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東芝r500參數

東芝r500參數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23:16:44

在618期間因為工作需要,自己抄底組了一套主機,預算的原因,存儲采用的是金士頓A1000的480GM.2硬盤,搭配原來的500G西數機械硬盤以及6T蝸牛星際的組合基本能夠滿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了。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實際使用,發現在PR視頻處理過程中,如果涉及加速處理或者是大文件渲染,挂載的機械硬盤明顯無法達到讀取速度要求,正好主闆接口上還有第二個M.2接口,好不容易湊合着用到了雙十一,決定再入手一個M.2作為視頻的預處理硬盤使用。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1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在第一次選擇硬盤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太多,和普通小白一樣,直接沒考慮太多,盲選了金士頓,但是現在一看,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價位比它更低,讀寫速度卻能秒殺它的固态硬盤,着實讓我郁悶了不少,但是有意思的是它的價格依然堅挺,居然毫不示弱,是梁靜茹給的勇氣嗎?吃一塹長一智,這次也是仔細對比了一下,最終選了東芝的RC500 NVMe固态硬盤,得天獨厚地采用了東芝原廠顆粒不說,讀寫速度也都高了不少,價格反而還更便宜。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2

其實選擇固态硬盤,主要看的就是顆粒和主控,東芝的RC500采用的是現在主流的TLC顆粒,經過3D NAND技術的革新,TLC顆粒的壽命大幅度延長,可擦寫壽命達1500 。以512G容量為例,最終讀寫容量可以達到768TB,以我們日常每天使用50G來算也能用上42年,何況我們家用每天10G都很難達到,隻要主控不壞,壽命其實完全不用考慮的。畢竟3D NAND下的TLC顆粒相比于價格高昂的MLC顆粒有着更好的性價比,而相較于壽命過于短暫的QLC又有着壓倒性的優勢,毫無懸念地成為了家用機最好的選擇。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3

作為世界頂級的芯片廠家,這個東芝RC500 NVME固态硬盤自然也使用的是自家的原廠芯片,而反觀組裝廠家常常不會告訴你使用的是原廠芯片還是白片甚至是黑片,相比之下中招的幾率還是很高的,但是東芝自産自銷的方式這方面倒是有着得先天的優勢,畢竟硬盤有價,數據無價,在同樣價位段,追本溯源的原廠芯片當然是最佳選擇。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4

東芝RC500拿到手以後,就會發現顆粒上的鐳射标識清晰可見,在顆粒質量方面毋庸置疑。回頭看看A1000上的全覆蓋貼紙,心就沉了一下,之前盲選沒研究,據說揭開貼紙也隻能看到金士頓自己的鐳射LOGO,但是揭開貼紙就不保修了,我也就沒繼續下手,畢竟以後還指着保修呢。網上查詢了一下應該也是東芝的芯片,但是沒有原片的鐳射,隻有金士頓自己的LOGO,至于到底是使用的什麼品級芯片就不得而知了。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5

兩個固态硬盤都采用的是單面顆粒,相較之下能适應更多的場景,安裝在有M.2接口的筆記本上也完全沒有壓力。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6

是騾子是馬還是要拉出來溜溜,測試平台為

CPU:AMD 2700

主闆:微星迫擊炮钛金版

内存:十栓/海盜船24G内存

顯卡:華碩R9 290 4G

正好要重做系統,為了公平起見,以西數的WSD500G作為系統盤進行拷入/拷出,而測試的兩者都會作為從盤進行測試。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7

CrystalDiskMark作為現在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硬盤測試軟件肯定首當其沖要拿來測試一下兩者的連續讀寫能力,這裡可以看到雖然金士頓的價位更高,但是性能被東芝輕松秒殺,連續讀取速度還算靠譜,而金士頓A1000的寫入能力僅有1038MB/s,雖然高于宣傳的讀取1500MB/s,寫入900MB/s,但是面對現在主流動辄雙1500以上的讀寫速度實在是上不得台面了。相比之下東芝RC500在宣傳1700MB/s 1600MB/s的同時達到了1756MB/s 1687MB/s還是非常良心的。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8

在AS SSD Benchmark全面性能測試中,兩者的分數更是相差近一倍之多,每一項數據都有不小的差距,這個結果讓我不得不感覺自己着實交了不少的智商稅。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9

實際的文件拷貝中也完全驗證了這一點,在進行一個3.98G的視頻寫入過程中,東芝RC500保持了1.6GB/s的超高速度,不到2秒就已經拷貝完畢,第一次截圖的時候甚至因為手速慢圖都沒截到,而反觀金士頓A1000,維持在641MB/s,居然有點SATA接口速率的意思了,拷貝時間也延長了3倍多,相比之下這個寫入速度實際已經影響到我們的使用了。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10

而在小文件拷入的實驗中,707M的88個圖片文件東芝RC500仍然在瞬間跑到了1.45GB/s,電腦的剩餘時間還沒有進行計算就已經完成了,而金士頓A1000不緊不慢地用616MB/s在"穩定"地寫入,着實讓人着急。同時因為東芝RC500還提供了512M的緩存,雖然在固态硬盤上緩存的作用沒有機械硬盤大,但是在小文件的頻繁讀寫和減小有緩存的硬盤優勢也不可小觑。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11

在PR的加載測試中,金士頓A1000依賴唯一值得稱贊的讀取速度,與東芝RC500勉強站在了統一等級,3.94G的1080P電影進行完全加載,RC500的加載時間為29秒,而金士頓約為33秒,差距在10%左右。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12

經過了18年和19年的兩度跳水,其實M.2的硬盤價格已經觸底,完全趨于平穩,曾經的天價裝機配置已經完全地普及化,成為我們裝機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更重要的是M.2接口擺脫了SATA3的6Gb/s的傳輸速率限制,通過PCI-E的通道,在市面上的高端固态硬盤甚至讀取都能夠達到3000MB/s以上, 而平價NVME固态硬盤1500MB/s以上也已經是家常便飯,面對現在越來越大的速度需求,在未來也肯定會完全取代SATA3接口,成為最主要的接口。

東芝r500參數(無需充值信仰家用可盲選)13

在我們選擇固态硬盤的時候也需要擦亮眼睛,不僅僅需要"大牌"二字的加持,更加需要提前做好功課,對于産品參數多了解一些,被當做小白忽悠的感覺真心不好,相較之下東芝的這個RC500還是挺滿意的,連續讀寫是同等級産品的翹楚,價格卻相對更低加低廉,性價比優勢明顯。而且聽說東芝現在已經改名為铠俠,這個名字還是挺有意思的,增加了不少剛猛之氣,但是幾十年來深入人心的東芝二字不知道更名以後會不會更響亮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