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綜合訊】剛剛過去的周末,一條“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新聞火遍中國各大新聞網站,随着關注度的提升,有人對此提出質疑,認為小蘇打的作用并沒有這麼大,甚至對身體有害。真相到底是什麼?
生活中的小蘇打(網絡圖)
事件的起源是這樣的。新華社9月25日報道,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和研究團隊一起發現了“餓死”癌細胞的新療法,并發表在國際生物和醫學領域權威雜志elife上,得到了國際著名腫瘤學者的肯定。
報道稱,“癌細胞也需要‘吃’東西才能生存,剝奪它的食物,癌細胞就會死亡。”胡汛說,就是循着這個看似簡單的原理,他和研究團隊一起發現了“餓死”癌細胞的新療法。胡汛教授稱:腫瘤中有大量的乳酸,乳酸解離成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成為癌細胞的兩位“幫手”,讓其自身能夠根據“食物”的多少決定“消耗”多少。 因此,若想有效“餓死”癌細胞,不僅要剝奪葡萄糖,還需同時破壞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的協同作用。在葡萄糖饑餓或缺乏的前提下,隻要去除這兩個因子中的任何一個,癌細胞就會快速死亡。
他們進行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用cTACE治療了37例病人,18例有效;用TILA-TACE治療了40例病人,40例有效。而且,在這個臨床研究中用TILA-TACE治療的肝癌都是難治型肝癌。而國際上綜合報道,cTACE治療的平均客觀有效率為35%。
基于上述報道,小蘇打被傳的神乎其神,癌症治療也仿佛看到了曙光,然而,有報道卻給小蘇打潑了冷水,
據重慶晚報不久前報道,“謠言認為,治療癌症的方法就是向腫瘤組織中注射小蘇打溶液,這種方法連普通的真菌感染都治不了,更别提癌症了。恰恰相反,大量證據表明,大劑量的碳酸氫鈉溶液會造成非常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後果。一項估計認為,對于體重65公斤的成年人來說,每天攝入12克蘇打粉僅能夠抵消1立方毫米的腫瘤組織産生的酸。但每天攝入30克蘇打粉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
有分析指出,重慶晚報這篇“西方社會中流行的十個關于癌症的謠言”文章,也是引用于國外網站,文中未見到權威觀點的支撐。
與此同時,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學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也發文讨論“靶向腫瘤内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的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對于肝癌的治療,主要還是依靠化療藥物介入治療。病人不是靠小蘇打作為唯一的治療手段,也接受了化療,隻是小蘇打提高了化療藥物介入治療的效果。在這個研究裡,小蘇打水是跟化療藥物一樣直接注入到腫瘤組織裡的。
那麼,面對質疑,負責這項研究的學者是什麼态度呢?
新療法引發巨大争議後,新華社記者再次對話長江學者、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放射介入科醫生晁明,希望能為關注這項研究成果的朋友們答疑解惑。
晁明表示,喝堿性水有益于健康是公認的,但對于“蘇打水防癌作用”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準确的科學依據。科學原理如何在人體得到實現需要反複驗證,這是一個初步研究,但結果是真實的。目前我們研究就是針對原發性肝細胞肝癌治療。但這個原理對大部分實體腫瘤是有普遍意義的。
對于該療法和化療的差異,晁明表示,因為采取的是局部化療,化療反應很低,遠遠小于全身化療。原發性肝細胞肝癌極少采用全身化療,因為療效不好同時病人不耐受。研究還沒有終止,目前正在随機對照研究用化療藥物和不用化療藥物的療效差異,下一步希望能降低化療的副反應。
另據《揚子晚報》報道,“餓死”腫瘤的方法,其實臨床上一直在用。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内科主任醫師盧凱華告訴記者,腫瘤細胞實際上是很狡猾的,在原本的營養通道被堵住之後,腫瘤可能很快就能生出旁路血管,尋找到新的“糧草供應”。而晁明等所做的研究,則發現是腫瘤代謝累積的乳酸刺激了癌細胞産生新的血管,因此在傳統化學栓塞術的基礎上,加打一針碳酸氫鈉來中和乳酸,提高有效性。這個新療法中,小蘇打其實是“配角”,目前還是針對巨大肝癌患者,實驗樣本還很小,還需要更多驗證。
綜合來看,單看實驗結果,用小蘇打來輔助治療肝癌确實有一定的效果,但想要大規模的投入使用,還需要後續的科學研究。另外一個問題,小蘇打是不是殺死癌細胞的主力,個人認為,無論是主力還是輔助作用,隻要對治療有利,這項發現就是一個醫學研究上的進步,就是人類對抗疾病史上卓越的一筆,誰是主力的争論并沒有太大價值。當然,媒體報道或有誇大小蘇打作用的成分,外界不要過分理解,盲目誇大小蘇打的作用,去嘗試一些自認為有效的防癌手段,比如喝蘇打水之類的,防癌還用注意科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