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産品開發過程中經常要用到LCD段碼屏,相信大部分電子工程師都曾經試過用單片機、FPGA或者嵌入式開發闆等驅動LCD屏,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LCD的顯示原理和驅動方式。
顯示原理
LCD屏内部采用了一種液晶材料,液晶分子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間。在自然狀态下,液晶具有光學各向異性,但在電磁場作用下會呈現各向同性,LCD屏就是利用了液晶分子的這種物理結構和光學特性制造而成的。
如上圖所示是LCD屏自然狀态下内部的結構示意圖,屏的頂部和底部是一對互相垂直的偏振片,中間是液晶分子塗層。當液晶分子兩端電壓為0時,液晶分子曾現螺旋狀态,自然光跟随液晶分子的旋光特性旋轉進入到屏另一端的偏振片上,剛好旋轉90°後可以穿過。此時,由于光線可以通過,所以人眼看上去屏是白色的。
給屏的兩端加上電壓時,其内部結構發生了如上圖所示的變化,可以看到中間的液晶分子變成了同向排列的結構。此時,由于沒有了旋轉結構,進入到屏裡面的光也就無法旋轉90°通過另一端的偏振片。所以,人眼會看到屏幕是黑色的。
利用上面介紹的原理,就可以通過控制電壓實現LCD屏部分點亮,部分熄滅的狀态了。那麼如何控制點亮和熄滅呢?請往下看。
驅動方式雖然上面提到給屏的兩端加上一定電壓就可以點亮LCD屏,然而,驅動LCD屏并不是和驅動LED一樣隻需要給一個固定電壓就可以點亮,這是LCD屏本身的特性決定的。如果給LCD屏固定電壓會使得LCD屏很快就壞掉,所以要以交流電壓的方式驅動LCD。
這裡涉及到兩個參數:
偏置(Bias)
驅動LCD屏COM/SEG口的電壓并不是一個恒定的電壓值,而是會分幾個檔位,比如分3個檔位,就是1/3Bias。
占空比(Duty)
這個參數和COM有關,由于LCD是按時分動态方式驅動,因此每個COM選通的時間就是整個掃描周期時間的1/COM。比如有4個COM,就是1/4Duty。
下面是1/3Bias驅動的示意圖:
由上圖可見,如果要選中LCD某一段點亮,就要使它的COM和SEG之間的電壓差為VLCD。但不能使壓差固定為一個方向,如果上一次COM和SEG之間是 VLCD,下一次就要為-VLCD,這就是用交流電壓驅動LCD屏的意思。 如下圖所示是COM口電壓的波形,可以清楚看到COM口被選中和非選中時的電壓狀态。
Bias和Duty參數的具體值根據不同的LCD屏而定,常用的Bias有1/3、1/4、1/5和1/6。
Duty則一般是1/4、1/6和1/8。以上就是關于段式LCD屏的顯示原理和驅動方式介紹,大家都了解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