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2:01:23

彟,這個字筆畫多,難寫難記,又不常用,可是人們卻一點也不陌生,因為女皇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就有這個字。

隻要一提及武則天,人們總會把他的父親武士彟拉出來亮個相,見得多了,這個字也就在人們的腦海裡留下了印象。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1

可是,幾乎沒人知道,在很多方言區的日常口語中,我們仍經常說起這個字。

那麼,"彟"這個字到底怎麼讀?又有什麼含義?人們在方言口語中又是怎麼使用的呢?

彟,這個字怎麼讀

彟,在古代,有多個讀音。

一是從嬳,讀yuè(音月);二是從擭,讀huò(音獲);還有一個讀音 yāo(音要)。

那麼,問題來了,武士彟中的"彟"到底該讀哪一個音?

這個還真是說不清楚。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2

古代書籍

武士彟中的"彟"怎麼讀,這是一樁曆史公案,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這三個讀音,都有人讀。

既然說到古人的名字,那我們就順便聊一聊古人取名字的一些趣事。

名字,即名和字。今人大多隻有名,沒有字,但是古人大都有名有字。

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結發加冠)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jì)禮(結發加笄)時取字。當然了,在古代,很多女子是沒有名字的。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3

屈原畫像

古人取名字很講究的,名和字之間往往有意義上的聯系。

例如宰予,字子我。"予"和"我"意義相同。

又如冉耕,字伯牛。古人耕地,牛是非常得力的助手。

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屈原,他的名叫"平",字叫"原"。平、原,這兩字意義相關聯。

當然,名和字也可以是一對反義詞,比如,曾點,字皙。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點,小黑也";"皙,人色白也"。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4

古代讀書人塑像

回過頭來,咱們再說說武士彟。

武士彟,字信。信者,信諾也,那麼對應的名也應與此有關。

彟,《說文》曰:"本作蒦。蒦,度也。或從尋,尋亦度也。"

尋,是古代的長度單位,一尋等于八尺,相當于一個人伸張兩臂所量的長短,這也是"度"的本義。這個"度",即度量衡的"度",是計量長短的标準器具。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5

古代人物畫

說到這裡,就要提一下日常生活中,在稱重量、量尺寸時,我們常說的一些話:

"給我yao(音要)二斤五花肉。"

"給我yao三尺白洋布。"

這個yao字,現在大多寫成"約"。

其實,"約"字這一表"稱量"的義項是後起的,其本源字,應該是"彟"。

"彟"字是怎麼變成"約"的

約,讀作yuē,《說文》:"纏束也"。《詩經·小雅》:"約之閣閣",《傳》:"約,束也"。

後來,"約"字引申出很多義項,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約會、節約、約定、公約"等等,但是沒有一個義項跟"稱量"有關。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6

木闆活字印刷

那麼,"約"這個字又是如何衍生出"稱量"這個義項呢。

這得從它的讀音說起。

"約"這個字,在宋朝官修韻書《廣韻》《集韻》中,标注的讀音分别是是"于笑切" "一笑切";在元代韻書《韻會》中為"幺笑切,并音要"。

這是什麼意思呢?

"于笑切" "一笑切" "幺笑切",都是指古代一種給生字注音的方法——反切法,簡單來說,就是把兩個常見字合在一起,第一個字取其聲母,第二個字取其韻母和聲調,然後二者相切,這個生字的讀音就拼出來了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7

古代書籍《說文解字》

"于、一、幺"的聲母均為y,"笑"的韻母是iao,聲調是去聲,所以說"約"字在中古音讀yao(音要)。

其實,早在唐朝,"藥"部韻下就有"彟"字,也就是說,"彟"字在中古音就讀yao(音要)。

比如,《前漢·禮樂志》:"明德鄉治本約。"唐朝顔師古注曰:"約,讀曰要。"

說到這裡,結合古人的名和字關聯性很強這一特點,推測武士彟正确讀音有可能為武士彟(yāo,音腰),至少唐音讀yāo。

考之曆代典籍,"彟"字作"法度、标準、尺度、度量"等義項的用例,俯首皆是。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8

明唐寅溪山漁隐圖

《楚辭·屈原·離騷》:"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後漢書·卷五二·崔骃傳》:"協準矱之貞度兮,同斷金之玄策。"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但言不能盡意,聖人所難,識在缾管,何能矩矱?"

