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支坐法”是打坐最理想的坐姿,若姿勢不正确,會堵塞身體的經絡,氣脈會不暢通,能量就上不來,三脈七輪就打不開,大腦缺氧,人就會昏沉。
“七支”是指姿勢的七個要點。其中,第1、2、4、5個要點能引入遍行氣,第2個要點能引入上行氣,第2、3個要點能引入等住氣,第7個要點能引入上行氣,上述四種氣流入持命氣,五氣合一時行者就能體驗到覺悟。
七支坐法由來傳說
根據佛經上的記載,七支坐法早已失傳,後來有五百羅漢,修持多年,始終不能入定。雖然他們知道從遠古以來,便有這種靜坐入定的坐姿,但始終不得要領。有一次在雪山深處,他們發現一群猴子,利用這種方法坐禅,他們照樣學習,便由此證道而得阿羅漢果。這個神話似的傳說,無法加以考證。總之,它是合于生物天然的法則,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這種姿勢,大體來說,很像胎兒在母胎中的靜姿,安詳而甯谧。
七支坐法的七個要點1、雙足跏趺
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稱金剛坐。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稱如意坐。兩種坐姿都可以采用,也可以在腿痛時輪換交替。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
有人因為暫時不能打跏呋坐,在單盤的時候,下邊這條腿放得很靠裡,上面這條腿放上去後,膝蓋是懸空的,其實這不是一個正規的姿勢,因為上面的腿懸空,容易在盤腿時下盤不穩。首先要注意,整個人的身體就跟六和塔一樣,是穩穩當當,由下往上是一層一層的,這是非常關鍵的。
有些人懷疑,盤足靜坐,不但對人體的健康有礙,甚至,反而因兩足的血管被壓迫而緻病,所以靜坐久了,便有酸麻的現象。這是誤解。其實,人體的健康,與腿和足有極大的關系。中國古代的道家醫理,認為“精從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盤足曲膝靜坐,感覺足腿的酸麻,正是說明足腿的神經與血脈并不通暢,證明你的健康已有潛在的問題。坐到某一階段時,因為氣到臀部沉不下去了,無形中腦神經緊張起來,心裡就坐不住了。如果氣從臀部通到大腿、膝蓋,一節一節通下來,要經曆過痛、癢、麻、脹、冷、熱、最後等氣一走通,痛麻就好了。人體的兩足,好像人參的枝叉,所以把兩足盤曲起來,等于把一株人參或松枝卷曲成結,使它的生發能力,不緻再向外面分散;返歸根本而培養它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壯。所以盤足曲膝,不但無妨人體的健康,而且從适當的練習開始,對于健康長壽,是絕對有利而無害的。《内經》中提到,嬰兒的氣是在兩腿。人到了中年,兩腿的力量就減弱了,腿的活動也無形中減少了,喜歡坐在沙發上,常常休息自己的兩腿。到了老年,更不堪設想,坐在沙發還不夠,兩條腿還要翹在桌子上才行,因為人體是從腳下面開始衰老的,人的死也是逐漸進行的,由腳開始而上行。
2、脊直
人在禅坐的時候,脊柱垂直是關鍵。臀部應墊一個兩、三寸高的軟墊,從大腿根部到膝蓋是向下傾斜的,讓兩個膝蓋觸地作為支撐點,膝蓋不可懸空,以自己覺得重心穩,無前傾後仰的感覺為原則。然後包腿,包腰,包自己後面的風池穴。天冷的時候,有些人還需要包頭。上體自然正直,不前俯後仰,百會穴與會陰穴成垂直一線,但務必放松自然,須知松則氣順,經脈舒暢;僵則氣滞,有礙氣血流通。隻有全身内外放松,才能給入靜創造條件。屁股的姿勢是微微往後外翹的,從側面看,整個脊柱是在類似于屁股跟腿的中間的位置,坐着就像座塔,非常勻稱。有的人喜歡在打坐的時候,靠着後牆,這樣身體往後仰,就沒有辦法像塔一樣。 身體坐的姿勢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是往前面傾直,也就是說尾骨是懸空的。
人身修行的特殊之處就在人身多直立, 筆直經緯與天地共振, 經脈有規律可循, 尚未完全紊亂。所以不能為畜類把脈, 因為其橫生脈亂。身軀筆直不傾斜, 則督脈上乾清明, 下坤培藏, 升降有律, 任脈左右逢源, 箍束橫固, 平定十方, 穩穩有度。
3、肩張
兩肩應舒張下垂,但不要挺胸。修禅的人在禅坐時,雙手微微擡起,肩膀微微向後擺,肩腋是内空的。從外看,肩是一條平行線;從後看,肩是圓的。
4、手結定印于臍下
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緊緊的碰在一起,放在前面的腿上。
5、頭中正
頭正,下巴稍微往前低一點點,後腦稍微向後收放,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頭是歪的,跟腰不能形成一條中空的直線,這時候最容易昏沉。人生于天地之間,本身是天地之間一靈物。由于這個中線的歪斜,天地這股正氣,就落不到你身上。
6、雙眼微閉
打坐時,先把兩目定住了,然後再慢慢半閉眼睛,閉眼目光勿下垂,把兩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規矩。若是兩眼向下看,絕對不能得定,隻是坐着休息罷了。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眼睛看到前面一米遠的距離,這是最标準的。如果看得太遠的話,就有點擡脖子了,如果看的太近的話,就有點低頭了,所以說一米遠的距離是最合适的,你要感覺到這個鼻子和這個肚臍形成一條線。
普通人打坐起來,開眼也好、閉眼也好,都很低視向下面看的,眼珠子,不對。下沉一片無明中,而且心思更亂。 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樣,就是後腦的視覺神經跟著向下拉,影響了大腦,反是不得安詳、不得清淨。所以開眼也好、閉眼也好,眼睛眼珠子平視,閉著眼皮沒有關系,眼珠子也是平視。平平的不向上的,也不低下來,然後眼皮閉上,眼珠子擺正,不低下來,不向下,不向上,平正的,眼珠子還是向前面看,然後不看了。
