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報記者 金英磊 攝影 金英磊
最近,嘉興人的微信朋友圈裡流傳着一則消息:本土老牌百貨龍頭江南大廈旗下的江南大廈中港城購物中心将于國慶長假之後閉店,商家已經在店内貼出了“瘋狂清倉、一清到底、颠覆裸價底線”的打折宣傳語。情況究竟如何?記者昨天來到江南大廈中港城店一探究竟,并獨家獲得了商場相關負責人的明确答複。
多重原因導緻商場境遇不佳
昨天是中秋小長假後的第二個工作日,上午10點30分,記者走進江南大廈中港城購物中心看到,幾乎所有營業的商家都推出了讓利活動,買一送一、一口價、3折起的宣傳海報随處可見。一位營業員告訴記者,不久前他們接到了通知,商場内的商家将在出清後陸續撤掉櫃台。從9月15日開始商場優惠大促,并将持續到10月7日。江南大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朱照明向記者表示,江南大廈中港城店将于10月8日正式歇業。
作為嘉興第一家大型零售商業企業,江南大廈于1988年6月1日正式開業,并成為嘉興市區的一座标志性建築。經過近30年的發展,牢牢坐穩了嘉興百貨業龍頭的位子。位于南湖新區的江南大廈中港城購物中心,于2013年7月5日開始試營業,是公司“一核兩翼”規劃中城市東南片區的一“翼”,定位目标是南湖新區大量改善型高端樓盤帶來的大批具有消費力的客戶群,并輻射周邊縣(市)。
避開了市中心“群雄逐鹿”的厮殺,擁有便利的交通、穩定的消費群體,江南大廈中港城店為何會在短短3年之後折翼呢?朱照明對記者表示,從整體大環境來看,近幾年百貨業競争白熱化、同質化嚴重、電子商務如日中天、消費者消費習慣改變等多重原因疊加,讓傳統百貨業的道路越來越難走。而嘉興目前營業以及在建的商業綜合體從體量、規模和數量上已經超出了現有的消費總量,供過于求。
不僅如此,朱照明認為,宏觀經濟下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會的消費需求。消費疲軟,加上自身經營成本上升導緻的利潤壓縮、萬達廣場開業後對客流的稀釋以及整個中港城人氣、商氣等原因,使得中港城店陷入困境。“與其深陷困境,不如壯士斷臂。面對經濟新常态,我們要從自身尋找不足,完成自我調整,所以公司決定在國慶長假後對中港城店進行歇業,這屬于正常的商業策略調整。”
商場歇業,商場内的品牌商家将何去何從?朱照明表示,公司已經與各商家協商,在出清時少收或不收扣點,這樣商家可以給出較低的折扣,盡快清理庫存,同時給消費者以實惠。“目前來看商家都很配合,對于消費者的權益,我們也一如既往地保障。如果遇到質量問題,可以到江南大廈總部解決。”
打“差異牌”引入經營新模式
盡管商業綜合體越開越多,但不少消費者感覺消費選擇并沒有增多。“商場之間的區别并不大,逛來逛去都是那些熟悉的牌子,飲食 電影院 遊樂園的模式讓商家幾乎‘千人一面’。”市民沈小姐說,同質化讓她對逛街感到乏味,選擇去哪裡購物有時隻是看心情。
正是看到了綜合體同質化嚴重的現象,江南大廈股份有限公司決定在中港城購物中心歇業之後作出重大策略調整:将下一步的經營重點向江南大廈總部與江南新天地轉移,打造兩個具有自身特點的差異化新型商業綜合體。
“差異化品牌定位,改善門店的設計風格,調整産品内容,提高服務性消費、體驗式消費的比重。”朱照明介紹,作為百貨龍頭的江南大廈總部地位将會進一步鞏固,重點追尋品牌差異化,引進更多适合嘉興人的個性化品牌,打造嘉興品牌的高地。
“比如目前一樓在售的化妝品品牌雅詩蘭黛、蘭蔻、資生堂等,都是在整個嘉興地區獨家銷售,今後我們将引入更多獨有的服裝品牌,以滿足消費者尋求個性化的需求,做到人無我有。同時,增加一些體驗式服務業态,滿足顧客們在購物時品嘗美味及休閑的需要。”對于江南新天地的轉型,朱照明表示,要做嘉興沒有的新業态,不僅要與江南大廈總部形成差異,更要憑借差異化與鄰近的人氣商業體八佰伴進行正面交鋒。
