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解工作室裡,老韓和支部同志第一時間認真學習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
“我的根紮在三河,我的心給老百姓,給我熱愛的土地” 那時,這片土地還叫成都市新都縣竹友鄉,在竹友鄉仁和村,有個赤腳醫生韓博懷,治個頭疼腦熱不在話下。村裡缺人,老韓就受村支部委托,搞起了調解工作。1998年,老韓剛走上調解崗位就遇到了難事——村裡的劉太婆跑到村支部哭訴兒媳不孝,揚言要跳河輕生,衆人苦勸無效。
老韓曾給劉太婆治過病,知道她護子心切,對媳婦常常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打聽一番,老韓把雙方叫到調解室:“太婆,你兒媳是忙裡又忙外,掙錢又煮飯,你的寶貝兒子卻是天天晚睡又晚起,喝茶又打牌,像個什麼樣子?”劉太婆的兒子臉紅成了個番茄,不好意思地說,這就去找工作,和媳婦把日子過好。
糾紛解決了,劉太婆從此不去跳河去跳舞。老韓這個“韓調解”的名号也在村裡叫開了。村民們對這名“兼職調解員”心生佩服,東家長西家短,總要找“韓調解”評個理兒。老韓為人正直又處事公平,經他調解的事情,沒有不心服口服的,老韓也當選為村第一書記。
進入新世紀,新農村建設春風吹遍了蓉城大地。行政區劃調整後,這片土地成了今天的斑竹園街道三河村。兒子讓老韓搬去城裡住,但老韓不去,他在新買的日記本上寫道:“我住慣了三河村,我的根紮在三河村,我的心給老百姓,給我熱愛的土地。”
“調解是春風化雨,一滴水也可以不負使命” 其實,“韓調解”也曾有過“本領恐慌”。 2014年,在一起調解中,雙方圍繞合同條款公平性唇槍舌劍,老韓雖然有威望,但畢竟不熟悉法律法規,隻能“和稀泥”。雙方頭一次沒信服他的調解,還挖苦他說:“一個郎中,也懂法律?”這次,輪到老韓自己的臉紅成了個番茄。
那天,老韓頭一次感受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真如春風化雨降臨他身邊。不系統學好法律法規,怎麼跟得上新時代的腳步?每到夜深人靜,老韓就奮發苦讀,學習的内容也從“阿莫西林、利福平、右美沙芬”,變成了《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
第二年,鎮上發生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就死亡賠償争執不下,各自聚集數十人,矛盾一觸即發。眼看雙方劍拔弩張,鎮領導想起了三河村的“韓調解”,便說讓老韓來試試。有人提出異議:“‘韓調解’隻懂調解,不懂法律,這事怕搞不定。”鎮領導說:“那不見得,‘韓調解’上次還從我這借法律書呢,士别三日當刮目相待嘛!”
“你看嘛,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的标準……都是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定的。”老韓翻着法律條文,給雙方算明細賬,“當然,生命是無價的,死者親屬也很困難,你肇事方是不是再多出一點?”最終,肇事方自覺地額外補償了賠償金,受害家庭則為老韓送去了錦旗。
從此,老韓的名氣一炮打響,他也從“韓調解”升級為“韓司法”,一年調解上百件案子是常事。一個手掌,攤開是多個指頭,握緊就是一個拳頭,個人能力再強,也需要大夥幫襯。于是,老韓總結了“12342”調解法,憑着這套可推廣的工作法,老黨員韓博懷帶出了一大批老黨員、新鄉賢、志願者調解隊伍,共同投入到三河村蓬勃發展的洪流中。
“調解是春風化雨,一滴水也可以不負使命。”老韓在用了多年的日記本上寫道,“我甘願做一滴水,滋潤我熱愛的土地。” 2021年底,當老韓得知他的調解工作室榮獲省司法廳命名的省級“金牌調解工作室”稱号時,驚訝多于興奮:“新都有這麼多調解能人,是不是搞錯了?”“沒搞錯!你,‘韓司法’,現在連省上都曉得了!”政法委員笑呵呵地說,“你們老黨員‘金秋力量’又要化解矛盾,又要普法,還要給村集體經濟發展出把子力氣,這些年三河的‘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省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範村’和‘省先進黨組織’榮譽,可少不了你們的功勞喲!”
為民深情此去經年,回首來時路已萬千。老韓這才發現,他曾離不開三河村,而如今,村子也已離不開他了。 在廣大幹部群衆的努力下,三河村村級治理越來越完善,鄰裡關系越來越和諧,大夥兒生活越過越好。當老韓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時,他感慨地在舊日記本上寫下新時代奮鬥者充滿朝氣的話語:“‘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我這一滴水,要融入到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浪潮中去;我們三河村也是一滴水,要折射出法治中國宏偉藍圖的陽光。”
(作者單位:成都市新都區司法局) 四川法治報 劉百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