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碧玉。秀潤四時岚崗翠,寶落世間何巍巍。這首詩是對靈璧石的真實寫照,靈璧石在曆史上有過好幾個巅峰期,幾度登上奇石神壇,令天下愛石人欣慕不已。靈璧石市場在2014年左右進入頂峰期,這段時間常有企業家,成功人士,大富豪攜億元資金進軍靈璧石市場掃貨,靈璧石一度登上神壇,期間高價天價成交的靈璧石比比皆是。2020年10月18日晚上一方明代靈璧石《鎖雲》在北京以1170萬天價成交,但卻并未引領靈璧石市場再次生機盎然。
靈璧石《鎖雲》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随着經濟文化的複蘇,靈璧奇石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身為四大名石之首,靈璧石的價格也遠超昆石,英石,太湖石。随着奇石市場溫度逐步升高,靈璧石的價格也日益水漲船高。很多收藏者,奇石愛好者,大企業家,有實力的成功人士紛紛購買精品靈璧石進行收藏。十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靈璧石成交的故事不斷上演。這也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據相關統計,截止2016年,靈璧縣這個小縣城大型石館就多達2000多家,在此之前連續多年靈璧縣光靈璧石的年産值超10億元以上,可見其輝煌程度。
靈璧彩石《天鵝》
1988年張先生在靈璧縣見到一個挖石現場,這方靈璧石被挖出來剛剛清洗幹淨,張先生就急不可待地詢起了價。這塊靈璧石高1.8米左右,重達400公斤,整體孔洞相連,天然造型靈奇多姿。經過雙方讨價還價,最終張先生以5500元戰勝其他打算購買的愛石者,将此石收為己有,并為其起名《玲珑璧》。
玲珑壁
2004年張先生攜帶《玲珑璧》參加第一屆靈璧石文化節,沒想到這方石頭迎來了衆多愛好者的贊譽,同時也不斷有人出高價打算購買。但張先生當時并不想出手,隻想收藏欣賞,于是對外放出此石價值3000萬的風聲,這個天價打消了不少人的購買念頭,張先生得以清淨了好幾年。但還是有幾個非常喜歡靈璧石的老闆不斷詢價,希望他能出讓這塊靈璧奇石。2016年經不住胡老闆軟磨硬蹭,張先生以500萬将這塊《玲珑璧》轉讓給胡先生。曆經28年,這塊石頭的價錢翻了1000倍,被稱為靈璧石界的奇談。
靈璧奇石《玲珑璧》
當然像張先生這樣的靈璧石高價成交的故事很多,還有豪氣的老闆看中一塊靈璧石,聽原寶主要價120萬,直接不還價就掏錢拿走的事例,我這裡就不再一一講述了。2015年随着一輪經濟長周期的結束,政府閘門開始收緊,随着強力反腐以及去杠杆等措施,加上樓市的發展,巨量資金開始轉移,導緻奇石市場開始走向衰落。到2017年國家加強對靈璧石開采的管控,靈璧石逐步進入蕭條期,開始跌下高價神壇。
靈璧奇石《遠山的呼喚》
靈璧石欣賞
靈璧石被人們賞識有着悠久的曆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靈璧石就已經被皇家和貴族賞識,被用于室内擺設和園林裝飾。到了唐朝,有名的文人墨客例如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等都是靈璧石的愛好者。特别是牛增孺和李德裕兩位宰相因為愛石,掀起了靈璧石的早期輝煌。南唐後主李煜喜愛靈璧石的故事也是一段佳話,甚至到了愛靈璧石《研山》不愛江山的地步。到了宋代,靈璧石進入了鼎盛時期,這離不開宋徽宗的“花石綱”的推波助瀾。宋徽宗喜愛靈璧石那是衆人皆知,為了一己之好以至于弄得民不聊生,但從靈璧石的開發角度來講,卻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靈璧石《靈龜聖壽》
到了北宋時期,米芾和蘇東坡對靈璧石及太湖石的賞石理論有了一定的高度。米芾提出了瘦漏透皺的賞石标準,後在鄭闆橋的改進下,瘦漏透皺醜成為靈璧石和太湖石的欣賞要點。到了清乾隆時期,因為乾隆帝酷愛賞石,靈璧石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乾隆帝六下江南,曾多次繞道去靈璧縣,看上的靈璧石就命人運回京城,而且大筆一揮,封靈璧石為“天下第一石”。
米芾拜石
回顧靈璧石在曆史上的多次輝煌,為什麼近年來會掉下神壇?這其中的詳細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大經濟環境影響。整體經濟增速變緩,造成奇石市場的一片衰落。
第二,私人手中的閑錢變少。自從國家ffcl以來,原來很多人gk消費大量減少,這個原因不可忽視。
靈璧石《富貴有餘》
第三,樓市的上行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作為消遣的奇石被大資金日益冷落。
第四,假石橫行擾亂了市場,随着科技的進步,很多不法商販用高科技造假制假售假,人工做出很多象形石和畫面石,令很多愛石人對靈璧石望而卻步。
人工靈璧石
人工靈璧石
靈璧石欣賞
第五,材質和顔色限制。随着信息的發達,很多奇石種類被人們從全國各地發掘出來,特别是黃蠟石奇石,因其外觀更加豔麗多彩,晶瑩玉透吸引了大量的愛石人将愛好轉向黃蠟石市場。
黃蠟石奇石《鴨嘴獸》
黃蠟石奇石
第六,欣賞角度的變化引起。古人以“瘦漏透皺醜”為美,當代人更喜歡圓潤,光滑,晶瑩剔透,顔色鮮亮的奇石。現代賞石标準也變成了“質色型紋韻”,以材質為第一位。
湖南黃蠟石奇石《觀石語》
第七,靈璧石發展過程缺乏良性指導,泡沫太多。您認為靈璧石跌下神壇還有什麼原因呢?
要我來說,每種奇石都各具特色,但包括黃蠟石市場在内,在其發展過程中,急于求成,被大資金收割韭菜的事情都有發生。無論是人還是奇石,健康地活着比什麼都重要。
黃蠟石奇石《浣沙溪》
尼日利亞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種角山羊。它們為了生存每年都要翻山越嶺行走800多公裡,去追逐另一個地方豐茂的水草。但觀察人員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羊群中中有一部分角山羊疲于奔命,它們有着高度的自制力和計劃力。這部分角山羊總能第一批到達新草場,吃上最肥美的嫩草。另一部分角山羊卻總是走走停停,碰到少量的草地就停下來吃一頓,甚至累了會睡一覺,養足精神再出發。
螺角山羊
但有一個現象引起了觀測者的注意,那就是到達新草場不久,總會有一批角山羊死去。通過分析研究他們最後得出結論,除了老弱病殘自然死亡外,死去的這部分角山羊竟然都是走得最快的那一批中的山羊。而那批走得慢的角山羊,因為在中途不斷得到休息和營養補充,最終安全地活了下來。
遷徙的山羊群
同理,靈璧石市場在2006到2014年之間發展太快,缺乏一定良性發展的指導,最終造成了市場的多種弊病,走下高價神壇是遲早的事。我們人何嘗不是這樣呢?每個人都生活不易,沒有必要把自己的弦上得太緊,适當的停下來休息,會更健康的前行。我是石癡惠子,弘揚我國玉石奇石文化,原創不易,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