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飲食文化與方言一樣源遠流長,而又異彩紛呈。有些地方美食甚至隻有用方言來講述,才更具有“家鄉的味道”。
1
客家 粄味飄香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粄,讀作bǎn,從米,從反,也寫作“䉽”或“䬳”,三字互為異體字,可通用。因“反”為“飯”省(“飯”指“食物”),“米”指“大米制品”。“米”與“反”聯合起來表示“大米制作的食品”。
“粄”是客家語和海南話(海南閩語)的特色詞彙,在客家語裡是各類糯米、粘米糕點的統稱。
“粄”做成的傳統特色小吃,在我國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台灣等省份的客家人居住地較常見。
客家人愛吃粄,愛做粄。一年四季,逢年過節,每一個具有儀式感的日子,客家人的餐桌上都不會缺少粄做的美食。
紅桃粄(Fung Tau/To Ban),糯米粉加上粄紅,揉成面團之後包上之前磨好的餡料,“倒模”之後蒸熟,就成為了人們喜愛的美食。
桃粄寓意吉祥,過年、嫁娶、搬遷等一般都會見到它靓麗的身影。過年過節時,還是不可缺少的拜神祭祀的供品。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除紅桃粄外,客家人還研制出了各種“粄”。
慶賀家中有新添男丁做的“新丁粄”(Sin Den Ban);
清明節必吃的“艾粄”(Ngoi/Nge Ban);
農曆入伏時吃“仙人粄”(sin jan Ban);
艱苦時期用以招待貴客的“糖糕粄”(tong gou Ban);
嫁娶時男女雙方家裡都要蒸“人緣粄”(jan Ban)以饋贈親友;
中秋節希望遠方的遊子歸來團聚的“憶子粄”(zi Ban);
每逢傳統節日,打醮或廟會等活動時,客家人都要做的“七層粄”(cat Ban);
作為新年禮物,客家人饋贈親友的“發粄”(Bot Ban)也叫“碗粄”等等。
碗粄.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粄的吃法多種多樣,除作為小吃,蒸熟後直接食用外,還可以釀、煎、煮等等。
盛夏時節,用黃粄煮糖,清涼解暑,或者切片香煎,滋味也美不勝收。
粄,據說是客家先民在不斷地南遷過程中,借鑒北方面食的制作方法,結合南方的物産特色和飲食習慣,融合創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它們與客家人一起,曆經歲月滄桑,成為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粄在其他地方還有另外的叫法,你知道是什麼嗎?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2
蛋燕 美麗的誤解
很多人聽說過血燕、白燕、毛燕,但未必聽說過蛋燕。不過,蛋燕與前面三種可不是同一種東西。
蛋燕,是福建福州地區(以閩侯、永泰、長樂、古田質量最好)的一道特有的傳統小吃,屬于閩菜系。它口感滑溜,彈性十足,入口難忘,以嵩口鎮的最為出名。
關于它的名字的由來,還與大名鼎鼎的“鐵印直行”的故事有關。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相傳明朝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曾來到福州嵩口,不巧嵩口衙門裡沒有一個人,皇帝命随從在衙門口擊鼓,看看人都到哪去了。
結果看到一群人扛着鋤頭、褲腿挽着,褲腿上全是泥巴。
皇帝就問,你們是什麼人,這裡衙門的人都上哪兒去了?帶頭的一個回答說,我就是這裡的官。皇帝覺得奇怪,怎麼官不像官、兵不像兵,看上去跟農民似的。
一問才知道,這裡很窮,周姓官員就帶頭下田耕作,手下的都跟去勞作,看上去跟農民似的,全身都是泥土。
時間近中午了,皇帝肚子餓了,周姓官員窮到都要自己帶着屬下下地幹活,更沒有美味佳肴進獻給皇帝了,隻好将廚房裡僅剩的幾根番薯,蒸了給皇帝吃。
皇帝邊皺眉頭邊啃番薯的時候,緊挨衙門的鄰居煮了一碗祖傳蛋面送來,皇帝當即丢下番薯,大快朵頤地吃起面來,品嘗之後龍顔大悅,啧啧贊歎。
一番詢問之後,知道了這面名字叫做蛋面,或許是口音南北差異,皇帝将“面”聽成了“燕”,連連稱贊:“蛋燕,香也!”皇帝金口一開,從此蛋燕之名揚天下。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而嵩口司這位周性官員深得民心,也令正德皇帝龍心大悅。回京後立即賜給他一枚鐵印并下一道禦旨,嵩口司憑此鐵印,任何公文都可直達皇帝,無須州、府傳遞。
從此以後,“嵩口司鐵印直行”的故事便一直在民間流傳。
蛋燕做法簡單,就是把地瓜粉和雞蛋按比例攪拌成粘稠的糊狀,然後放置平底鍋中,攤成薄皮狀,固定成型後撈起放涼。
蛋燕做法“百搭”,可做成炒蛋燕、煮蛋燕、拌蛋燕、清湯蛋燕等等。
泱泱華夏,地大物博,蘊孕了各具特色的語言文化和飲食風俗,而用方言表達的地方美食,雖偶爾會令異鄉人迷惑不解,但這卻也是地域文化的迷人之所在,更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财富。
你的家鄉有哪些方言與美食的有趣故事呢?歡迎一起來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