看世界上任何的東西,要輕松不要嚴重,尤其眼睛要會看東西,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風景,把那個神,眼神看到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錯了。像杭州風景那麼美,你出去看風景啊,叫風景跑到你眼睛裡頭來,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裡頭來,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裡頭來,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它沒有用處,你也沒有好處。打坐時,閉上眼睛也不要用力看。
7、舌舔上腭
舌頭前半部輕微舔抵上腭,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态,在修道被稱為“搭橋”。搭什麼橋?人身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太陽一周。地球公轉太陽一周是365天,易數以9為最大,以9歸真,所以人身每個穴位應填滿9口真氣。一天十二時辰,一時辰六刻鐘,每刻鐘二十分鐘,即每二十分鐘為一座。人坐禅時,六根清靜,心志既不散亂也不昏沉時,每一刻鐘能化一口真氣。當真氣化生時,由督脈上行百會再下行到口腔時,會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口水),把這口津液渡咽下去,勝過服一支人參,補益身之四大五行五髒六腑,推動百脈千經。
這是我們做功夫到一種境界的時候,從頭頂起,從腦下垂體下來的一種甘味的液體,從頭頂下來,也就是俗稱的“甘露灌頂”,呂純陽詩中有“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表達這個境界。此時應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頂上腭不動,伸直舌頭,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噴嗆時引頸吞下。這樣引吞,可直接入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
如果化生的津液多,說明你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玉液沒有,說明散亂或者昏沉,沒有多大效果。比如人的思想散亂一天,一天口都是幹的。人睡覺睡一天,口也是幹的。隻有心既不散亂又不昏沉時,真氣元氣才能化生。初坐禅時,未入真定前,如果心處于不散亂又不昏沉時,一刻鐘能化滿滿一口玉液。
每次咽津時要在呼氣時咽之。若在吸氣時咽津,容易導緻風邪人腹。
注意事項和建議1、入手下靜,先絕食腥葷香辣之物。蓋腥葷之物,味主沉濁,食之必至後天之氣粗,而難伏。香辣之物,性主輕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氣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葷香辣,專持清齋素食淡飯,以除原味。不食過飽,過飽則傷神。不食過饑,過饑則傷氣。此節飲食之道,不可不知。
2、靜坐時心搖則氣散,修了一點點精氣神,不僅會從夫妻生活方面漏掉,還會從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種“漏”、耳朵聽多了也是一種“漏”、嘴巴講多了更是一種“漏”!六根都會漏。為什麼強調修行人上來第一步,就要關閉六根呢? 當六根關閉以後,精氣神才會自動進入任、督二脈以及回到中脈裡邊。
3、打坐時面帶微笑。
4、靜坐胡思亂想時,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數呼吸,不數入息,隻數出息。當你數出息的時候,你把所有的一切,連自己的生命,一切煩惱、病痛,跟着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體裡頭生瘤、生癌,讓它一齊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這樣數息,身體馬上就輕松了。
在道家的《陰符經》上,有一重要口訣——“禽之制在氣”。就是說練者妄念紛紛,思想不能專一,是因為你的氣在散亂,氣亂則心亂。所以修習禅定主張先練氣,修習者用意念守住呼吸,把呼吸調順了,心自然就不會再散亂。社會上許多人練多年,還是身體經常出毛病,追其原因就是自己體内的氣息調順不好的緣故。道家還有句至理名言:“天地玄珠,萬氣本根”。從這句話中就能看出氣的重要性,任何人無論體格多健壯,體内的氣息若不調順,即是大病來臨。可以說,在身心的配合下,氣息能夠發生萬種變化。
第一種:由一數至十,再由十倒數至一,如此反複,做到呼吸時隻有數字沒有其他雜念。(1、2、3......10、9、8 ......2、1......)。
第二種:由一、二......按次計數下去,數到最後,這中間并沒有雜念妄想,數字并沒有差錯,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
(1、2、3、4......99、100......1、2、3、...99、100)。
有一點必須注意:心不要跟着呼吸進到體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體外,隻應在鼻端這一帶區域覺知呼吸。
數的過程呼吸對于風大的感受分别為風→氣→息三個層次。開始時,呼吸粗,稱之為風,靜定後,呼吸較細,稱之為氣。再進一步,身心甯靜,隻有感覺自己内在呼吸,卻聽不到呼吸聲音,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數了,即進入随。 靜坐數息時,呼吸自然,身體要放軟,耳朵回轉聽自己呼吸。如在鬧處修,聽不到呼吸聲,便用感覺來聽。
5、吃飽就會堵塞氣脈。
6、吐納法:鼻吸氣,口吐氣。
《修真十書·外三要》載:“鼻通六腑,出者輕清之氣,屬陽,接其天,此乃天根;口通五髒,出者重濁之氣,屬陰;一切百谷諸味皆地之精,從口而入,與地相接,謂之地根”。所以,以鼻納清氣,以口吐濁氣,則為順氣;反之則為逆氣焉。故逆則壅塞,順則宣通,此天地陰陽之理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