當前,“全家總動員”的消費模式已是常态,各類商品和服務以滿足年輕的三口之家的消費需求為标準。“百貨零售業隻有轉型創新才能發展,在加強提供與年輕消費者需求相契合的商品和服務的同時,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朱照明透露,轉型後的江南新天地将瞄準以80後、90後和00後為代表的年輕家庭消費群體,挖掘這群人的消費潛力,并對新型購物形式進行搶先一步布局,引入親子概念和城市奧特萊斯兩大主題。
“差異化不是填補,而是重新徹底進行規劃調整,做消費者需要且沒有的。例如親子消費概念,我們将從吃、購、玩、育四個方面全方位布局,并且做到與業内已存的模式不同。”朱照明表示,這一戰略調整從今年年初開始布局,目前在按計劃進行,預計一年内調整到位。“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如果江南新天地經營業态調整後能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我們将根據嘉興商業綜合體整體發展情況,重新考慮殺回中港城。”朱照明稱,優勝劣汰以及商業的集中度增加是必然的趨勢,企業做到自強于身顯得尤為重要。
商業綜合體井噴造成“消化不良”
2012年4月27日,旭輝廣場開業;2013年7月5日,江南大廈中港城店開始試營業;2014年12月24日,中潤·麗豐新天地開業;2015年4月25日,江南新天地開業;2015年6月12日,嘉興萬達廣場開業;2015年12月18日,嘉興中關村購物廣場開業;2016年1月15日,八佰伴購物中心開業……短短4年時間,嘉興市區就井噴式開業了7家商業綜合體,而在之前的十幾年時間裡,嘉興市民購物的主要去處還僅是江南大廈和戴夢得購物中心。
自嘉興的綜合體密集湧現以來,業界對其前景的探讨從未停歇。然而,樂觀也好,悲觀也罷,似乎都抵擋不住嘉興城市綜合體發展的熱潮。但是對于一個隻有80多萬常住人口的城市而言,短時間裡建設如此多的城市綜合體會否造成“消化不良”?
江南大廈中港城店歇業,似乎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回答。而近一年内,出現經營困局的不僅江南大廈中港城店一家。位于運河南岸的中潤·麗豐新天地看重該區塊的寫字樓與高級酒店,将餐飲闆塊作為一大亮點發展。然而時至今日,麗豐新天地似乎隻有餐飲闆塊在勉強支撐,不少餐廳已經幾易其主。
位于市中心核心商圈的旭輝廣場也似乎身陷囹圄,2014年2月15日起,旭彩百貨部分區域歇業提升改造;2015年5月8日,旭輝廣場家樂福門店正式宣布停止經營;2016年1月5日,旭輝廣場餐飲闆塊爆發危機,超過20家餐飲商戶關門歇業,門上貼出“無法生存,必須降租”的“大字報”。一再爆發的經營危機與當初盛大開業時的場景反差明顯,令人不免欷歔。
有業内人士認為,綜合體建設數量要考量當地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量以及中心人口的集聚量。傳統百貨零售業轉型不僅要去同質化,還要圍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做文章,主動擁抱互聯網,縮短成長期,快速進入成熟期。
據悉,為了解決商業項目過剩的問題,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四部委專門印發了《關于開展市縣“多規合一”試點工作的通知》,我市被列為國家“多規合一”試點城市。今後,我市将通過合理規劃解決同類型業态規劃數量過多、内容交叉重複等現象,商業項目規劃也将得到優化和完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