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8:08:05

文|誠言呈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在我的學生時代,對于文理分科這件事,我是始終抱有“不同看法”的。

因為九門主課,雖然能讓九條命的貓都分别卒于“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

但是我的印象裡,卻隻有語文,和“其他科目”兩種。

也不知道是我沒遇見過好語文老師,還是自己本身就在語文這方面有着“逆向”的天賦異禀。

反正從造句到作文,從多音字到多義字,我總覺得在語文知識的海洋裡,自己永遠都是條淡水魚。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文言文背多了能記得多混淆)1

考試分數還不沒血壓高,是我考語文時的基本操作。

而除了考試之外,平時更加難以逾越的坎兒,無疑就是背文言文。

印象裡,每次一聽到語文老師說出那句經典的“熟讀并背誦”後,我腦袋裡都是Duang Duang的。

因為文言文不像現代文,每一篇的語義,都毫無聯系、互不相通,且無規律可循。

所以就算你已經背會并理解了幾十篇文言文,也未必能理解下一篇的内容裡,到底寫的是什麼意思。

甚至有的時候,連裡面的字都認不得。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文言文背多了能記得多混淆)2

這不是我誇張。

因為如果沒學過《出師表》的話,費祎和郭攸之這倆名字可能都有人讀不對。

如果沒學過《離騷》的話,也沒多少人知道“攬茝”、“鞿羁”和“蕙纕”到底應該怎麼念。

那些文言文中,複雜程度直逼生僻字的字,别說寫了,畫可能都畫不像。

而且時不時地,還得接受一下“通假字”的支配。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文言文背多了能記得多混淆)3

說到通假字這個古人寫作時的“Bug”,我實在是不得不吐槽兩句。

學《送東陽馬生序》的時候,剛開始我還覺得難度算是适中。

但往細了學之後才發現,這裡面的通假字和一詞多義也太多了。

除了死記硬背,就找不到第二種辦法。

要是讓外國人給翻譯成英文的話,還指不定得翻譯出多少個版本來呢。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文言文背多了能記得多混淆)4

當然了,上面說的這些還算是好的,因為考試的時候考點也不算太多。

至少跟《滕王閣序》比起來,是真的不多。

《滕王閣序》,一篇處處是考點,通篇是“大坑”的佳作。

除了“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麼一句大夥本就熟悉的經典名句之外,全文還有多達759個字。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這篇接近800個字的序,居然是為一篇正文攏共才40個字的詩而作的。

看來“番外”比“正文”還好看這種事,早在唐代就已經開始了…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文言文背多了能記得多混淆)5

在被文言文困擾了多年之後,我一直想找一個文言文中的詞,去形容背文言文的難度。

你别說,後來我還真找到了個合适的答案。

因為當時正好學了一篇課文,叫《蜀道難》。

這篇以象聲詞多(而且可能還是當地方言版的象聲詞)而自成一派的文言文,我學得特别好。

因為我背文言文時的心情,跟作者走蜀道時的感受高度重合,也是總想高呼“噫籲嚱!危乎難哉!”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文言文背多了能記得多混淆)6

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包括《醉翁亭記》、《師說》、《木蘭辭》等經典課文,也都給不少人的學生時代造成過困擾。

不過客觀地說,對于大學不學中醫的同學來講,忍忍也就過去了。

因為到了大學裡,别說文言文了,就連大學語文都沒幾個專業會去學。

但是一部分學中醫的同學,依然會被要求背誦整本的《黃帝内經》、《傷寒論》。

說實話,這些要是能背得下來的話,即便畢業後不去當中醫,至少也能當個不錯的rapper了。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文言文背多了能記得多混淆)7

文言文,背之盡锱铢,忘之如泥沙。

而且背多了以後,還容易“串”。

就比如說,“有朋自遠方來,雖遠必誅”,似乎就沒什麼違和感。

“笑問客從何處來,牧童遙指杏花村”,好像也沒什麼毛病。

“飛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貌似看上去也挺好。

這些年,有不少同學都在用這種“混搭”的調侃,去發洩心中對背文言文的不滿。

而且可能很多人也都想過:古人所寫的文章文采雖好,但真有必要讓現在的學生去背誦嗎?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文言文背多了能記得多混淆)8

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

因為中國人對古人的尊崇,是一種獨特而又厚重的文化精神力量。

而這種精神和文化,恰恰是透過古人所留下的佳作,通過學習和背誦,滲透到了當代人的血脈之中。

當然了,你可能會和我當年一樣,覺得文言文晦澀難懂,會背了也理解不了。

但這沒關系。

因為背誦隻是一個階段,而理解和吸收會是經年累月的積累。

比如說《離騷》。

在學生時代,它可能僅僅隻是一篇佳作而已。

但是随着知識面的拓寬,眼界的提升,你會逐漸理解到其中刻骨的悲壯。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文言文背多了能記得多混淆)9

再比如說《師說》。

在背誦的階段,你理解到的可能隻是簡單的師徒倫理。

但是随着年級的升高,或許會更加理解老師對你的良苦用心。

甚至在你今後當上了老師後,它還會用深刻的内涵,指引你從教中的迷茫。

所以說,文化的傳承,本就是一個從粗通皮毛,到融會貫通的過程。

這需要用時間來沉澱。

而文言文在語文課本中的存在,除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之外,同時也為學生從小就打上“中國底色”。

文言文常用句式大全(文言文背多了能記得多混淆)10

當然了,作為過來人,我也能理解大夥現在背文言文時的困擾。

但古詩詞和文言文的意義,遠不止考試卷面上的那幾十分。

與其抵觸,不如主動接觸。

當你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文”後,或許在文言文中,能發現那些蘊含在文字中的别樣之美。


趣談教育新鮮事,大型表情包工廠。

在這裡,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歡迎關注,公号同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