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山鄉立足區位優勢,以打造“種植 加工生産 銷售”的農工貿一體化示範鄉為目标,不斷調優産業結構,培育富民産業,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堅持把飼草、蕨麻、火焰蔘等經濟作物種植作産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探索發展集中連片、規模高效的新興産業經營模式,集約化生産效應凸顯,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全鄉多元富民産業發展格局日趨完善。
“僅昨天一天回收的蕨麻就達8000餘斤,人工采挖費用支出就到達了5.6萬元,今年的畝産量比往年好啊”蕨麻種植大戶笑呵呵的說。春分過後天氣回暖,莊稼地裡的凍土層逐漸消融,北山鄉田間地頭人頭攢動,蕨麻“采挖季”正式拉開了帷幕。
北山鄉目前共種植蕨麻2400餘畝,其中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集約農戶土地種植2000餘畝,一般農戶個人種植400餘畝。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參與蕨麻采挖工作的村民達2000餘人,其中除了北山鄉當地村民外,還有其他周邊鄉鎮及縣移民小區的部分村民。“聽說北山的蕨麻開始挖了,一斤工錢7元,在家閑着也是閑着,就出來挖點蕨麻,掙上點補貼家用”, 一位縣移民小區50多歲的大叔邊吃着午飯邊說。北山鄉土壤質量好,早晚溫差也大,與其他地方的蕨麻相比,蕨麻的品相好,味道綿軟甜糯,市場需求量大,蕨麻采挖工作不僅給本地村民拓寬了增收渠道,也為其他鄉鎮村民就近務工搭建了平台。
據了解,2021年蕨麻畝産可達600餘斤,除去種子、追肥、除草、租賃土地、采挖等費用,畝均可收入4000餘元。而對于将土地租賃給蕨麻種植戶和合作社的農戶,不僅可收入每畝300元的租賃費,還可種進行采挖獲得“二次勞務收入”,按照每人每天平均采挖18斤,采挖期20天計算,人均可實現短期務工收入3000餘元,待采挖季結束後可外出務工,可謂“一舉三得”。預計,2021年北山鄉全鄉“蕨麻經濟”總收入可達900餘萬元,拓寬了農民增收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