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3日訊 2011年,佳木斯市東風區新一屆區委領導班子根據該區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功能定位,結合區域發展現狀和發展條件,按照全市一體化、區域發展差異化、資源利用最優化和整體功能最大化要求,将全區190.8平方公裡劃分為現代工業核心區、現代農業示範區、現代物流聚集區三大功能闆塊。推動全區差異發展、特色發展、聯動發展。構建特色工業為主導、現代農業為基礎、現代物流和生态旅遊業為特色的産業體系。以有利于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發揮統籌城鄉示範效應和引領作用;有利于深入挖掘“門戶”優勢,強化與周邊區縣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合理控制開發強度,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是東風區促進資源利用最優化、功能配置最大化的一次戰略部署,也是增長發展動力與活力,推進區域發展的重大舉措。”東風區委書記周雷說,三大功能區的劃分和實施,開啟了全區發展的新征程。
坐落在東風區境内的國家水稻原種基地。
太平葡萄莊園内的農家樂。
遊人如織的太平葡萄莊園。
龍嘉集團公司生産車間。
全省最大的北方寒地水稻種子研發交易園區。
搶抓機遇
現代農業示範區展特色
東風區現轄2個鄉鎮,耕地總面積12.5萬畝,這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水稻原種基地,這裡擁有全省最大的北方寒地水稻種子研發交易園區,這裡是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的所在地。科研和資源的優勢為東風區提供了特色發展的良好基礎。面對優勢東風人以推進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為重點,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步伐。
一是加快北方寒地水稻種子交易園區建設。東風區從2014年2月提出建設園區到今天顧客登門,僅用了20個月的時間,創造了“東風速度”。元旦過後,東風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領專題調研組先後對黑龍江省農科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沈陽農大種子培育中心、北大荒種業集團、普田種業育種中心進行了實地考察,充分了解東北三省的種子市場需求,種子培育研發現狀,為研發基地項目謀劃、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随即,委托省輕工院進行基地規劃設計。2015年10月27日園區全面開始運營。東風區區長晉偉告訴記者:“為進一步增強區域優勢,活化種子市場,我們加大招商力度建立園區,旨在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提升佳木斯種子市場的影響力和競争力,打造我省中東部地區規模較大的水稻種子集散地,進而輻射全省各稻區。”目前,4家種子企業和1家種子綜合大市場為核心的企業率先進駐了該園區,園區的運營将有效拉動東風區經濟的發展,對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具有重要作用。二是加快建設水稻良種繁育基地。依托北方寒地水稻種子研發交易園區,重點發展建國鎮優質、無公害大米。提高全區繁育水稻種子在省内市場的占有率。逐步建立基地 合作社 銷售的模式,水稻良種繁育面積發展到7.5萬畝,占全部水田面積的75%,逐步達到全覆蓋,并輻射周邊地區。三是加快建設蔬菜基地。重點發展松江鄉綠色、特色果蔬。進一步抓好蔬菜基地建設,引進實力客商推進紅力農業示範園的改造升級,轉變經營模式,打造農業品牌。以松江、模範、紅力等近郊村為重點建設和完善3個蔬菜棚室生産小區,建設棚室60棟,面積達到3.6萬平方米。擴大已注冊的西紅柿“餐寶”和胡蘿蔔“賽參”的綠标品牌效應,增加種植面積。在松江鄉建設1000畝露地蔬菜生産基地,完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打造千畝露地蔬菜園。四是加快建設肉蛋奶基地。重點推進天農浩然生豬屠宰加工項目投産達效,大力推行“企業 專業合作組織 生産基地”的生産模式,大力發展合作組織,形成養、加、銷一體化。