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縣話屬于西南官話,主要适用于成都郊縣郫縣、彭州市、都江堰市、金堂縣、大邑縣等。方言特點:獨特的入聲韻母(入聲獨立)。而成都市區與重慶市區是成渝片(入派陽平),并不是灌赤片岷江小片(入聲獨立),所以與成都市區和重慶市區方言都與郫縣話有較大差異。在四川方言中郫縣方言和泸州方言比較接近,也和樂山方言,成都西南郊縣的方言都非常像,都同屬一片區的方言。它是四川話中具代表性的一種分支語言,在語音上與鄰近的成都方言、重慶方言有較大差異。
第一節 方音
郫縣與成都同屬漢語北方方言區。其語音和普通話标準音比較,有如下不同。
一、聲韻母
聲母 郫縣話有聲母23個,比《 漢語拼音方案 》聲母表多 2 個 ( 其中相 同 的 20 個 )。其發音與普通話标準音比較,主要有四點不同。
一是邊、鼻音不分,l、n與開口韻、合口韻組合成音節時合并讀l。如 “辣” ( l )、 “拿” ( n ) 都讀la, “蘭” ( l ) 、 “男” ( n ) 都讀lan。
二是舌尖前、 後音一般不分,zh、ch、sh、r一般合并讀 z、c、s、r ( 〔z〕 ) 。 如 “紮” ( zh ) 、 “匝” ( z ) 讀za, “插” ( ch )、 “擦” ( c ) 讀 ca, “撒” (sh)、 “沙” ( s ) 讀sa。
三是舌根清擦音h與u組成音節時,均變讀為唇齒清擦音 f。 如 “虎” ( hu ) 讀 fu, “互” ( hu ) 讀fu。
四是多ng〔η〕、gn〔ȵ〕、v〔v〕三個聲母。ng與大部分開口韻、 〔ȵ〕 與大部分齊齒 韻 組合成音節。 如 “哀” 讀作ngai不讀ai, “娘”讀作ȵang不讀niang。普通話裡的零聲母音節 w u ( 巫、無、五、悟 ) ,郫縣話裡大都讀作vu。
韻母 郫縣話有韻母36個,比《 漢語拼音方案》韻母表多1個 ( 其 中 相 同 的 32 個 ) 。 其中,有開口韻11個、齊齒韻10個、合口韻9個、撮口韻5個、卷舌韻1個。與普通 話比較,主要有五點不同。 一是in、ing不分,一 般 讀 in。 如 “賓” ( in ) 、 “兵” ( ing ) 都 讀 bin; “今” ( in ) 、 “京” ( ing ) 都讀jin。 二是en、eng不分,一般讀en。如 “奔” ( en ) 、 “崩” ( eng ) 都讀ben; “塵” ( en ) 、 “村” ( eng ) 都讀cen。有的eng韻還轉 為 ong 韻,如 “風”、 “烹” 讀 作 fong、pong。 三是一般轉e為 〔æ〕。如 “策” 讀cæ不讀ce,“德”讀 ( dæ 不 讀 de,“革” 讀 g æ不讀ge。 ( æ ,借用國際音标 ) 。 四是無ueng。 五是多uong、u 〔æ〕、ǖo3個複韻母。如 “國”、 “擴”、“或”讀作 guæ、kuæ、 hu æ; “覺”、 “雀”、 “學”讀作jüo、qUo、xüo。 和《 漢語拼音方案》聲韻母表對照情況如下。表中凡用圓括弧括住的聲韻,是原表 中所有而郫縣話中所無的;凡用方括弧括住的聲韻,則是郫縣話所有而普通話所無的。
二、聲調
調類 郫縣話聲調保留了幾乎全部古入聲,這是它的一大特點,使它具有濃厚的 地方特色。和普通話甚至和成都方言比較,均多1個聲調。即共為5個:陰平、陽平、上 聲、去聲、入聲。如“發”、 “十”、“法”、“血”在普通話中分别為陰平、陽平、 上聲和去聲,而在郫縣話中都讀入聲。 調值 郫縣方音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的調值,和普通話的調值對照如下:
郫縣方音的入聲,在普通話中分别歸入陰平、陽平、上、去四聲;在成都方言中, 均歸入陽平。
三、音節比較
和普通話标準音比較,郫縣話的音節不同之處是:
1.開口韻除表感歎的字外少有零聲母字,普通話的零聲母字在郫縣話中大都 加 上 鼻韻母ng。如 “哀”讀ngai不讀ai,“恩”讀ngen不讀en。
2.普通話聲母n與齊齒韻組成的音節,在郫縣話中大都變讀為〔ȵ〕。如 “捏”、 “嚴”、 “凝”、 “娘”等等。
3.由舌尖中音d、t、n、l和舌尖前音z、c、s與韻母un組成的普通話音節,在郫 縣 話裡一律變讀為en。如 “頓”讀den不讀dun,“尊”讀zen不讀zun。
4.普通話中以i為韻母的字,在郫縣話念入聲時,韻母都變成ie。如 “畢”讀bie, 不讀bi,“及”讀jie,不讀ji。
5.普通話中的u韻字,郫縣話有的變讀為o或uo韻。如 “不”讀bo,不讀bu;“撲” 讀po不讀pu; “骨”讀guo,不讀gu; “哭”讀kuo ,不讀ku。
6.普通話中zh、ch、sh、r與i組合的音節,在郫縣話中讀入聲的,韻母實際上不再 是i而變成了er。如 “日”讀rer不讀ri; “吃” 讀cher,不讀chi; “實” 讀 sher,不讀 shi; “質”讀zher,不讀zhi。
以《 新華字典》修訂本卷首所列的普通話标準音節與郫縣話比較,字典共列音節417 個;其中,普通話有而郫縣話無的音節計124個,郫縣話有而普通話無的計 43 個。郫縣 話音節總計336個,比普通話少81個。具體情況是: 普通話有而郫縣話無的,除與聲母zh、ch、sh、r相拼的音節外,還有:
普通話為兩個不同音節,郫縣話讀音合二而一的有:
郫縣話有而普通話無的,除與Uo韻母組成的音節外,還有:
四、地域差别
郫縣境内方音在大體相同的情況下,也有一些地域性的小差異。接近灌縣的花園、 新勝、先鋒一帶,帶有明顯的河西方音,某些字詞的發音更濁更重;接近溫江的德源、 清河一帶,略帶崇慶州的方音;安靖、團結、犀浦一帶緊接成都郊區,較接近市區語音。此外,随着學校教育和廣播電視的普及,以及經濟發展人口流動加劇,青少年語音漸有向普通話語音和成都方音 靠近的趨勢。
二、方言詞例
郫縣習慣用語多為川西平原通用語 ,但也有少許較有特色的方言詞彙。現分别例舉如下:
一、稱謂用語
縣城附近,親屬稱謂除“爸”、 “媽”、 “爺”、 “婆”等通用語外,不少人稱父親為“伯” ,稱伯父為“伯伯” ( 花園場一帶有的稱“夷” ) ,伯母為“娘” ,叔父為 “巴爾” ( ber )。姑母除稱“孃”外,較多的人稱“老子”或 “大大”。長輩稱 呼 長 子 ( 侄 ) 或平輩向别人介紹長兄,常稱“老太” (讀 Tài );平輩稱呼兄 長,有的叫“須 須” ,大哥稱大須須、二哥稱二須須。有的向别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屋頭 ( 人 )” ,妻 子則稱丈夫為“外前 ( 人 )” ( 前,讀xiàn ) 。
60年代以前,一般稱外祖父母為“外爺”、“外婆”;以後,逐步改稱“爺”、“婆”。 改稱後為了和祖父母相區别,有的把祖母改叫為“奶奶”;有的在向人介紹外祖父時, 冠上姓,如“張家爺”、 “李家爺”。 此外,稱妯娌為“前後” ,連襟為“挑擔” ,等等。
