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形
站樁,先把全身的關節放長。甚至于是拉長。關節拉長了,你才能鍛煉筋膜。
拉長全身的關節靠的是什麼?
脊椎不是正直的。有頸、背、腰、尾等幾個自然彎曲。網上查查解剖圖就明了了。
怎麼拉長?就是将這些自然彎曲弧度減小。
于是減小頸椎彎,要虛靈頂勁,減小腰椎彎要斂臀。
胯怎麼開?
腳跟不離地,膝蓋前跪一點點。外形很重要,型不對,經絡就不通。
再說“意”
意在身體之外,目視前方,但能得見六路。
風吹葉搖,蟲飛雀落,無所不知。耳聽八方,炮響不能驚,針落能聽見。
這麼練,每天有個5-8分鐘足夠了。多了也未必就好。
找到這個勁、這個意練到拳裡。這個拳就有東西了。
如果說養生,這個東西能養生。說實戰,結合練拳,這個東西能用在實戰上。
外形上看幾乎沒有區别,可是入不入門就差這一點。呵呵,東西放這裡了,你覺得不對,那你可千萬别這麼練。你是對的,我說的你覺得不對,不這麼練就是了。
你試試斂臀,腳尖向前微内扣,膝蓋微曲。做到之後,膝蓋外展。
體會一下這時候髋關節的感受,斂臀和腳尖向前微内扣就是内裹,膝蓋微曲外展就是橫撐。
矛盾統一在一個位置,那是繃勁,矛盾在全身,自然統一成松沉。
站樁怎樣才能練出功夫?
斂臀非常重要。你不斂臀,就無法開跨。我說很多人都是錯的,就在這裡。都說自己開跨了,其實那是假的。真開胯,兩腳半尺寬,胯也是開的。假開胯兩腳2尺寬,還是尖裆。
尾椎骨前抵,這是道家的不傳之秘。
這幾個地方都按照我說的做到了,才是對的。不能隻看一點。其他還按照原來的路子。
什麼是整?
全身是一個自洽的系統,也就是說,如果你全是對的,那麼你才對,有一個地方不對,你自己就感覺不對。信自己的感覺。
如果你這個型按我說的做出來,你立刻就能感覺到弸勁充滿全身,關節在放長。做到這一點,隻需要動作對就立刻得到。保持這個東西打拳,提高就快了。
有一個地方沒有到位,立刻弸勁就洩了。其實撐和裹是一回事。因為你要保持外在形态,所以,撐必有裹,裹不住就撐出去了,裹必有撐,撐不住就裹成團了。
人不是棍子,隻朝一個地方發力,其實何嘗不是我們的追求啊,全身力量同時發在一個地方,打不到人再說打不到的,打到人的話,這一下很爽啊。
沒有人試過這個?試過的說說感受啊。
這個型一擺出來立刻弸勁充滿全身。那個地方沒有感覺,哪個地方就不對。需要再找找。
這麼練比那種全身完全放松的練效果好很多倍,關鍵是有些地方不這麼練練不出來,全身放松的話,永遠練不到。
養成一種習慣。如果你在任何姿勢狀态下都能找到這個感覺,第一,氣血運行良好,第二,筋膜随時鍛煉。
内裡要斂入脊椎骨。其實内斂入骨和外放是一體的。體會到内斂的同時也就能外放了。不能做到的話,就是斂的不對。站太多沒用。
站樁主要是把這個狀态記住。
然後随時随地都保持這個狀态。一個樁站那幾個小時,那是死樁。任何時候保持這個樁的狀态才是活樁。膝蓋外展後,髋關節拉長如果你體會到了,跪膝就能拉長膝關節。
在無極樁的狀态下,兩肩前合,下沉,小臂前送,自然肩肘拉長。
再加一句,不要站死樁,因為人的筋骨氣血需要在各種狀态下活動。一個死樁站1小時壞處肯定是沒有,但是耽誤時間沒有收益。
站個幾分鐘,你把這種狀态記住了,上網打字也是這個狀态,上班辦公也是這個狀态。打拳時,保持住這種狀态,你不比死站1小時強嗎?
PS:本平台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隻為個人學習,因個别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溫馨提示:網絡文章要結合自身的體證,是否适合自己,要辯證的看,不盲從。祝各位武運昌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