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銅劍如何制作

青銅劍如何制作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3:55:20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康翔宇 攝影 吳國強

劍,興起于烽煙四起的春秋戰國,雖說已過去2000多年,但當時的鑄劍工藝依然令人歎為觀止,譬如著名的越王勾踐劍,作為青銅劍的代表,曆經歲月,周身竟無腐朽,仍能“削鐵如泥”。那麼,這些傳奇的“大寶劍”都是如何鑄造的呢?10月2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從在駐馬店召開的中原古代鑄劍技術及劍文化産業發展論壇上,讓專家教你如何做一把青銅“大寶劍”。

青銅劍如何制作(想要一把青銅大寶劍)1

既然是鑄劍,那麼首先要了解,青銅劍的基本形制。

而作為春秋戰國時期記載手工業生産技術的專著——《考工記》,自然是最好的參考。河南省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鄭州大學曆史學院教授王星光在報告中介紹說,《考工記》中的“攻金之工”,詳細記載了春秋戰國各種青銅器的鑄造工藝,其中的《桃氏》篇,則詳細記載了劍的形制。

“根據文獻記載,當時的青銅劍主要由劍首(劍柄尾部的圓盤)、劍柄、劍後(劍柄中部的凸箍)、劍格(劍柄與劍身之間的部分)、劍身構成。”王星光介紹說,《桃氏》中記載,劍格寬度約為6厘米,各部分尺寸均以劍格為基準,“劍柄周長與劍格寬度一緻,長度是它的兩倍;劍首直徑為劍格寬度的三分之二;劍身最寬處與劍格相連,寬度一緻;劍身長度根據劍的等級不同略有區别,等級高的劍身就長,從40厘米到70厘米不等。”

青銅劍如何制作(想要一把青銅大寶劍)2

知道了形制,接着就是鑄造了,那麼青銅劍的鑄造工藝如何呢?

首先是材料配比。王星光介紹說,《考工記》中有世界最早的合金比例配方——“金有六齊說”,即不同青銅合金的六種配比。“其中,‘三分其金而錫具一,為大刃之齊’,就是說青銅劍的銅錫比為3:1。銅影響合金的韌性,錫影響合金的硬度。古人認為,這樣的配比可以兩者兼顧。”王星光說。

“但結合大部分出土銅劍的合金分析數據來看,銅錫配比大多沒有嚴格遵守3:1,但總體上是在此範圍内或大或小波動。考慮到2000多年前的測量水平,和衆多可以影響合金配比的因素,能夠總結出這樣的理論已屬不易。”

青銅劍如何制作(想要一把青銅大寶劍)3

再者,就是鑄造的火候了。根據《考工記》中的“察焰之法”記載,銅錫合金在熔煉過程中,所出現的不同顔色的煙氣能夠表現材料的純度,以說明鑄造的時機。“最先揮發的雜質,産生黑濁之氣;随後錫熔化,産生黃白之氣;最後熔點最高的銅熔化,産生青氣,這時候就說明材料已經全部熔化且比較純淨了,可以開始澆鑄了。”王星光說,随後再經過鑄後加工,一把青銅“大寶劍”就完成了。

據了解,本次論壇共有來自全國各文博、考古、教育等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從各自的研究結果出發,圍繞中原地區出土古代劍器、鑄劍技術及劍文化産業發展問題等問題展開研讨;展示最新劍文化相關的考古及科技史研究成果;探索劍文化的形成、劍術發展及傳承。

青銅劍如何制作(想要一把青銅大寶劍)4

“作為古代冷兵器的代表,劍在考古發掘中時常都會有發現。劍文化作為我國文化的組成部分,源遠流長,曆久不衰,象征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中原是“劍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承區,駐馬店市西平 “棠溪劍”是中國傳統冶鐵鑄劍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與周邊地區的劍文化相互影響交流,共同形成了中原地區燦爛的劍文化。本次論壇的召開,有力促進對中原地區出土劍器、鑄劍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增強研究古代劍器的學者、劍術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與現代劍文化産業的互相交流學習,對發揚傳統劍文化,助力産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河南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劉海旺如是說。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邱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