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論語?【原文】14•8 子曰:“為命(1),裨谌(2)草創之,世叔讨論之(3),行人子羽(4)修飾之,東裡(5)子産潤色之”,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第11課論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原文】
14•8 子曰:“為命(1),裨谌(2)草創之,世叔讨論之(3),行人子羽(4)修飾之,東裡(5)子産潤色之。”
【注釋】
(1)命:國家的政令。按照《左傳》記載,這裡應該指外交辭令。《左傳》記載的具體情況和過程和孔子說的有出入,無須深究,大體意思就是發揮個人所長,凝聚衆人智慧,所以最終“鮮有敗事”。
(2)裨谌:音bì chén,人名,鄭國的大夫。
(3)世叔:即子太叔,鄭國的大夫。子産死後,繼子産為鄭國宰相。 讨論:一個人研究後提出意見。不同于現代漢語中表示的多人研究探讨。
(4)行人:官名,相當于外交部長,負責外交事務。 子羽:鄭國大夫公孫揮的字。
(5)東裡:地名,鄭國大夫子産居住的地方。
【譯文】
孔子說:“鄭國外交辭令的發布,都是由裨谌起草初稿,世叔研究提出意見,外交官子羽加以完善修飾,子産最後潤色文字。”
【原文】
14•9 或問子産。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1)!彼哉!”問管仲。曰:“人也(2)。奪伯氏骈邑(3)三百,飯疏食(4),沒齒(5)無怨言。”
【注釋】
(1)彼哉:那個人呀。“彼哉彼哉”是那時候習慣口語,有輕蔑輕視的意思,所以翻譯成“那家夥呀那家夥!”
(2) 人:人才。還有兩種解釋:一、人通“仁”;二、有人進一步推測,這裡脫“仁”字。上面說“惠人”,這裡該說“仁人”。
(3)伯氏:齊國的大夫。 骈邑:地名,伯氏的采邑。
(4)飯疏食:吃粗糧(見7•16注解)。
(5)沒齒:一輩子,終生。也指老年。沒齒難忘就是一輩子都忘不了。沒,音 mò。注意不要讀錯。
【譯文】
有人問子産是個怎樣的人。孔子說:“是個施惠于民的人。”又問子西。孔子說:“那家夥呀那家夥!”又問管仲。孔子說:“人才啊,他剝奪了伯氏骈邑的三百戶采地,伯氏隻能吃粗糧,但至死也沒有一句怨言。”(說明管仲執法公正,受處罰的人毫無怨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