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人在朝廷當官最早的是什麼人?當的官最大的官有多大?
在朝廷官階最高的人,最早在朝廷當大官的人是開平赤坎滘堤蘭溪裡司徒照。
清道光九年(1829年)中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散館後任刑部主事、員外郎、郎中(相當副部長),後升為陝西省巡撫(相當省長)。
司徒照 男,字于臨,另字芝鄰。廣東開平人。 1803 年 ( 清嘉慶七年 ) 出生。 1829 年考中進士,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刑部主事、刑部江蘇員外郎、四川司郎中、山東武定府和濟南府知府、濟東泰武道員兼臨清鈔關 ( 稅關 ) 監督兼代理山東按察使、山東鹽運使、四川按察使、代理陝西布政使、陝西巡撫等職。
在任濟南府知府期間,針對當地地勢低窪,農民棄地不耕的情況,給種勸耕,将低窪田改造成良田;
任山東鹽運使時,悉心整頓鹽運制度。方便商人,為朝廷增加稅收;
任陝西布政使期間,整治吏治.補充倉谷,減除部分浮糧雜役,使百廢俱興,還興修水利.疏理泾、渭河道,防治水旱禍患。
司徒照對開平的貢獻:
一是倡議修建了開平考試院。位于蒼城鎮的開平學宮開從康熙年間開始修建,但一直都沒有一座正規考試院。每逢考試選拔的時候,縣裡隻好在學宮大成殿前搭蓋考棚,來自四鄉六裡的考生們要自備桌凳前來應試。道光十三年(1833年),回鄉為父親守孝的司徒照見到如此情形,于是倡議捐建試院,并親自擔任總理。在他的倡導下,鄉紳們積極捐款,最終籌集得到6000餘金,在學宮東側建設試院。試院的建成,使學宮的配套設施更加完善,結束了開平立縣以來無考試院的曆史。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六月,鄉紳司徒照鑒于開平立縣百餘年尚無試院設置,每逢選拔生員,隻好在學宮大成殿前搭蓋考棚,童生自備桌凳前來應試,諸多不便,且影響質量,于是倡議捐建試院,并親自擔任總理。在他的倡導下,周之翰等鄉紳積極發動各鄉籌款,共集得6000餘金,在義學之東建設試院,為時一年零四個月落成交付使用。試院内設石桌石凳,按姓族捐款多寡安排座位。試院的建成,使學宮的配套設施更加完善。
二,是為開平争取文學學額2名。清朝沿襲前朝科舉制度,每年春天,童子們到蒼城參加童子試,考中者才有資格參加高一級的府試、院試,院試錄取者成為儒學生員(秀才)。取得儒學生員的稱号後,生員都送入府州縣學。據有關史料記載,開平建縣的時候,朝廷每年隻撥給開平縣文學學額8名,後來增加到11名。司徒照在任陝西布政使期間,深感開平文運不興,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是開平的學額不足,于是他傾其所有,捐助饷銀兩2萬兩,為開平縣增加永遠學額2名。這樣開平的文學額就達到13個。
開平的科舉考試制度
清朝沿襲前朝的科舉考試制度,分童子試、鄉試、會試、殿試幾種(具體情形見附錄)。
開平縣童子試,每年春在蒼城學宮舉行,由知縣主考,錄取者才有資格參加府試和鄉試,再被錄取者稱儒學生員(俗稱秀才)。
建縣初期,開平縣是小縣,每年隻撥文學額8名,武學額8名,南明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督學惠士寄認為額少人多,上奏增加名額,後奉旨升為中縣,加文學額4名,共12名。
清雍正十年(1732年)。鶴山立縣,從開平割去雙橋都全部和古博都半部,于是撥去文學額3名,這時,開平縣文學額實際隻有9名。鹹豐五年(1855年),皇帝規定凡州縣捐銀2000兩以上的,準該縣增加文學額1名。鹹豐六年(1856年),開平縣舉人張毓林按例與縣内的鄉紳倡捐京米,使開平永遠增加學額2名,(其中1名為武學額)。鹹豐八年(1858年),又捐軍饷1萬兩,于是加永遠文武學額各1名。同治元年(1862年),司徒照(赤坎滘堤蘭溪裡人)在陝西藩台任内,捐軍饷2萬兩,又加開平永遠學額2名。 “土客之争”之後,客家人被迫遷出,原來安排客家人的2名學額,又歸本地人占有,這時,開平縣文學額共有15名。
