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由于生産力和生活水平的低下,古人的壽命都不是很長,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盛唐時期就有着壽命很高的詩人,像唐代大曆年間的詩人李益,他一生就活到了八十多歲,但是在唐朝詩人中壽命最久的是賀知章,活到了八十六歲。賀知章盛唐時期的詩人、書法家,他年少時便以詩文出名,仕途順利,做官至八十多歲,緻仕時百官相送,賀知章可能是唐朝時期最幸運的一位詩人了。
賀知章
賀知章出生于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家世很好,并且他正好出生于唐朝的繁盛時期,因為有着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富足的生活,賀知章從小就生活的很幸福,年少時候的賀知章非常喜愛讀書寫字,十歲便可以作詩寫文,年紀小小的他便已經靠着他的詩文出名了。賀知章年輕時期,科考制度還未恢複,賀知章便在家中精進學術,《詠柳》這首衆人皆知的詩作就是他在此時寫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首詩表達了賀知章豁達的心境,自我約束卻又自信,雖說科考還未恢複,但是他心中仍然有着遠大的志向。
山陰
武則天聖曆元年時,恢複了科舉考試,得知消息的賀知章便開始了科考之路,三十多歲的賀知章趕赴長安科考。才識淵博的賀知章一舉成名,成為了浙江曆史上第一個有史料記載的科舉狀元,是女皇武則天欽點的狀元,之後賀知章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為官之後,朝廷當時的局勢不是很好,而賀知章是武則天欽點的狀元,他如果出來引導方向,大家肯定都會跟着他走,但是賀知章沒有,他隻想安安分分的做自己,也許是因為他的性格,賀知章在六十歲之前都當的是小官。
唐玄宗
賀知章當上狀元做官後,出任過國子四門博士、太常博士、太常少卿等職位,還參與了撰修《六典》、《文纂》等書,這些官職都不是很高,對于一個才華如此出衆的人來說肯定會忿忿不平,但是賀知章沒有,他淡泊名利,不急于追求功利,閑職小官他做得十分開心,賀知章在開元十三年,被唐玄宗诏回任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開元二十六年做了正三品的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賀知章一生仕途順利,未曾遭到貶黜、發配。
“飲中八仙”圖
天寶元年,李白孤身一人來到了長安,在客棧中喝酒吃飯,這時八十多歲的賀知章遇見了李白,李白當時也已經十分出名了,并且他十分仰慕賀知章,而賀知章也十分欣賞這個後生,兩人當下便坐下一起喝起了酒,兩人一見如故,當時的李白作了一首《蜀道難》,便呈給了賀知章看,賀知章看完後大為贊賞,并且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詩仙呀!”這便是李白詩仙的來曆。兩人之後又轉場酒館,喝起了酒聊起了人生,兩人都是極愛喝酒之人,待到大醉時兩人準備回家,結賬時發現自己忘記帶錢了,便想将皇家賜給的金飾龜袋解了下來,用來買單,這足以見得賀知章對李白的重視,而金龜換酒也成為了千古佳話。
《飲中八仙歌》
之後,賀知章多次向唐玄宗舉薦了李白,不久之後李白成為待诏翰林。賀知章晚年經常和好友李白、張旭、張若虛一起喝酒做樂,談論詩文,并且幾人每次都是乘興而歸,賀知章與李白因此登上了“飲中八仙”,他們兩個人都是當時有名的酒仙,杜甫曾在《飲中八仙歌》中描述過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賀知章每次喝醉酒後,便在馬上前俯後仰,宛如坐在船上一樣。
賀知章劇照
天寶二年,八十六歲的賀知章已經是一位年邁的老人了,之後又生了一場大病,大病治愈後,面容憔悴的賀知章便提交了辭職文書,唐玄宗見到賀知章佝偻的身軀,實在不忍心留他,便同意了他的辭職,他離開的那一天,唐玄宗在京城設立了帳幕,讓百官為其餞行,可謂是功成名就。離家了五十多年,當初是意氣風發的才子,如今已經成為了佝偻的老人,但是即便如此賀知章的心境卻依然如初,在回鄉的路上做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絕句《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以何處來。”這首詩大家看到的都是賀知章的童心未泯,但是這首詩其實也表達了他回到家鄉的愉悅心情。
《回鄉偶書》圖
賀知章一生平淡順暢,才華橫溢,為人豁達開朗。賀知章的大半生都在仕途路上,漂泊遊蕩,到了晚年終于功成名就,得以回到家鄉,人在他鄉總是會經曆坎坷酸楚,身邊少了家人陪伴,思鄉之情難免會有,但是賀知章是幸運的,在晚年回到了家鄉,回到了自己童年生活的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