大力推進力佳食品的項目建設,在西太平村建設生豬養殖基地,帶動當地農戶發展養豬業。年内新建标準化養殖場2個,新增規模化養殖場2個,全年生豬飼養量達到15.6萬頭、家禽飼養量達到43.5萬隻,全區農業總産值實現3.65億元,增長4.3%。五是加快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今年省、市在東風區建設的水利工程共有三個項目20個标段,東風區負責征地、拆遷。為确保工程順利進行,成立了東風區水利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一事一議、面對面、逐事逐項地研究問題解決辦法。在征拆過程中堅持區協調、鄉征拆、村配合,分工明确。目前,已完成了省市下達的各項征拆任務,施工進展順利。六是搞好美麗鄉村建設。圍繞年初确定的“搞好一個建設(城邊的東興城建設)、突出兩個重點(路邊的建國村、西太平村和江邊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建設村)、實現三個突破(廣場建設、硬化道路、安全飲水)”的工作目标,全力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今年新建村文化廣場7個,硬化籃球場7處,安裝健身器材8套、籃球架7套,廣場照明燈44盞,配備音響設備7套,全區20個村廣場建設達到100%。文化廣場建設極大的推進了農村精神文明的建設,百姓們自發地說,有了文化廣場後,天天都跳快樂舞步。在道路建設上實現突破。今年全區完成農村硬化道路15.1公裡,完成計劃的104.4%,其中村内道路建設13.5公裡,通村公路硬化1.6公裡,硬化邊溝32.8公裡,完成計劃的119.3%,硬化路肩15.88公裡,完成計劃的122.2%,目前通村公路硬化率達到100%,村内主街硬化率達到100%。
奮發有為
現代工業核心區建設譜新篇
東風區是佳木斯市老工業城區,人力資源特色明顯,産業基礎雄厚。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卧虎藏龍、人才濟濟,形成了獨有的資源優勢。目前,佳木斯市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和東風工業園區坐落在此,東風區又成為佳木斯市産業項目的核心區和主要承載地,工業優勢為東風區加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按照市委“切實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和經濟工作的‘總抓手’”的要求,擴投資、上項目,不斷增強經濟實力和發展後勁。一是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積極争取國家、省政策和專項扶持資金,推動惠爾、吉慶豆業、龍嘉鍋爐等老企業擴大增量,提高效益,轉型升級,激發老企業發展活力。适應現代電商時代企業小型化、個性化的趨勢,大力扶持創業型中小企業發展,全面落實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重點加大對初創期、成長期小微企業扶持力度,促其上規模、上層次。2015年新增小微企業50戶以上,新增規模以上企業6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9.2億元。進一步推進集體企業改革,重點抓好企業改制工作,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盤活閑置資産,增加稅收、擴大就業。二是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突出抓好财稅貢獻率高、科技含量高、單體投資強度高的環保型項目。2015年新謀劃儲備産業項目60項,開複工43項,其中新開工35項,完成産業項目投資穩中有升。對去年結轉的項目加大推進力度,重點加大東極新材料、天農浩然、金恒紙業、森源醫療器械、綠沃玉米食品綜合加工、普田種業、北方寒地水稻種子研發和交易中心等8個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确保年底投産達效。對前期工作已完成或基本完成的越發集團建材園區、太陽能電池闆等項目,積極推進開工建設。對已具備條件的大豆蛋白活性肽、海爾虛實物流園、東莞白天鵝紙業年産500噸生活用紙、中鐵物資總公司山西太原軌枕生産制造等項目盡快進入實質運作,确保謀劃項目早落地。
