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第六天
大家是否吃的很爽呢?
對于吃貨來說
美食下肚,打個嗝兒,
人生美事莫過如此~
然鵝
生活中卻有相當一部分人
經常連頓飽飯都“吃不消”
随便吃點東西竟有點燒心?
燒心這個詞看起來很玄學,難道真的不是古人随便編出來忽悠我們的嗎?其實英文中也有與“燒心”對應的症狀描述,做“heartburn”。
什麼是燒心呢?
燒心是指胃酸反流到食管中,刺激食管而産生的燒灼感。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為食管和心髒離得很近,當食管出現燒灼感時,人們會誤以為這是從心髒發出來的感覺。
燒心與胃酸反流到食管中有關
正常情況下,人在吞咽食物的時候,食管下括約肌會舒張,這樣會使食物進入胃内。當食物到達胃後,食管下括約肌收縮,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如果食管下括約肌異常舒張,胃酸就會反流到食管中引起燒心。彎腰或躺下時,會加重燒心的症狀。
如果你有燒心的經曆的話,食用油炸食品、辛辣食品、脂肪含量較高的食品,或者飲用酒精和咖啡可能會再現這種經曆。進食後立刻躺下休息也有可能會引發燒心。除此之外,體重超标或者懷孕也會增加燒心的風險。
臨床表現
1. 燒心
燒心是最常見的症狀,典型情況下,燒心發生于飯後1~2小時,燒心常與姿勢有關,故又叫做“姿勢性燒心”,多在屈曲彎腰、咳嗽、用力排便、頭低位仰卧或側卧時出現。
2. 反酸
反酸、反胃是指在不用力的情況下,胃或食管的内容物反回到咽或口腔,感到酸嗆不适。
3. 吞咽困難
當炎症引起食管痙攣或食管瘢痕狹窄時,可出現吞咽困難,甚至吞咽疼痛,嚴重時可出現慢性食管出血。
4. 胸痛
疼痛部位在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部,常放射到胸、背、肩、頸、下颌、耳和臂部。
除此之外,有部分病人可以出現消化道外症狀,或僅表現為消化道外症狀,如咳嗽、哮喘、咽部不适。該疾病可以出現較多并發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狹窄、Barrett食管是常見局部并發症;食管外并發症包括慢性喉炎、慢性咳嗽、哮喘、牙侵蝕症等。積極正确治療,有效緩解症狀,治愈食管炎,同時減少複發、預防并發症是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目标。
吃了食物就會燒心是有病嗎?
很多人都經曆過燒心,并不代表大家都有病。偶發一兩次燒心是正常現象。不過,頻繁的燒心确實和胃食管反流病有聯系。當患有胃食管反流病時,胃液反複反流到食管中,會給食管造成損害。所以如果出現以下的情況,要及時就診。
怎麼治療呢?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包括自我調節治療、藥物治療、内鏡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
(一)自我調節治療
調整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避免高脂飲食、減少進食巧克力、咖啡、濃茶等食物,戒煙酒、擡高床頭、避免穿着緊身衣、束腰;對于肥胖的病人需要運動減肥、控制體重。
(二)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原則為減少胃酸分泌、保護粘膜、促進胃動力。目前藥物治療RE仍是主要手段,主要藥物有:(l)制酸劑:如氫氧化鋁、氧化鎂、樂治胃、胃必治等;(2)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膠體枸橼酸铋鹽等;(3)抑制胃酸分泌藥物:H2受體拈抗劑如法莫替丁和PPI類如奧美拉唑等;(4)促進胃腸動力藥物:如嗎丁啉、西沙必利、胃複安等;(5)中藥制劑
(三)内鏡治療
少數對藥物治療無效的病人,可以選擇内鏡治療可有效改善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内鏡下治療方法包括:射頻治療、内鏡下縫合治療、局部注射/植入治療。射頻治療的機制是通過熱能破壞局部組織,增加食管下括約肌厚度及局部張力,減少反流的發生。但多數患者術後仍有反流,需繼續口服PPI藥物。對大劑量PPI難以控制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症狀可以得到改善,内鏡下局部注射或植入生物相容性物質,提高食管下括約肌張力,減輕胃酸反流。内鏡下治療具有創傷小、副作用少、恢複快等特點。
(四)外科手術治療
對藥物治療無效、不願終身服藥者、有并發症者可慎重選擇外科抗反流手術或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長期随訪證實手術治療安全、有效,不失為需長期口服藥物患者的另一種選擇。總結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粘膜而引起的炎症。此病為慢性反複性疾病,需要通過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規律的治療,才能得到病情的改善。
如何預防?
偶發燒心不是大事,可是有時燒心的症狀持續好久才會消散。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預防燒心:
1、避免食用會引發自己燒心的食物(包括油炸食品、橘子、巧克力、薄荷、酒、咖啡、可樂、辣椒、等)。
2、少抽煙,少喝酒,煙酒都會影響食管下括約肌的正常工作。
3、不要在剛進食之後就躺下,至少要等三小時之後,因為重力可以幫助防治胃液回流到食管。
4、避免暴飲暴食,不要一次性吃得太飽,可以少食多餐。
5、減輕體重:如果體重過重,會造成腹壓增高,導緻胃部上移,造成胃液反流到食管中。
6、穿着寬松,防止腹壓過高、擠壓胃部,造成胃液反流到食管中。
7、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壓力也和胃食管反流病有一定關系,因此患者要調節心理平衡,避免壓力過大。
燒心雖然燒的并不是我們的心髒,當它發作的時候,還是會讓我們感到頗為不适,就算為了那些好吃的,也要愛護好自己的食管和胃呀!
當然,除了胃食管返流症外,一些食管結構和動力異常,如食管裂孔疝、贲門遲緩症等,也會帶來燒心的症狀,這就交給醫生去鑒别吧!
本文指導專家
消化内科張敏 副主任醫師
學術任職:《中華炎性腸病雜志》辦公室主任,廣東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委員。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訪問學者。
學術專長:長期從事消化病學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擅長消化科常見疾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便秘、炎症性腸病、胰腺炎以及肝膽疾病等的診治,對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的内科治療有較深入的研究。
論著8篇,主持國自然青年及省醫學科研基金各1項。參與《内科急危重症的補液療法》、《消化内科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等書的編寫。在學術會議上以書面及壁報形式進行多次學術交流。
出診時間: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于:果殼
圖片部分來源于攝圖網、搜狗圖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