肇慶府學共有學額30名其中額定開平縣4名,另外1名,由開平、鶴山各占一半,或歸開平或歸鶴山,後由于開平縣每科都補助稿房銀兩,肇慶府學便将這一名額撥歸開平,這樣,開平縣文學額實有20名(其中5名為府學名額),而武學額增加到24名。順治六年(1649年)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科舉廢棄時止,開平縣學選送參加各級科舉考試,取得功名的有進士21人,舉人246人(是清朝時期的)。
清朝的科舉考試内容以《四書》(即大學、中甫、論語、孟子)、《五經》(即易、書、詩、禮、春秋)為主,往往在書中挑出片言隻語和晦澀難懂的字句讓考生做文章,文章體裁限定八股文。
附1:科舉制度簡介。
所謂科舉制度,就是有國家設立許多科目,定期舉行統一考試,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也叫“開科取士”。 隋炀帝時,開始設進士科,用考試方法來選進士。唐代,又添設了不少科目。如秀才、明經、明法等科,但進士科仍是最重要的科目。
明清兩代,科舉考試的程序更加嚴密和完備。考試主要分三級:最低一級是“院試”,第二級是“鄉試”,最高一級是“會試”和“殿試”。院試之前,還要經過由知縣主持的“縣試”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試”。
經過府試錄取的士子參加由各省學政主持的“院試”,及格者即取得入省(州)學讀書的資格。凡是經過院試入縣、府學的人,通稱“生員”又叫“庠生”,即習慣上稱的所謂“秀才”。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在省城舉行,有皇帝任命的“主考”官主持。考期在秋天,故稱“秋闱” (闱是考場),考取者叫“舉人”,前五名叫“五魁”,其中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古代文化知識手冊P.58)
“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在首都舉行,由禮部主持。考期在鄉試次年3月,故稱“春闱”,又因試于禮部,也稱“禮闱”。各省舉人都可參加,考試中的叫“貢士”,其中第一名叫“會元”。
秀才、舉人、貢士都不是官,隻有經過殿試考中者,由朝廷決定授予官職的才算官。“殿試”是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合格的貢士進行考試,也叫“廷試”。殿試成績分為三等,即一、二、三甲,并給予不同的出身。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其中第一名叫“狀元”,也稱“殿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三甲各取72名,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其中二、三甲的第一名叫“傳胪”。
“殿試” 揭曉時,在太和殿唱名,同時在長安街挂榜文3天。榜用黃表紙制成,稱為“金榜”。一甲3名在殿試後,立即授官,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受翰林院編修。二、三甲進士需要經過一次朝考才授官,朝考最優秀者作翰林院庶吉士。其他人分别授予京官或州、縣等地方官,有的作教官。
附2:小資料。
人們常說的“連中三元”是指科舉制度中的三元,即“解元”、 “會元” 、“狀元”。鄉試第一名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為“會元”,殿試第一名為“狀元”。據有史可查的資料,自有科舉制度至其消亡,連中三元的僅有13人。他們是:唐朝的張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若叟、馮京;金朝的孟宗獻;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清朝的錢擎和陳繼昌。
據史料記載,曆史上中狀元的人,從宋建隆年(960年)算起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科止,近1000年的時間裡,總共出了341名狀元,其中:宋朝有106人,元朝有32人,明朝有89人,清朝有114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