對重大招商項目實行“三保”式服務,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力保項目建設按計劃推進。細化招商任務,确保各級各部門扛指标,堅持主要領導挂帥,親自跟蹤,主動協調,強化招商幹部的培訓管理,不斷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整體水平。嚴格規範招
商引資項目認定和到位資金确定,實行招商引資工作季度督查通報和年度量化考核制度。三是加快東風區工業園建設。擴展産業空間,做大做強園區經濟,實施城市和園區可持續發展。目前,已入駐東風工業園的東北糧食包裝、康師傅飲品、金穗米糠油等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6個。今後,東風工業園将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高标準編制園區建設規劃,擴大園區的發展空間,完善服務功能,提升吸納功能和承載能力,努力将園區打造成為全市最好的投資平台。四是加快園區内棚戶區改造力度。東風區2004年區劃調整後,逐漸成為下崗職工和城鄉貧困居民主要聚集區,與其它城區間發展差距明顯加大,多年來一直沒有大的棚戶區改造計劃。同時,自佳木斯市高新區落戶東風以來,為保障園區建設的全面推進,區委、區政府決定把東興城做為高新區的綜合服務區,大力加強東興城棚改項目建設。區裡承擔了大量的征地拆遷任務,2015年東興城棚改項目進展順利,創造了幾個最:征收面積最大。東興城(江山地段)棚改項目征收總面積179.8萬平方米,涉及五個村屯,七個社區,戶數9855戶;征收任務最重。江山地段居民成分複雜,既有長年定居的“老戶”,也有居無定所的“遊民”,既有家庭式的小作坊,也有初具規模的民營企業,部分居民對新政策一時難以接受;征收效率最高。征收前,區裡抽調各類人員深入棚改現場,摸清了每戶居民的情況并抽調檢察院、法院、紀檢等單位的人員組成監督組,對征收工作人員進行全程監督,确保無違規違紀現象發生。僅6個月時間,就全部完成了征地和房屋類征收、拆扒工作,确保各标段進場開工建設;征收過程最穩定。堅持嚴格按照方案開展征收工作,将每戶征收房屋的情況全程公示,邀請被征收戶群衆代表全程參與征收進程,對有上訪訴求的群衆及時做好政策解答。截至目前,沒有出現一例群體上訪和越級上訪事件。
加快發展現代物流聚集區上台階
東風區轄區内鐵路專用線多,公路交通順暢,水運碼頭便利,流經區内的松花江是連接省城哈爾濱和直達俄羅斯的黃金水道,新建成的佳木斯松花江船舶檢測港口距區政府僅0.5公裡;同三公路從城區穿過,構成連接佳木斯的東出口,是直通三江腹地的重要通道;位于區内的佳木斯東郊機場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空運中心。東風區以其獨特的水、陸、空立體交通格局,為推動物流産業的長足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面對發展的優勢,東風區以拓展物流業内涵為重點,加快現代物流聚集區建設步伐。
圍繞“兩個平台”建設,積極引進第三方物流等新型業态,做大做強現有商貿物流産業,提高三産比重。積極培育現代物流企業。充分發揮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重點扶持壯大浦東國際物流園,逐步形成年生産能力190萬噸的規模,使之成為全市對俄陸海聯運中轉集散的國際物流貨運樞紐站,實現國際物流與區域物流互動發展的現代物流産業。支持轄區物流企業走向全國,建立經營網點,實現網絡化經營。加快與海爾集團洽談,積極引起、建設海爾物流園,提升東風區物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發展物流大市場。扶持好凱尊建材物流大市場、北方寒地水稻種子研發和交易中心的發展壯大,以多元化市場建設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充分借助高鐵貨運編組站在我區的優勢,做好貨運配套及服務業項目,探索發展高鐵經濟。以佳木斯花鳥魚文玩藝術中心為依托,打造區域重點文化産業工程的龍頭網點,逐步建成三江地區首個中高端文玩藝術品交流與經營場所,成為文玩雅好之人的聚集地與藝術文化的傳播地,豐富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優化提升現代商貿流通業。抓住全市打造區域“四大服務中心”的機遇,力争引進有實力的商貿企業建設商業綜合體,改善區域消費環境。重點引進建設投資8000萬元的北大荒購物中心項目,建設大型婚慶酒店和北大荒副食品專供超市。利用好原化六老廠址做商業項目開發,規劃建設一處2.2萬平方米擁有800張床位的星級老年公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