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的書法作品,現存最多的是刻鑄于青銅器物上的文字,即人們通常習稱的金文。所以稱金文是由于古人稱銅為金,又由于作為樂器的鐘和作為禮器的鼎是青銅器的代表,金文又被稱為鐘鼎文。
又據載周宣王時,史籀作篆文為天篆,金文又有籀文之稱。
和甲骨文入周以後仍然使用,但漸趨式微不同,由商肇其端的青銅銘文,入周以後得到高度發展,其風格獨特,洋洋大觀,難怪後世有書法史研究者将金文視為中國書法史的第一個高峰。
和甲骨文相比,金文的藝術表現力更加增強,呈現出古拙、肅穆的美學特征,具有很高的藝術魅力。
據專家研究。由于時代進步,社會發展,技術提高,金文也經曆了早、中、晚三時期的演變。早期的金文和殷商甲骨頗多相似,點畫峭拔,體勢樸素,布局錯落,活潑靈動;中期金文體勢雍容,篇章整肅,有濃郁的莊嚴肅穆之廟堂風格;晚期金文風格分化,出現了鳥、獸、蟲、人等圖形文字,各諸侯國異文疊出,各擅勝場。
金文作品中以大盂鼎銘文、毛公鼎銘文、散氏銘文、史牆盤銘文等最具特色,或氣勢渾穆,高遠凝重;或古樸散淡、奇詭動人;或規整疏朗、溫雅嚴正。但無論哪種風格,均有莊嚴敦厚之氣,開啟後世書法“金石氣息”之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