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芸
14歲辍學,獨身一人前往廣西打工,365天每天幫人看店,無一天休息,15歲,父親去世,他扛下家庭重擔,子承父業,撐起窗簾店,供爺爺和姐姐生活。27歲,他将100多平方的門店拓展成800多平方的大門店,一年可賣出數百萬窗簾布。年紀輕輕,卻在商海打拼13年,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曆,嶽陽新牆伢子汪慶很有感慨。
14歲當掌櫃1年誤差1元錢
小時候的汪慶特别讓家人頭疼,因為他不是傳統的好學生,課堂上坐不住,更喜歡和小夥伴們玩樂。14歲那年,厭學的汪慶離開了學校,在家閑了大半年。他父親看不下去,便讓朋友帶他前去廣西服裝店賣衣服。“别帶那麼多東西,去那邊玩幾天就回來吧。”上車之前,父親的朋友一句話讓汪慶的心涼了半截。對方看不起他,覺得他玩性大,不能吃苦。汪慶受了刺激,默默在心裡告誡自己,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能讓别人看扁。
剛到廣西的時候,飯菜吃不習慣,白話聽不懂,汪慶别提多郁悶了。工作第一天,什麼都不懂的他隻曉得傻站在店内。好不容易有一個顧客找上他,因為他不曉得衣服打折後的價格,還沒說上幾句話便被一位老導購給搶走了。
性格倔強不服輸的汪慶下定決心要将店内所有衣服打折信息搞清楚。下班之後,他一個人守在店内,背誦價格信息,直到淩晨4點,終于将店内上百件衣服的原價與折扣價全部默記在心。
早上7點,店鋪開門營業,其他導購都去吃飯了,汪慶正在打掃衛生,一位顧客上門,他迎了上去,熱情主動接待顧客,并向他推薦了好幾件衣物。顧客很滿意,當場買了600元的衣服,相當于當時他做導購兩個月的工資。
第一單順利成交後,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和優良的服務态度,汪慶很快成為店内的頂梁柱。過了大半年,老闆索性撒手不管,将店鋪的帳交給這個14歲的男孩管理。到年底清算的時候,老闆來核對财務,隻發現有一塊錢的誤差,原來是汪慶将一條褲子交給縫紉店的時候支付了一元錢,忘記登記了。“我在那裡工作了一年,沒有休息過一天,天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碰上趕集的日子,生意好到不行,我們一天都沒時間吃飯,到晚上10點才能吃頓熱的。”汪慶說,在外打工,最難過的時候就是過年都不能回家,“整條街大部分都回家過年了,我們店鋪就三個人,圍着一起吃飯,感覺太孤單了,特别想家。”
15歲背巨債3年還清10多萬
15歲,思鄉心切的汪慶回家了,在父親的窗簾店裡幫忙,還去學習窗簾設計。看到兒子大為改觀,父親很是欣慰。不幸的是,此時父親被查出得了骨癌,治療了三個月,留下了十餘萬的債務後,撒手人寰。臨走的時候,他父親最遺憾的是,沒有時間來教導兒子怎麼樣做窗簾生意。
父親離開後,人走茶涼,立馬就有人上門追債。此時,汪慶母親沒有工作,姐姐還在讀書,爺爺也毫無積蓄。“你是這個家裡的男人,以後這個家的重擔就落在你身上了。”爺爺語重心長的話落在汪慶心上,讓他喘不過氣來。店鋪剛上手,摸不到門路,剛開始幾個月,一筆單都沒有接到,他的心情陰雲密布。
不抛棄,不放棄,汪慶虛心學習,一心跟着姑父學習窗簾制作、銷售知識。5個月半後,他終于做成第一筆生意,長煉一客戶下定了4000多元的窗簾。
汪慶非常珍惜第一宗來之不易的生意,請人加班加點,趕出來這批窗簾。安裝窗簾時,他精益求精,當窗簾全部安裝好後,得到了顧客好評。此時,汪慶的心裡比蜜還甜,也增加了自己經營的信心。
第一宗窗簾生意為汪慶帶來了良好的口碑。不久,第二宗、第三宗生意紛至沓來。半年後,由于汪慶的窗簾布藝店不但産品質量好,而且服務态度又好,他的生意開始紅火。
三年後,汪慶将債務全部還清,還累積了一些餘錢。此時,廣西服裝店的老闆邀請他到平果縣城做服裝生意。
汪慶看準了服裝行業的巨大利潤,投資15萬和以前的老闆合開了一家服裝店。店鋪開在廣西平果縣城,進貨卻在湖南株洲,那個時候還沒有高鐵,每次進貨都要十幾個小時。“有些貨物不好銷,又不能壓貨,經常提着大包小包要換的貨趕回家,跟農民工一樣。”汪慶說,那時候常常買不到票,隻能睡在火車過道上。他的眼光好,進的貨全部是知名品牌的折扣品,賣得特别好,加上人特别努力,每天起早貪黑,大賺了一筆。“後來因為和合夥人有分歧,店鋪被轉讓了,我隻能回嶽陽。”
回嶽陽後,汪慶又投資砂場,有一次檢查運砂機器的時候,不小心将右手卷了進去,差一點造成右手殘疾。“當時整個右手都沒有感覺了,現在裡面還留着鋼闆。”汪慶說,右臂受傷後,他将砂場交給叔叔打理,又專心做回窗簾生意。
每年賣出數百萬窗簾滿意率百分之百
2015年4月份,汪慶兩夫妻頂下了一個窗簾店,兩人經營有道,日也忙,夜也忙,生意蒸蒸日上。
有朋友看中了汪慶的商業頭腦,商議和他開一家大的窗簾城。考慮到父親的遺願是開一家嶽陽最大的窗簾店鋪,汪慶答應了。幾個人尋覓了兩個月,終于在太陽橋看中一家800多平方米的門面,開了一家摩力克整體軟裝店鋪,不隻做窗簾,還做牆紙、牆布等一些軟裝系列。“在嶽陽做窗簾的特别多,但是沒有一個公認品牌。我要改變這種情況。”汪慶說,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誠信,将顧客當親人,讓他們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東西是他從商的理念。
在汪慶的客戶中,90%的客人都是回頭客或者是顧客推薦的。
有一次,一對夫婦到汪慶店鋪内選購窗簾,左挑右選,他們一共選購2萬多元的窗簾布。第二天,汪慶到該夫婦家裡去量房,發現他們的裝修風格跟窗簾布不搭,便極力勸說他們改選布料。“我給他們重新選了一些好布料,更便宜,隻要1萬3千元,便宜了一萬多。”汪慶說,他從商從來不隻考慮一單能賺多少錢,而是如何讓顧客的家更美、更溫馨,才是他的追求。那對夫婦很猶豫,不相信汪慶的眼光“他們一開始覺得我好傻,有錢不多賺一點,隻見過拼命推銷的,沒有見過還勸顧客少買的。”
汪慶承諾夫婦,如果窗簾搭配不滿意,他一分錢不收。後來,窗簾裝上後,跟整個房間的裝修風格很搭,夫婦特别滿意。後來,他們還帶了小區幾個新顧客給汪慶。“我們做生意要為顧客着想,把他們當親人一樣,讓他們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東西。”汪慶說,做生意這麼多年,他從來沒有遇上過顧客扯皮、退貨等不愉快的事,滿意率百分之百。“現在我們店鋪有二十幾個員工,每年賣出幾百萬的窗簾布沒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