“老鄉”這個稱呼,五六十年代前是士兵、外來幹部和本地群衆的互稱;以後逐步 變為向别人介紹自己妻子的專稱。有的夫妻當着朋友客人時,也互稱“老鄉”。 還有,近年來對各業人員普遍叫“師傅” ,對年紀較大的男子叫“大巴爾” ,男青年 叫 “夥子”。
全縣除基本使用北方方言外,在一些地方的少數人家,還保留和使用着某些廣東話中的人際稱謂。如阿爺 ( yé) 、阿彌 ( mí) 、阿姐( jiě) 、舅 爺 ( qiūyǎ) 等 等,反映了明末清初戰亂後客家移民的痕迹。
二、其他用語
動物和物件,如青蜓叫“丁丁貓”,青蛙叫“蜞螞兒”,蝙蝠叫“檐老鼠”(鼠, 讀作shuer),鈕扣叫“鈕子”,鐵臼或小石臼叫“沙盔兒”,撈柴草的竹耙叫“扒扒 兒”。稱生小孩及一月以内為“坐月”,産婦為“月母子”;稱年幼不懂事的人為“青 溝子”、“毛桃子”,稱傻子或做傻事的人為“憨憨”、“瓜瓜”或“骀神”;稱閃電 為“扯火閃”等等。
還有一些較特殊的常用語,如:“翹根兒”,指人死了。“撬狗兒”,指小偷。 “棒客”,指盜匪。“散談子”,指開玩笑。“沖殼子”,指聊天、說大話。“扯筋”、 “角逆”,指吵嘴、鬧架。“杵頭”,指頂撞;“踩怪教”,指故意搗蛋。“開腔”, 即開口說話;“喊黃”,指叫苦、講橫話。“煞擱”,指結束、完畢。“歸一”,指事情圓滿完成。“橫(huàn)順”,意為反正、無論如何。“戳笨”、“戳拐”、“戳 火”,指幹蠢事、出差錯。
“經佑”,指侍候、照料。“貫失”,指遷就、溺愛。“潑 梭”,指打攪。“湯水”,指麻煩、難辦。“打整”,指對付、收拾。“撇脫”,指 簡單、幹脆。“扯白”,指說謊。“逗角”、“秧夾”、“啬家子”,指吝啬、吝啬 的人;“老坎”、“毛子”,指土包子、易受欺侮愚弄的人。“惡肇”,指霸道。“廣 廣”,指外行。“亸神”,指二流子。“顫花兒”、“顫靈子”,指愛出風頭、好表 現的人。“巴适”,指妥貼、舒服。“褛馊”、“邋塌”,指肮髒、寒碜。“通共”, 指總共、隻有。“利邊”,指特地、專門。“直顧”,為隻顧的變讀。“挖漣”, 指龉龊可厭。“打發”,指給予、嫁出。“立青樁”,指站着、磨洋工。“相料”,指 調料。“蘸蘸”,指調料碟子。“站站”,指瓜豆等藤蔓的支架。“麻子眼”,指黃昏 時分。“二天”,指今後的某一天。
三、常見結構
常用詞彙中,常見兩種結構,一種是前後綴,一種是重叠附加。一般都用以辨析事 物,或加強語氣和分量。
前後綴如:“扯”指不依理、扯筋、吵架,常用的有“理扯”、“勾扯”、“橫 扯”、“抓扯”等。“講”、“幫”,指特别,常用的有“講好吃”、“講大方”、 “講吝啬”;“幫老”、“幫臭”、“幫硬”等。 重叠附加,重叠如:“滿冬冬”、“滿湫湫”、“滿生生”,指滿溢狀态;“ 稀 稀”、“#漉漉”、“軟塌塌”,指軟的程度;“麻呼呼”、“麻革革”、“麻沙沙”, 指顔色;“麻漉漉”、“麻雜雜”,前者指味覺,後者指形象不清。還有形容狀态的 “怄绉绉”、“胖都都”、“蔫梭梭”等。
附加則多為四字排比,如“花裡(讀ning)鼓當”(顔色錯雜、不協調),“小家 巴勢”(小氣、吝啬),“馬二夫之”、“二甩二甩”(不認真、馬虎),“瓜不裡 西”(傻态),“濮湫漫線”(滿溢、外洩),“巴心巴肝”(一心一意),“懶眉懶 眼”(無精打彩、動作遲緩),“死皮奈活”,“懸眉搭眼”(糾纏不休)等等。
本文節選自《郫縣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