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通稱100歲的老人為什麼

古代通稱100歲的老人為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0:20:12

古代通稱100歲的老人為什麼?  中國是禮儀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之風俗,老年人的别稱也頗多,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古代通稱100歲的老人為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代通稱100歲的老人為什麼(老人的别稱知多少)1

古代通稱100歲的老人為什麼

  中國是禮儀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之風俗,老年人的别稱也頗多。

【翁、叟、老夫、老拙】老年男子。

【妪、媪、姥、賤妾】老年女子。

【家父 、家嚴、家母、家慈】對自己年長父母的敬稱。

【令尊、令堂】對别人年長父母的尊稱。

【高堂、椿萱】對年長父母的尊稱。

【泰山、泰水】對年長嶽父、母的敬稱。

  老蒼:指頭發蒼白的老人。如杜甫《壯遊詩》中“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花甲:指六十歲的老人。如《唐詩紀事》中:‘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七十歲的老人。如杜甫《曲江》中詩句:“清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耆:指八十、九十歲的老人。《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耋。”

  期頤:指滿一百歲的老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老宿:年老而在學藝上有造詣的人。如文壇老宿。

  老先生:年高學博者之稱。如《史記·賈誼傳》:“每诏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力為之對。”

  老父(讀三聲):對老年人的尊稱。如《漢書·張良傳》:“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老丈:對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稱号。《稱謂錄》卷三十二引《孫公談圃》:“周孟陽春卿,英廟官僚也。聖眷素隆,書簡以老丈稱之。”

  老子:老人自稱。《晉書·庚亮傳》:老子于此處興複不淺。

  老夫:老人自稱。《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緻仕……自稱曰老夫。”

  老身:老人自稱。《北史·穆崇傳》:“老身二十年待中。”

  老拙:老人自謙之稱。

  老朽:老人自謙之稱。如蘇轼《與馮祖仁書》:“辱箋教累幅,文義粲然,禮意謙重,非老朽所敢當。”

  老骥:老年人自喻。曹操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 已”。

黃發:精神矍铄的老人。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伛偻:上年歲腰已彎的老人。如歐陽修《醉翁亭記》中“伛偻提攜,往來而不絕者”。

桑榆:老年人的雅稱。如“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