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複雜型關節炎,痛風是和人們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的疾病之一,且随着發病率逐年升高,患病群體也日趨年輕化。在我國,男性痛風的發生率是女性的6倍,另外,随着年紀的增長,患痛風的風險也随之增加,因此中老年的男性和停經後失去女性荷爾蒙保護的婦女,是最常見的痛風受害者。
痛風是與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洩減少相關的代謝性疾病,以反複發作的急性關節炎、慢性關節腫脹和痛風石為主要表現,可導緻尿酸性腎病、尿酸性腎石病,常常與肥胖、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伴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西安市第三醫院内分泌科折鵬雲醫生表示,痛風治療的重點是鎮痛、降尿酸,尤其降尿酸治療是痛風防治的核心。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患者包括部分臨床醫師,往往隻是關注痛風的飲食和藥物治療,忽視了運動對痛風的防治作用。盡管目前還沒有相關的研究證實運動本身能降低尿酸水平,但是運動療法可以減少内髒脂肪,減輕胰島素抵抗,增強體質和機體抵抗力,緩解關節疼痛,防止關節攣縮和肌肉萎縮。
但運動是把雙刃劍,适當的運動有益于降低血尿酸,劇烈或者過度的運動則會導緻尿酸增高。這是因為劇烈運動的時候,機體耗能增加,大量的ATP消耗,其分解産物使得尿酸生成增多;而且劇烈運動時大量出汗,尿液減少,使得尿酸排洩減少,乳酸堆積亦可影響尿酸的排洩。研究表明,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降低痛風發病率,适宜的運動可以改善痛風患者的心肺耐力、身體成分和運動功能障礙,可以發揮降低血糖、血脂、血壓,有助于減輕體重,減少尿酸在體内的堆積,從而間接降低尿酸濃度。
對于痛風患者而言,運動的關鍵在于是否适宜、是否科學。運動不足,達不到預期目的,運動過量則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加重病情。那麼痛風的運動治療,應遵循哪些原則呢?
1、要遵循個體化原則。運動時需結合自身年齡、身體素質、基礎疾病、興趣愛好、運動條件、運動環境以及經濟條件等因素,選擇易于實現、安全性較好的運動形式。比如年齡較大或者合并心肺疾病者,宜選擇低強度的有氧運動。
2、适宜負荷原則。選擇并完成适宜的運動和運動量以達到理想治療的效果。具體的表現為适合的方式、運動的強度、時間以及運動的頻度。推薦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持續時間長的有氧運動方式,運動時心率在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0%-80%,推薦運動時間為下午,運動時間控制在20-60分鐘,運動頻度可每周5次或運動2-3天休息1天。
3、循序漸進原則。運動負荷要從小到大,動作從簡單到複雜,休息次數由多到少,休息時間由長到短。在每次運動前,選擇合适裝備,并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
4、适時調整原則。如痛風急性發作,則應中止運動,積極治療,待緩解後重新開始運動。此外還應根據天氣狀況、身體狀況變化進行及時調整,如陰雨、大雪以及污染天氣則不适合運動,因為低溫也是痛風發作的重要誘因。
痛風患者運動應避開常見誤區:
1、工作和勞動可以替代運動。體力勞動不能代替運動,因為體力勞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某個或某一些肌群的局部運動,達不到全面鍛煉和協調運動的目的,而且長時間單一動作,可能導緻肌肉勞損。從心理層面上講,工作是被動的,運動的主動的,而主動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2、痛風發作期運動可鎮痛。痛風急性期運動非但不能止痛,反而會加重病情,急性期應患肢制動,充分休息,疼痛緩解3天後方可恢複運動。
3、運動後盡快沖涼降溫。運動後降溫過快一方面降低呼吸系統局部抗微生物能力,引發感冒及呼吸系統感染,另一方面很容易導緻血液中的尿酸鹽在關節中沉積,引起痛風發作。
4、運動後短時間大量補水或進餐。運動後身體處于興奮狀态,血管擴張,立刻飲食對身體傷害大。補水過快、過多,加重胃腸負擔,影響消化功能,加重心髒負擔,運動後更切記不可食用冰冷食物,冰冷的食物會影響體溫的散發,引起感冒、腹痛、腹瀉等。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江黎
編輯:少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