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寒雪消融,春雷一聲發,驚燕又驚蛇,蟄蟲破土而出,農忙的季節到了。
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對農民來說,春日的時光格外珍貴。春天是溫暖,東風煦然;春天是生長,萬物萌動;春天是播種,豐衣足食。
“甯舍一錠金,不舍一年春”,在依靠種植生活的農民眼裡,春日的時光貴過黃金,把握住春天,就把握了一年的好收成。
從春季開始,到冬季結束,遵循時令,四季勤懇種植勞作,就不會餓到肚子。《荀子·王制》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讓春日熱鬧的耕種氛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科技的發展打破了自然氣候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冬日新鮮的蔬菜瓜果照樣生長,有些地方機械種植正在代替人工。今日的中國,絕大多數人不再以農業為生。
于是,奇怪的現象就出現了。生活在農村的人紛紛離開土地走向城市,生活在城市裡的人開始向往農村生活。他們期望有一座庭院,幾畝閑田。春種秋收,夏日“青茅為地席,綠竹做風簾”,冬日“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無”。
可是,春耕秋收這項工作對遠離土地的現代人來說,能不能做得來還是個未知數。今日本文以南宋畫家樓璹所作《耕織圖》為藍本,詳細展示農民一年的耕作狀況,看看從播種到收獲,究竟需要做多少工作。
谿頭夜雨足,門外春水生,筠藍浸淺碧,嘉榖抽新萌。
西疇将有事,耒耜随晨興,隻雞祭勾芒,再拜祈秋成。
東臯弌犁雨,布榖初催耕,綠野暗春曉,烏犍苦肩赬。
我銜勸農字,杖策東郊行,永懷曆山下,法事關聖情。
雨笠冒宿霧,風簔擁春寒。破塊得甘霔,齧塍浸微瀾。
泥深四蹄重,日暮兩股酸。謂彼牛後人,着鞭無作難。
力田巧機事,利器由心匠,翩翩轉圜樞,衮衮鳴翠浪。
三春欲盡頭,萬頃帄如掌,漸暄牛已喘,長懷丙丞相。
舊谷發新穎,梅黃雨生肥,下田初播殖,卻行手奮揮。
明朝望平疇,綠針刺風漪,審此一寸根,行作合穗期。
殺草聞吳兒,灑灰傳自祖,田田皆沃壤,活活流膏乳。
塍頭烏啄泥,谷口鸠喚雨,敢望稼如雲,工夫蓋如許。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琰齊,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攜。
既沐青滿握,再栉根無泥,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
晨雨麥秋潤,午風槐夏涼,溪南與溪北,嘯歌插新秧。
抛擲不停手,左右無亂行,我将教秧馬,代勞民莫忘。
時雨既已降,良苗日懷新,去草如去惡,務令盡陳根。
泥蟠任犢鼻,膝行生浪紋,眷惟聖天子,傥亦思鳥耘。
解衣日炙背,戴笠汗濡首,敢辭冒炎蒸,但欲去莨莠。
壺漿與箪食,亭午來饷婦,要兒知稼穑,豈曰事攜帥。
農田亦甚劬,三複事耘秄,經年苦艱食,喜見苗薿薿。
老農念一飽,對此出饞水,願天均雨陽,滿野如雲委。
揠苗鄙宋人,抱甕慚蒙莊,何如銜尾鴉,倒流竭池塘。
擺稏舞翠浪,蘧蒢生晝涼,斜陽耿衰柳,笑歌問女郎。
田家刈穫時,腰鎌競倉卒,霜濃手龜坼,日永息罄折。
兒童行拾穗,風色淩短褐,歡呼荷檐歸,望望屋山月。
禾黍已登場,稍覺農事優,黃雲滿高架,白水空西疇。
用此可卒歲,願言免防秋,太平本無象,村舍炊煙浮。
霜時天氣佳,風勁木葉脫,持穗及此時,連枷聲亂發。
黃雞啄遺粒,烏鳥喜聒聒,歸家抖塵埃,夜屋燒榾柮。
臨風細揚簸,糠粃零風前,傾瀉雨聲碎,把玩玉粒圓。
短裙箕帚婦,收拾亦已專,豈圖較鬥升,未敢忘兇年。
推挽人摩肩,展轉石砺齒,殷床作雷音,旋風落雲子。
有如布山川,部婁勢相峙,前時鬥量珠,滿眼俄有此。
娟娟月過牆,簌簌風吹葉,田家當此時,村舂響相荅。
行聞炊玉香,會見流匙滑,更須水轉輪,地碓勞蹴蹋。
茅檐閑杵臼,竹屋細籭簸,照人珠琲光,奮臂風雨過。
計功初不淺,飽食良自賀,西鄰華屋兒,醉飽正高卧。
天寒牛在牢,歲暮粟入庾,田父有馀樂,炙背卧檐庑。
卻愁催賦租,胥吏來旁午,輸官王事了,索飯兒叫怒。
寒耕暑耘農務急,秋收冬藏農事畢。
但願年豐如此圖,老作識字耕田夫。
——山村老民 仇遠
撰文:冠如
圖片:截自古籍圖書館書格資源《耕織圖》。
往期内容更精彩,點擊傳統活兒,即可查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