宋朝洪邁《唐黃禦史公集序》:"于時墨儒詞匠所為詩若文,鹹矩矱自然,不以雕飾為工,相與贊翊道真。"

清朝李鬥《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學者得以矩矱,參以會悟,破除俗師相傳之陋。"

矱,是"彟"的異體字,這兩個字讀音和意義完全一樣。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9

古代書房

而"約"字作"用稱量"講的用例,則不見于文獻,隻是在當代小說《新英雄兒女傳》中有"稱斤約兩"這個詞語。

很明顯,這是到了現代,由于人們不知道"彟"字怎麼寫,便借了一個同音字"約"來代替。

你也許會問,彟,不是"度"嗎?度,不是用來量長短的嗎?怎麼又和稱重量扯上關系了呢?

在過去,傳統的度量衡器具,通常以"尺"為"度"。

《尚書·舜典》有句話叫"同律度量衡"。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10

古代書籍

律,音律;度,長度;量,容積;衡,重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尺度之"度",不僅可以"度量"長度,還可以度量音律、容積和重量等。

樂譜,以"長度(梯度)"來折算音程;杆秤,以"長度(秤杆上的準星)"來折算重量;盛器,以"長度(容器上的刻度)"來折算容積。

所以說,"彟"字作"度"講,就是用秤稱重量的意思。

樣,也是"彟"的借字

樣,《集韻》:"樣,法也。"即式樣、标準之義,引申為稱量的标準或規範。

在山西垣曲博物館,收藏着一件珍貴文物"店下樣"。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11

山西垣曲“店下樣”

店下樣,其實就是石權。

權,即秤砣、秤錘,是我國古代衡器之一,"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權(秤砣)與衡(秤杆)相佐,用來稱重。

店下樣是用大鹽青石刻鑿的石砣,呈八棱體狀,八面俱陰刻楷書。通體高47.3厘米,總重280斤。頂端有陰刻的"鹽樣"二字,中間有圓穿孔,供系繩用。

店下樣置立于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是河東鹽運史的重要物證。之所以沒有稱為石權,與垣曲的方言有關。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12

山西垣曲“店下樣”

一直到今天,垣曲人在稱量東西的時候,仍然會用到一個非常古老的口語詞:"樣"。

"你給我樣一下這袋面粉多少斤?"

"讓我樣一下有多重。"

垣曲人口中的"樣",就是稱量的意思。

店下樣作為衡器而存在,垣曲人正是延伸了這種衡器的内涵,由方言的方式保留至今。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13

漢代石權

其實,垣曲人口中的"樣",其實就是"彟(yāo,音腰)"的音變。

在音韻學上,有一個概念叫"陰陽對轉",這是漢語語音發展演變的一條重要規律。

簡單來說,就是指陰聲韻在一定時期會變成陽聲韻,陽聲韻在一定時期也會變成陰聲韻。

武則天的真實姓什麼(武則天父親的名字中有這個字)14

山西垣曲老鄉

所謂的"陽聲韻",是指以鼻輔音-m、-n、-ng等收尾的韻。比如"樣"字的韻尾是[ang],在古代音韻學上,"樣"字就屬陽聲韻。

"陰聲韻",則是指以元音收尾或無韻尾的韻母,即直接以元音收尾的韻母。比如"要"字的韻尾是[ao],以元音收尾,所以"要"字就屬陰聲韻。

由于垣曲人鼻音比較重,把"彟(yāo,音腰)"讀成了"樣(yang)",從唐宋一直沿用至今。(張文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