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骨是骨骼分解部分的最後一節。内容也會有點長,因為比較複雜。下節開始講骨連接,越往後的内容與繪畫的關系越緊密。
足骨由跗骨、跖骨和趾骨組成。除了外側4根趾骨外,足骨的其它部分都以厚實有力為特點。趾骨比跖骨短,跖骨又比跗骨短。足骨的這種長短組合與手骨恰恰相反。
足骨呈現出兩個彼此垂直的拱形結構:在前後方向上的足縱弓和左右方向上的足底橫弓。這兩個弓不僅可以均勻分配身體重量,而且還可增加足的彈力,實現緩沖。腳的各肌肉組織、肌健、韌帶和筋膜都起到了保持足縱弓和橫弓形狀的作用。
跗骨組成足的後半部的短骨,共有7塊,即跟骨、距骨、足舟骨、骰骨和3塊楔骨。它們約占足的後1/3。
距骨是足骨中最高的一塊骨,向上與胫骨和腓骨相關節,構成踝關節。足關節中,隻有踝關節可做屈伸動作。距骨向下與跟骨構成距下關節,向前與足舟骨相關節。由于距下關節的存在,腳才可以做内翻和外轉的動作。
盡力踮起腳尖時,距骨滑車的外緣就會顯露于腓骨外踝前方的皮膚表面。
當腳做内翻動作(腳掌向内側)時,距骨頭的外側部分就會顯露于趾長伸肌的肌腱之下;
當腳做外轉動作(腳掌朝向外側)時,距骨頭的内側部分就會顯露于胫骨内踝和足舟骨結節之間。
當距骨的上述部分顯露于體表時,都呈現為微弱的隆起。
跟骨是最大的足骨。大部分外側面以及部分後表面,都顯露于體表。阿基裡斯腱掩蓋了跟骨後表面的上半部分。
足舟骨位于距骨和内側楔骨之間。足舟骨結節通常會顯露于足内側,當腳做内翻動作時,該部位會更明顯的顯露出來。
骰骨和3塊楔骨通過韌帶緊密的聯結在一起。它們的上表面對足背有很大影響。
跖骨共有5塊,位于跗骨和趾骨之間。蜷起腳趾時,跖骨頭會顯露于體表,呈圓形凸起。第一跖骨的内側面和第五跖骨的上表面,都位于皮下可見區域。
踇趾的跖骨,是跖骨中最短和最粗的一根。其骨體的内側顯露于體表時,呈現為足内側的一段凹弧。踇趾跖骨的跖趾關節顯露于體表,呈現為膨大的圓形隆起。
第一跖骨的骨底與内側楔骨構成的關節是足骨的縱向中點。因兩骨交接呈一定角度,所以該關節的形狀會顯露于足背之上。但在足背上隆起程度最高的,要數第二跖骨的骨底。第五跖骨粗隆是足外側的一個重要的骨性标志點。
踇趾隻有兩根趾骨,其它4趾都由3節趾骨組成。5節近節趾骨和外側4根中節趾骨的趾骨頭都呈四方形。腳趾蜷起時,這些趾骨頭的形狀就會顯露出來。
當人體處于正常站姿時,中間3趾的趾骨先向上拱起,然後朝向下方,直至帶墊的趾頭末端落于地上。所以這3根趾骨的趾間關節都略呈彎曲狀(參見側視圖)。小趾的趾骨弓呈單一弧線,通常也是拱起最高的一個。踇趾的兩節趾骨呈一直線,或從近至遠,略向上傾斜。
5根腳趾中,最長的通常是踇趾或第二趾,有時兩者長度相等。經典造型中,第二趾較長些。5塊跖骨頭之間,是足骨的最寬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