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有個國家叫斯洛伐克,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1993年,“小弟”斯洛伐克與“大哥”捷克和平分手,以後天涯各自。斯洛伐克面積4.9萬平方公裡,東、西長,南、北窄。鄰國有五個,順時針分别是:捷克、波蘭、烏克蘭、匈牙利、奧地利。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發非常有特點,就是他的地理位置。
著名的多瑙河發源于德國,一路向東流去,進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位于多瑙河畔。然後,出了維也納,沿着多瑙河繼續向東,下一座城市,就是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兩國首都的直線距離,不過60公裡。離開布拉迪斯拉發,繼續沿着多瑙河向東南行進,不到10公裡,又出國了。不過不是奧地利,而是斯洛伐克另一個著名鄰國匈牙利。
咱們都知道,國都定在邊界上,向來是兵家大忌,除非是實在沒辦法。明朝雖然“天子守國門”,但至少還有長城與九邊重鎮可以防禦北敵。布拉迪斯拉發西郊是奧地利,南郊是匈牙利,斯洛伐克怎麼會把首都放在邊界線上?其他地方不能定都嗎?這既有曆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
先說曆史原因。布拉迪斯拉發與匈牙利有解不開的曆史糾葛,從十世紀(901-1000年)開始,匈牙利開始統治布拉迪斯拉發周邊地區,當時稱為波佐尼。匈牙利很重視布拉迪斯拉發,因為戰略位置實在太重要了。布拉迪斯拉發位于多瑙河與摩拉瓦彙流處往南不遠處,東北是西喀爾巴阡山脈,西南是雄偉的阿爾卑斯山脈。這種特殊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布拉迪斯拉發進可攻、退可守。而現在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除了多瑙河穿城而過,周邊都是平原地帶,易攻難守。
公元1526年8月,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進攻匈牙利,雙方爆發了摩哈赤戰役(也稱莫哈奇戰役)。奧斯曼出場的是土耳其曆史上偉大的蘇萊曼一世,那時的奧斯曼軍隊無比強大。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率領的軍隊,被奧斯曼軍隊暴打,拉約什二世本人落水身亡。
奧斯曼軍隊乘勝追殺到布拉迪斯拉發城下,結果付出了巨大代價,也沒拿下布拉迪斯拉發。本來已占優勢的奧斯曼被布拉迪斯拉發牽扯大量精力,隻好與匈牙利握手言和。匈牙利也發現了布拉迪斯拉發的地理優勢,10年後的1536年,匈牙利王國遷都至布拉迪斯拉發。從地理上看,當時的匈牙利首都距離奧斯曼土耳其的邊界太近,而布拉迪斯拉發的位置更西一些,相對比較安全。
在此之後,布拉迪斯拉發的發展非常迅速,是匈牙利最大的城市。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所謂的匈牙利,主要是指現在的斯洛伐克,而現在的匈牙利被奧斯曼土耳其占領。很自然,這座城市的匈牙利人較多。到了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布拉迪斯拉發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的城市。城中的匈牙利人對此非常不滿,面對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的“攻勢”,匈牙利人不斷遷出布拉迪斯拉發。
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斯洛伐克人更方便進入布拉迪斯拉發。最終,布拉迪斯拉發成為斯洛伐克最大最重要的城市。在這種情況下,布拉迪斯拉發雖然位于邊境上,斯洛伐克也隻能把首都放在這裡。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是科希策,人口二十多萬,按說也可以承擔首都職能。但是,科希策位于斯洛伐克東部,這不利于斯洛伐克面向歐洲。
斯洛伐克定都布拉迪斯拉發,還有現實的原因。冷戰結束後的1993年,斯洛伐克獨立。此時的歐洲形勢,已不像冷戰時那麼劍拔弩張了。冷戰時,布拉迪斯拉發是華約與北約對抗的最前沿之一,隻不過布拉迪斯拉發不是首都。冷戰後,東歐國家全面“向西看”,西方也沒有必要對布拉迪斯拉發動武。
而且,斯洛伐克三個鄰國:捷克、奧地利、匈牙利都是面積不大的國家,他們也都沒有能力吞掉布拉迪斯拉發。所以,布拉迪斯拉發雖位于三國邊境地帶,還是比較安全的。
文章來源:網絡綜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