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高血壓是血“多”,貧血是血“少”,它們是“我中無你,你中無我”的勢不兩立的關系。其實,這種錯誤理解完全是對二者本身認識上的一種誤區,簡單而言,這二者并無直接聯系,它們甚至可以共存。
貧血和高血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貧血(anemia)是指外周血中的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一般血紅蛋白濃度的降低都伴有紅細胞數量和壓積的減少。診斷标準:成年男性血紅蛋白低于130克/升,成年女性血紅蛋白低于120克/升,孕婦血紅蛋白低于110克/升。
高血壓(hypertension)以動脈血壓升高為特點,可伴有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理損害。診斷标準:成人的收縮壓等于或大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等于或大于90毫米汞柱,二者居其一,即為高血壓。
王女士50歲,缺鐵性貧血很嚴重,同時血壓又很高,低壓110,高壓150!關于王女士的問題,有專家說:“既貧血又高血壓的中老年人,很多都是這麼吃出來的:
好多精白主食或含油脂的主食,好多炒菜油,好鹹的菜,不怎麼吃蔬菜和水果,魚肉蛋奶類都少。
這種吃法的結果就是既貧血又缺鈣,既容易高血壓又容易糖尿病。自己覺得吃得挺清淡的,其實油大鹽多餐後血糖高,更容易生各種慢性病,将來發生中風的危險非常大,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
貧血患者同時并發高血壓,俗稱“白色高血壓”
白色高血壓”一般較易發現,患者不但面色蒼白,眼睑和指甲也常蒼白無光澤。這種疾病通常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輕者多無明顯症狀,有的偶爾會出現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嚴重的會表現出浮腫、毛發幹枯等症狀。
這種高血壓患者出現的貧血可能是由于腎功能的損傷所緻。而一旦腎髒功能受損,可能導緻的不僅是高血壓,還會伴有其他的疾病,因此,會更加的兇險。
腎髒是人體産生促紅細胞生成素的重要器官,腎功能受損會使腎髒産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從而導緻貧血,發生“白色高血壓”。很多尿毒症患者,會有高血壓和貧血共存的情況。
所以,貧血的人不一定不會得高血壓,貧血者對高血壓也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家族有高血壓病史的人。如果經常出現頭暈、耳鳴、失眠、健忘、浮腫、毛發幹枯等症狀,就應及時檢查腎功能,避免尿毒症的發生。
一個人如果既有高血壓,又有貧血征象時,除應仔細檢查血色素和紅細胞計數外,還應查一下血肌酐和尿素氮。若尿中出現大量蛋白,加上血肌酐、尿素氮明顯升高時,提示腎性高血壓。
高血壓 貧血,應當怎麼吃?
建議:“多吃魚蝦、雞肉和豆腐,多吃各種蔬菜(每天超過500克),兩餐之間吃橘子橙子之類水果,做菜要少放油少放鹽,油炸東西别吃,加糖的點心也不要吃。
主食要有一半的全谷雜糧,比如小米、燕麥、玉米、紅豆、綠豆、豌豆等,也有利于控制血壓。建議少吃加堿饅頭和面包之類,其中含鈉較高,不利于血壓控制。如果怕水果涼,可以蒸熟煮熟吃,但盡量少加糖。無論醫生建議吃不吃藥,都需要改善飲食,否則即便吃藥,病情也難以控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