就醫。
如果是腦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造成了血管狹窄,通常不會自行恢複。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持續進展性的疾病,現有醫療技術隻能控制、中止其進展,但無法逆轉。所以一旦産生腦缺血的症狀,通常隻能通過服藥緩解或是手術治療。
如果是血壓升高所緻,常見于中青年高血壓人群。因為中青年壓力大,容易産生焦慮、緊張的情緒,結果就會導緻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外周小動脈收縮。在緩解壓力,情緒平穩之後,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就會慢慢緩解。或是使用降壓藥,使小動脈舒張,也會緩解症狀。
如果是因為心髒病引起的腦供血不足,也不會自行恢複。需要把心髒問題解決之後,才可能使腦供血不足的症狀改善。
在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原因中,最常見的就是腦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與“三高”直接相關,還有吸煙、肥胖也是導緻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所以在治療腦供血不足時,不能單一用藥,而需要綜合性的幹預。在限酒、戒煙、保持體重、規律運動等健康生活的基礎上,還要控制好“三高”。
緩解症狀的藥物主要有:
1、擴血管藥物:擴張腦血管,增加血液供應能力。
2、抗血小闆藥物:可以抑制血小闆聚集,改善微循環,并可以預防血栓形成。
3、活血化瘀的中藥: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藥,也可以緩解症狀。
總結一下,腦供血不足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引起頭昏、視物模糊的疾病很多,大多數都不會自己恢複,需要接受正規的治療後才能緩解症狀。所以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正确的診斷是治療的關鍵。具體用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藥時發現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您身邊的藥劑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